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這些行業將面臨洗牌

12月21日下午,在2019年世界浙商上海論壇暨上海市浙江商會年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浙商總會會長馬雲發表講話,他表示“一天接到5個借錢電話,一個禮拜10個朋友要賣樓”。

許多人用“寒冬”來形容2019年的經濟和行業環境,直至步入2019年末,當面臨被“優化”、被平庸後,大多數創業者或許才真的感受到“至暗時刻”。2019年可以說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一個上半年一個下半年,將2018年所有的問題都已經暴漏出來,例如房產下行,消費下行,工廠倒閉,裁員盛行,電商退出潮,稅務調整,實體蕭條等等。

監管日趨嚴格、資本謹慎、行業加速洗牌,內外夾擊下,各行各業在2019年都不太好過。這一年也無疑給職場人們上了生動又深刻的一課。

曾經“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如今,這句話已經不再適用了。

2018年10月開始,國家新稅改政策的出臺,意味著企業的人口和稅收紅利即將消失,經營成本將上升,企業將面臨著生存危機。史上最嚴稅收監管政策的執行,也倒逼企業經營更加透明,企業回到同一起跑線,將通過商業模式、產品和管理等本質進行競爭。未來企業競爭中,最終拼的將是綜合經營能力,包括財務、稅務、融資、人力資源、產品、市場、知識產權等諸多方面。

在過去的一年,電商、長租公寓、網紅、房地產等諸多行業已經進行了一輪洗牌,並將持續到2020。

1.電商

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已經成為過去,電商巨頭阿里再次刷新了以往的歷史記錄,僅僅2分05秒突破百億銷售額,16小時便突破了去年雙11的全天銷售額,整整提前了8個小時。

電商市場看似一片蒸蒸日上的祥和氛圍之下,卻是暗流洶湧。

9月6日早上,網易考拉出售給阿里巴巴的消息終於迎來“實錘”,考拉“出嫁”阿里的事件,真正意義上打破了電商行業沉悶多年的格局。其實早在該次收購之前,行業大事件就已密集出現。

5月初,雲集登陸納斯達克,被稱為“中國會員電商第一股”;7月,耕耘本地市場十多年的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宣佈退出中國;8月底,唯品會耗費巨資收購的樂蜂網黯然退市;不久前,日漸聲隆的拼多多,股價也超過了百度。

阿里與京東拼正火拼之時,拼多多以一種特別的方式搶佔了中國農村這一電商空白領域。在“三億人都在用的購物APP”洗腦之下,蘇寧不甘示弱,大量招攬人才,開闢新渠道,開闢新模式,線下蘇寧小店的身影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而曾經的服裝電商小巨頭麥考林、高峰時期銷售額30億的凡客、奢侈品電商尚品網都紛紛折戟於洗牌大戰。

有企業發展就有企業倒閉,尚品網、凡客的倒閉屬於必然,垂直領域不需要獨立的電商平臺來運作,阿里京東等平臺型電商就已經可以取代他們,而云集網、拼多多的興起則證明出只有差異化戰略才能引導自身在“廝殺”中脫穎而出。

雲集採取了不同於阿里、京東的“大而全”模式,他們的“非對稱戰略”——通過極致精選SKU、高性價比商品“俘獲”不少用戶。拼多多更不用說,京東的“農村電商”戰略也未能帶起的市場,被拼多多一力拿下。

隨著新銳電商企業帶著新模式、新思維加入競爭,原有“貓狗”兩家獨大的格局已經被打破,經過2019年大洗牌後,中國行業的格局,正朝著多極化的方向演進。電商未來趨勢一定是線上和線下融合,線下尋求線上拓寬渠道,線上尋求落地開花,線上先下的結合將會更加緊密。京東、阿里巴巴、騰訊等紛紛搶佔新零售市場便是很好的例子。

2.長租公寓

2018是房產市場的分水嶺,各大企業洗牌加劇。2018萬科季度大會的主題是——“活下去”,房產市場的大品牌尚且如此,更不用提創業型長租公寓企業了。2018年,杭州鼎家的“爆雷”牽起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租金貸”這個詞語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經歷了波瀾起伏的2018年,新的2019,長租公寓的日子也並沒有好過一些。有專家指出,今年公寓機構的融資情況不容樂觀。

從市場看,中國人口基數眾多,在天價房價面前,人人買得起房是個偽命題,因此,2017年住建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在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要求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要支持相關國有企業轉型為住房租賃企業,提出了“租售同權、租購併舉”的政策。由於政策支持,長租公寓的規模越來越大,房企紛紛開始佈局住房租賃領域,萬科、龍湖、旭輝、碧桂園在2018年時就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行業發展起來,資金流注入十分重要,企業發展的長久與融資脫不開干係,房產市場尤其是長租公寓更是如此。上海寓見公寓,是雷軍旗下順為資本投資的長租公寓品牌,行業知名度較高,愷信亞洲也是一家2012年就進入長租公寓行業的老牌企業,但都折戟於資金短缺。

2019年,中型企業的經營幾家歡喜幾家憂,總部在西安的“城城找房”迅速在全國佈局了31個分公司,蛋殼公寓2億美金收購了愛上租,上海寓見公寓疑捲入破產疑雲被麥家公寓收購、灣流國際則收購了星窩創享青年公寓......

長租行業的一個規律是規模不經濟,以最大的分散式公寓自如為例,自如50萬間規模的時候仍然無法預期什麼時候可以盈利。企業越大越不賺錢,而小型企業卻拿不到融資,一旦有了賬目上的危機只能被吞併或宣佈破產。因此可見,對於長租公寓行業來說,無論是收購還是整合,都是整個行業面臨的正常現象。

從機構滲透率看,目前我國租賃住房約有1億套,其中超過90%為個人出租,品牌公寓企業總佔有率低於2%,開發商自持經營的居住用房更是不足1%。這樣的數據和美國、日本等發達租房市場動輒40%、50%的機構化率相比,我國住房租賃市場的機構化率無疑非常非常低,這個市場依舊可以算得上藍海市場。

對於長租公寓的發展建議,首要是提升運營能力。此外,還應以租客需求為核心。隨著95後、00後進入租賃市場,消費升級的需求日益明確。不同生命週期客戶的租賃需求差異較大,產品設計應以目標租客需求為核心,切合市場需求。充分做好租客需求和痛點的把握,以提升租客的租住體驗為導向,形成差異化的產品體系。

3.網紅

國內“網紅經濟”的產業鏈條已初見雛形,網紅也從原來的“單打獨鬥”發展到產業化模式,“網紅經濟”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

“網紅”經濟的最大優勢就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關注,並轉換為經濟效益。但‘網紅’經濟維持熱度困難,也容易曇花一現。

網紅從最開始的才藝直播到當下的賣貨直播,是近兩年才開始轉變的。尤其是抖音、快手等平臺的強勢崛起,直播紅利期退去,短視頻殺出重圍。由此,網紅們紛紛轉戰短視頻平臺,一部分成為了短視頻網紅,也有人選擇了淘寶等電商直播平臺。

提到吸金,必然是電商類網紅獨佔鰲頭,之前網紅莉哥以3000萬簽約鬥魚平臺,這個金額看似巨大,卻只是李佳琪、薇婭等博主在雙11當天成交額的零頭。才藝類主播緊隨其後,曾經的鬥魚一姐馮提莫前幾日天價簽約B站,發佈的第一條vlog視頻累計播放量很快超過50萬。

部分邊緣美食類主播人氣不低,文化輸出能力非常強,例如李子柒。這位博主在Youtube上的粉絲有748萬,什麼概念呢,BBC的粉絲數量是760萬。至於和李子柒一樣非主場作戰的CCTV粉絲只有74.2萬,不到她的十分之一。有人統計過李子柒在油管發佈了104個視頻,總播放次數高達9.6億,僅通過廣告收益年入可達4000萬。

當下各種“網紅”孵化企業多如牛毛,網絡紅人比比皆是,千篇一律的“網紅臉”也很容易給用戶造成審美疲勞,難以為繼。在碎片化信息時代,用戶審美對千篇一律的“網紅臉”愈發疲憊,免疫力越來越強,光看臉的博主很難擁有黏度強的粉絲,現在的互聯網用戶更傾向人設鮮明、多才藝的“高知網紅”。李佳琪的“哦買噶”和真誠的推薦語使他成為2019最具影響力的網紅之一,而網紅溫婉卻在網絡大力監管之下遭遇封殺。

有人認為,“網紅”經濟只是乘上了時代的快班車,是湊巧而紅,並不是本身就具備爆款的點,“過於虛浮,根基不穩,也就容易起得快,摔得慘”。尤其是網絡各項管理辦法的出臺後,國家加大了對社交平臺、網絡平臺的把關力度,勢必會有部分網紅“翻車”。

在話語權高度民主化的互聯網時代,誰都有可能成為網紅,但想要長期地佔據流量高地,更重要的還是要看誰能有更持續的內容輸出能力,以及擁有將內容、流量合理轉化變現的能力。真正想將“網紅”做成一門生意,就必須尊重這門生意背後的商業邏輯。

4.房產行業

今年四月,恆大9折賣房的話題引爆網絡,讓不少正準備大幹一場的地產人瑟瑟發抖。當然,很快就有眼尖的網友發現,恆大去年促銷是88折,今年9折,還漲價了。但是仔細計算過,就會發現如果算上恆房通的優惠,是85折,比去年的優惠力度更大。

說來很奇怪,恆大這些大地產商們有時會有打折促銷的行為,但資金鍊更加困難,融資渠道更少的小地產卻很少這麼做。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他們不敢,小地產商們因為與大地產商的競爭先天處於劣勢,這就造成了他們的前期成本會比大地產要高。

根據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截至7月23日,今年全國共有271家房地產企業宣告破產清算。這份破產名單中,除了大量不知名的中小型房企之外,位列全國500強第215位的上市房企銀億集團也赫然在列。

隨著持續高壓的房地產調控持續,市場的殘酷正逐漸顯現,房地產行業普遍繁榮的好時光正在遠去。CRIC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TOP100各梯隊房企之間規模分化持續,行業競爭加劇。

房地產市場新一輪洗牌的大幕早已拉開,且將持續到2020年。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2019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百強房企銷售總額、銷售面積分別達87239.1億元、66244.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2%和32.0%。比2016年前的百強房企名單,僅有18家房企仍在今年的百強名單裡,包括萬科、恆大、碧桂園等,而北京天鴻集團、上海中星集團等房企已消失在榜單中。

屬於行業‘大浪淘沙’時代已經來臨,被淘汰有大量中小房企,亦有上市房企、頭部房企。不同於大多數三四線中小房企,作為位列前500強的上市房企,除了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真正扼住銀億命喉的是資金債務問題,這也是目前不論是規模大小所有房企面臨的共同的問題。

因此,不論從宏觀行業政策、融資環境還是行業內飽和程度看,中小房企“批量破產”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擺在房企面前的只有一條路,“轉型”,要麼房地產經營模式轉型,要麼企業轉型,多元化產業,用其他產業為房產模塊輸血,形成企業內產業互持。

未來房地產行業將不再以規模為第一要素,主要比拼的點在於產品和需求供給,從“規模化”向“品質化”過渡或是房地產開發行業下個十年最大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