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2年,黃河決口,子先入閣,討孔有德

黃河於孟津決口,災民遍野,軍民死傷無數,無家可歸者甚眾,無路可去之人,聚眾造反,河南亦亂;是年,徐光啟任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實乃地位最高科學家;是年,孔有德反叛之後,縱兵山東,先後奪取登州、萊州,明廷撫剿不明,以至孔有德在山東盤桓數月之久,消耗了不少朝廷軍力。

孟津災變

黃河是母親河,但母親也有變臉的時候,明廷上腐下敗,惡霸橫行,朱明皇室不但佔盡天下之財,還要奪佔草民之田地,是以天啟有大爆炸,崇禎有黃河於孟津決口,原本殘喘度日的百姓,家產田地全沒,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朝廷也沒有有效的賑災措施,如此之下,災後生變,百姓要活命,無有它法,只能效仿山陝之地,聚眾造反。

1632年,黃河決口,子先入閣,討孔有德

黃河決口

歷朝歷代,對黃河決口,都無比重視,黃河流經之地,民風彪悍,如果不快速組織官民救災,賑濟災民,讓百姓能有口吃的,後果十分嚴重,所以歷代皇帝,只要不是昏庸無能,都會盡快開倉放糧,設棚施粥,不至於引發民亂。

孟津決口,崇禎已無餘力應付,山陝起義軍遍地,遼東滿清虎視眈眈,朝中大臣多數只知黨爭弄權,如此情勢之下,河南災民還不能不管,但是,崇禎知道,即便他傾盡全力籌錢,手下的官員仍會傾盡全力貪腐,沒辦法,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吧!

河南之亂至此開始,對於李自成來說,亂就意味著機會,不亂的地方,農民軍沒有生存的土壤,是以,李自成後面的生存空間不斷擴大,為明軍的征剿提高了不少的難度。

徐光啟入閣

徐光啟,字子先,是明朝著名的科學家,政治家,他對數學、天文、曆法、火器、農業均有涉獵,知識淵博,如果按照今日的地名論,徐光啟是上海人,他告訴明朝君臣,地球是圓的,還明確說明了經度和緯度的概念。

1632年,黃河決口,子先入閣,討孔有德

徐光啟銅像

明朝的紅夷大炮之所以能保持高水準,和徐光啟以及他的學生孫元化,是分不開的,兩人在火器方面的知識,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國內更是無人能出其右,而徐光啟遠不止這點厲害,他的《幾何原本》哪怕到了20世紀的中國,依舊能成為數學教材。

在農業方面,徐光啟堅持引進番薯,併成功讓番薯在國內種植,別小看番薯,清朝雍正年間,之所以能突破人口限制,實現人口大爆發,番薯功不可沒。

徐光啟入閣,權力進一步加大,如果當時明朝能爭口氣,能安穩些日子,中國科學界,會結出更多的科學成果,火器技術以及配套的現代軍事戰法,會更早出現,那麼冷兵器時代就徹底結束,騎兵在火器面前,沒有任何優勢,如此,工業革命很有可能在中國首發。

徵孔有德

孔有德叛亂之後,利用詭計攻下了萊州,明軍立即組織兵力圍剿,然而,朝廷態度不明確,有的說要剿滅,有的說要招撫,明末時期招撫的例子很多,所以,在明軍趕走孔有德,解圍萊州之後,不知道該繼續圍剿,還是等待官員前去招撫,以至於孔有德又逃到了登州,登州有孔有德的戰友耿仲明,在耿仲明的配合之下,兩人輕鬆拿下了登州。

1632年,黃河決口,子先入閣,討孔有德

明朝的態度,孔有德很清楚,而他也只是在為自己爭取時間,能打就打,打不贏,就說要投降,如果實在不行,就往海上跑,明朝模稜兩可的態度,正中孔有德、耿仲明的下懷,以至於孔有德危害山東時日漸長,數月之後,明廷終於態度明確。

但是,這個時候,孔有德、耿仲明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實力,這麼一來,山東待不下去,孔有德和耿仲明正好帶著手下萬餘人,去投靠滿清,同時帶去的,還有一定數量的火炮和艦船,把皇太極高興壞了,親自前往迎接,這對於明軍來說是個不好的消息。

1632年,明減兩分,清加一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