孩子不愿与有“缺点”的人交往?父母可用四种方法,让他减少偏见

上个周末,卡卡的同学小浩到我们家来玩,两个孩子一起看了一会儿书后,就讨论起班上的小同学来。我拿水果给他们吃的时候,正好听见他们在讨论一位叫小轩的孩子。

小浩对卡卡说:“我们班的小轩太坏了,以后我都不和他玩了,因为有一次我和他一起踢足球,他故意把球往我的肚子上踢。”卡卡也附和说:“对啊,他踢球是乱踢的,而且踢中了别人也不说对不起……”


孩子不愿与有“缺点”的人交往?父母可用四种方法,让他减少偏见

等小浩离开后,我故意找卡卡聊天,问卡卡:“小轩好像是你们班的学习委员吧?他真的那么坏呢?”卡卡想了想,说:“其实也不是坏,他就是不太会踢球,对人也不太礼貌,但是他的学习成绩很好的。”

我趁机对卡卡说:“哗,成绩很好,那他正好是你的学习榜样啊。不过,他对人不礼貌这点你就不要学习了。”卡卡说:“我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的和缺点的,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不要学人家的缺点。”

我开心地给卡卡竖起在大拇指,对他表示赞许。说实话,我原本有点担心,卡卡会因为小浩的话和他自己的观察,而对小轩产生偏见的。毕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喜欢“以偏概全”的人是很多的。


孩子不愿与有“缺点”的人交往?父母可用四种方法,让他减少偏见


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要让他明白,无论是看人还是看事,都要保持客观、审慎的态度,不要轻易对别人产生偏见。

因为对别人产生偏见,是影响不了别人的,但是却会对自己不利。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他对别人有偏见,肯定会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很容易被对方察觉的。

当对方感觉到他的偏见后,就会产生抵触的情绪,慢慢地远离他了。这样,对方身上的优点,孩子就学不到了。


孩子不愿与有“缺点”的人交往?父母可用四种方法,让他减少偏见


四种方法,让孩子避免对人产生偏见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或者减少孩子对别人产生偏见呢?

一、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偏见”

其实,每个人的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偏见的“毛病”,只是每个人的轻重程度不一样而已。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根据自己看到或者听到的一些消息,而对某个人主观地进行想象,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或逻辑,给他编制一个形象,或者由此推断他的过去、将来、做事方式等等,就是偏见。

例如,我第一次见到某个人时,他穿着随便,说话粗俗,那么,我就会主观地认为,他是一个没教养、没文化的人。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偏见。

但是,如果我根据这个第一印象,就断定他办事不会认真、为人自私自利,所以不想和他合作,那就是对他的一种偏见了。


孩子不愿与有“缺点”的人交往?父母可用四种方法,让他减少偏见

二、让孩子扩大见识,开阔眼界

父母想让孩子不容易对人产生偏见,那么,就要多找机会让孩子扩大见识,开阔眼界,这样,孩子才不会局限于自己的想法,而接受别人的观念。

例如,父母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经典的著作,从中学一些做人的道理;也可以多带孩子到外面走一走,了解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鼓励孩子多交一些朋友,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等等。

孩子的见识多了,眼界开阔了,思想就不会再那么狭隘,也就不会那么容易对人产生偏见了。


孩子不愿与有“缺点”的人交往?父母可用四种方法,让他减少偏见


三、培养孩子宽容的心态

父母要培养孩子宽容的心态,让孩子学会正确地看待别人。只有正确且全面地看待别人,孩子才能克服对别人的偏见,不会因为别人一时的表现,而固定对别人的看法。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无论他认不认可别人做的事情,但是,别人那么做,总有他的道理,只要别人做的事情是不违法的,那么,就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和理由。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是平等的、民主的,他有看不惯别人的地方,别人也会有看不惯他的地方,这很正常,只要互不干涉就行了。只要孩子明白了这一点,就能避免很多偏见。


孩子不愿与有“缺点”的人交往?父母可用四种方法,让他减少偏见


四、让孩子保持“灵活”的态度

父母要提醒孩子,所有东西都是会变化的,很多事情,一时的看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时候。因此,无论看待人或者事,都要保持灵活的态度。这样,才能在时间、地点或者人物发生变化的时候,适当改变自己的看法。

结语: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以第一印象来判断一个人,对某个人的第一印象不好,后面就很难扭转对这个人的看法了。但事实上,单凭第一印象轻易地判断一个人,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错误。

各位朋友,你们觉得的说法有道理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