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歷史上曾八次改道,你知道嗎?


黃河,歷史上曾八次改道,你知道嗎?

大禹治水

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氾濫,大禹奉命治水。《尚書·禹貢》記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陰,東至於砥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意思是說,黃河在龍門以下一段南流至華陰向東,經三門過孟津與洛河匯流。再下過大伾山北流,穿過漳河,經今河北曲周縣以東向北,然後分為數支,分道入海。其中最北一支為主流,到今深縣南折而向東,循漳河至青縣西南,又東北經天津東南入於渤海。這條河因《禹貢》所載,故稱為“禹河”。

禹河大徙

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黃河在黎陽宿胥口(今河南浚縣西南)決徙,偏離禹河故道,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為史載大禹治水後黃河第一次大改道。

秦漢時期

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黃河在酸棗(今延津縣境)決堤,是漢代黃河最早的一次決口。

魏郡改道

新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在魏郡決口,經平原、濟南,流向千乘入海,這是黃河第二次大改道。至公元70年,主持治河的王景仔細選擇新河道,並進行全面的整治,才解決水患。

北宋時期橫隴改道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七月,黃河在澶州(今河南濮陽)橫隴埽決口,於漢唐舊河之北分成赤、金、遊等多支東北入海,史稱橫隴河。慶曆元年(1041年)皇帝下詔暫停修決河。從此以後,大河在濮陽以下離開了流經千年的故道(後稱京東故道),久久沒有恢復。

商胡改道

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六月,黃河沖決澶州商胡埽(今濮陽昌湖集),河水氾濫後分為兩脈:一脈向北直奔大名,經聊城西至今河北青縣境與衛河相合,由天津附近入海,史稱“北流”;另一脈在今山東省無棣縣入海,史稱“東流”。東流直至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才斷絕。

南宋黃河奪淮

南宋建立之後,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東京府汴梁守將杜充為阻止金兵南下,在滑州(今河南省滑縣)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道。新河道經滑縣南和濮陽、東明兩縣之間,再經山東省鄄城、鉅鹿、嘉祥、金鄉諸縣匯入泗水,由泗入淮,奪淮入海。從此黃河由原來的北入渤海改為南入黃海。此後黃河主要是在南面擺動,鄭州以下、清口以上的黃河主流移動不定,或由泗水,或由汴水,或由渦水,或由潁水入淮,或同時分幾支入淮,再入黃海。雖然時有北衝,但均經由人力強行逼堵南流。

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年)六月,黃河在李固渡(今滑縣境內)決口,河水部分流向單州,當時“新河水六分,舊河水四分”。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八月,黃河在陽武決堤。

金哀宗天興三年(1234年),蒙古軍至洛陽城下立寨,攻金國歸德府(今河南省商丘縣),“決黃河寸金澱之水以灌宋軍”。黃河河水奪渦入淮,河道又一次較大的變化。

元代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十月,黃河在開封、祥符、陳留、杞、太康、通許、鄢陵、扶溝、洧川、尉氏、陽武、延津、中牟、原武、睢州等十五處決口。朝廷調集南京(今開封)民夫204,323人,修築堤防。

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七月,黃河在杞縣蒲口決堤,次年(1298年)六月再次決口,河水氾濫導致汴梁、歸德被淹。

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年)夏,黃河大水,在白茅口(今山東曹縣境內)決堤,主流向東北注入運河,再南流入淮,氾濫達七年之久。朝廷任命賈魯為工部尚書兼總治河防使,堵住缺口。黃河自曹州以下至徐州河道稱為“賈魯河”。

明代

明初黃河,經河南滎澤、原武、開封、宿遷,向南流入淮河。洪武十七年至三十年(1384~1397年)黃河在河南境內多次決口。其中,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黃河於原武黑洋山決口,東經開封城北五里,又東南由陳州、項城、太和、顏上,東至壽州正陽鎮全入於淮。曹、單間賈魯所治的舊河遂淤,主流徙經今西華、淮陽間入穎河,由穎河經穎上入淮。

清代咸豐黃河大改道

清咸豐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年8月1日),黃河在河南蘭考北岸的銅瓦廂決口。河水先流向西北,後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濟水(又名大清河)入渤海。在咸豐黃河大改道之前,黃河下游流經路線,按照現時中國行政區域劃分,大體上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後經山東的曹縣、單縣,再經安徽的碭山、蕭縣、最後入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州、睢寧、宿遷、泗陽、淮安、漣水、阜寧、濱海然後入黃海。

民國花園口決堤事件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6月6日晚,國軍新八師為阻擋日軍,在河南鄭州黃河南岸花園口開始掘堤。至9日用炸藥炸燬大堤,河水穿堤而出,又向南流,沿賈魯河、潁河、至安徽阜陽,由正陽關入淮;另一股自中牟順渦河,由懷遠入淮河。河水氾濫八年,河南、安徽、江蘇3省44縣市受災。直到1947年堵復花園口後,黃河才回歸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