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白门:最青楼的青楼女

读者难免要问:何以说她“最青楼”?

释疑有三:一,出身“最青楼”。寇白门原名寇湄,白门是她的字。寇白门出生于南京一个世代为娼的人家,可谓得正宗家传。其实人的出生是不能选择的,和一生命运也未必存在必然联系。但自幼在这种家庭中长大,耳濡目染的事情较多,环境熏陶自然不能忽视。二,资质禀赋“最青楼”。比如她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通晓,性格豪爽,又喜爱骑马,颇有男儿之风,等等。三,人生遭际“最青楼”。青楼女子多不幸,在所有不幸之中,爱情不幸乃最大不幸。寇白门的命运曲曲折折,最是悲情,终没有得到爱的回报。悲伤的婚姻,无果的爱情,悲戚的结局,构成了沾满血泪的苦涩人生。

寇白门:最青楼的青楼女

自幼苦读好学、腹有诗书的寇白门,性情上是个纯洁简单的姑娘。虽然生于娼门,但她不愿意欢场卖笑,太劳心神,也太疲惫。她希望能寻找到一个不一样的爱情,借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寇白门:最青楼的青楼女

十七岁,正是青春滴翠的年龄,这年的寇白门出落得如花似玉,越发靓丽迷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明朝勋贵、保国公朱国弼认识,不久这个声势显赫的达官贵人就登门求婚。倒不是看上他家的门第和富贵,而是因为当时朱国弼表现得斯文有礼,温柔亲切,率真的寇白门便一见倾心,爽快答应。在年轻的寇白门眼里,这是何等理想的婚事,自己又是何等幸运,顺利找寻到了人生最好的归宿。

寇白门:最青楼的青楼女

次年秋,朱国弼便开始张罗成亲仪式,迎娶绝代佳人寇白门。按当时金陵风俗。朱国弼为了显示威风和隆重,特派5000名手执红灯的士兵从武定桥开始,沿途肃立到内桥朱府,盛况空前。位高权重的朱国弼与艳名远播的寇白门,高官与名妓的那一场婚礼,成为明代金陵城最隆重、最盛大、最风光的一次盛典。单从这场无与伦比的热闹婚礼来看,朱国弼不计本钱,出手大方,貌似诚意满满。崭新的生活大幕徐徐开启,却原来,寇白门的悲剧人生也拉开了序幕。

寇白门:最青楼的青楼女

朱国弼实际上是一个圆滑狡黠的官僚,他“闪婚”迎娶寇白门不是真心的爱慕,而是像收藏名贵藏品一样,收藏了她。刚嫁过去的时候,寇白门受朱国弼宠幸,日子过的也算不错。但短暂的新鲜期一过,寇白门就被束之高阁,冷置一旁。纵然如此,这时候的寇白门也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思想,既然步出了青楼,就认真过好嫁为人妇的日子。但无论她再怎么忍辱负重、贤惠温良,也难以得到朱国弼的心,寇白门身上的那些才艺,对粗鄙的朱国弼而言,丝毫没有吸引力。

寇白门:最青楼的青楼女

朱国弼继续走马章台柳巷,该寻花寻花,该问柳问柳,儇薄寡情的真面目日渐暴露。朱国弼在外忙着猎艳的时候,家里的三妻四妾也忙着宅斗。寇白门毕竟不是一般女子,依她的性情,岂能任他人摆布?她居然将朱国弼娶来的另一个秦淮名妓王月的妹妹王节给赶出了朱家,赶回了秦淮河畔。宅斗胜利了,朱国弼却对寇白门更加疏远。寇白门的一颗曾经那么滚烫的心,也渐渐透心凉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如肥皂泡般一一破灭。

寇白门:最青楼的青楼女

生逢乱世,天下多难,但乱世出英雄,也给个人命运的改变提供了机遇。1644年,清军入关。1645年,清军南下,先是扬州十日,后是兵临南京。此时,包括朱国弼在内的一批明朝官员集体投降了清廷。明朝宗室被掳往京师之后,因拥立福王的原因,朱国弼又被清廷连同家眷一起软禁起来。为了保住自己一条命,薄情寡义的朱国弼又生奸计,他打算把寇白门和家里所有歌姬婢女全部卖掉,得了钱财来为自己赎身。

寇白门:最青楼的青楼女

寇白门自幼多与江南士大夫交往,耳濡目染,心怀民族大义,当然不甘落入满人之手。为了不被变卖,她也动了心思,强忍伤心对朱国弼说:你把我卖了,顶多能卖数百金,如果让我回到秦淮河去,我一个月之内,能为你筹到万金,换回你的人身自由。

寇白门:最青楼的青楼女

老实说,朱国弼并不肯放手让她走,如果一去不复返怎么办?但思来想去,权当一试,就答应了她的提议。于是,寇白门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她找到从前的那些姐妹,筹集了两万银子将朱国弼赎了出来。这时的朱国弼,见寇白门危难之际信守承诺,不计前嫌,仗义疏财,良心深受触动,此等女子实非易寻,于是提出重圆好梦,但被寇白门断然拒绝,她说:“当年你用银子赎我脱籍,如今我也用银子将你赎回”,于是两人一刀两断,就此了结。

寇白门义赎不良之夫朱国弼,此举深得江南人士尊重。她又性格爽直,谈笑无拘,遂得女侠之美誉。然而女侠又如何?离开朱家的寇白门,重新回到秦淮两岸,还是做回了烟花女子,重操旧业。这一年十九岁的她,“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只是酒酣耳热时,或歌或哭。

寇白门:最青楼的青楼女

灯火迷离的秦淮河,从此多了一个红得发紫的名妓。那些年,寇白门的艳名家喻户晓,几乎成了每一个公子哥们的梦中情人。让人遗憾的是,在此后的岁月里,寇白门一直没能遇到真爱。一生单纯侠气的寇白门,她以为,只要她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她有一点真心,可惜,她高看了那些男人,也高看了人性,那些天天围着寇白门转的男人们,大都逢场作戏。

寇白门:最青楼的青楼女

虽然经历了爱情婚姻的失败,但是寇白门对于爱情的追求并没有放弃,有两段感情值得一提。回金陵后不久,她曾跟了扬州一个官员,一同在扬州生活,又是轻听轻信,遇人不淑,这个官员也不是她的良人,于是没多久,她又再次选择了回到金陵。即使到了年老色衰之时,寇白门仍然天真而认真地等待着爱的姗姗来迟。

她喜欢与年轻后生们一起唱和交流,从他们身上获得激情,忘掉岁月。于是一位名叫韩生的年轻文人悄悄地走进了她的视野,干涸已久的春心再起涟漪。为了韩生,她情感上全心投入,钱财上鼎力支持。然而,这种老妇少年的关系很难稳固,经不起雨打风吹。果然在一次寇白门生病之后,格外脆弱的她想要韩生陪伴身旁,却未料到韩生薄情假意,百般推辞。到了夜里,失望的寇白门却分明听到韩生在隔壁房里与婢女调笑,不禁怒气攻心,病情加重,药石无灵,不久含恨离世。

寇白门:最青楼的青楼女

如果寇白门的故事仅止于此,似乎她的一生太嫌平淡,也没有让后世人们念念不忘的理由。寇白门并不是在无聊的喧哗与调笑中打发日月,而是以绝代名妓为艳帜,联络往来,沟通消息,一直从事地下反清复明活动。她交往的不仅仅是“诸少年”,而是大江南北义士民众。乱世中的女人,也有自己的沙场;青楼上的嬉笑,实为肝胆的发声。虽然反清复明行动最终没有成功,被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一度光辉灿烂,深受敬重与推崇。翻开当年名流大师们的诗篇词章,我们能够清晰地看见一个为时人交口称赞的青楼女侠。

寇白门:最青楼的青楼女

本文结尾,谨录当时文坛祭酒东林领袖钱谦益所写悼念诗作《寇白门》,借以作为遥远的怀念:“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