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雨润、双汇创收核心,冷鲜肉将迎来大爆发!

本文采编:吴文婧


核心导读:

1、冷鲜肉发展的技术难点有哪些?

2、不同地区冷鲜肉发展特点?

3、未来如何寻找增长点?


撑起雨润、双汇创收核心,冷鲜肉将迎来大爆发!


近日,雨润食品财报显示,营业收入依靠冷鲜肉大大增长,士气大振。而另一家上市公司双汇,早在2016年就开始布局冷鲜肉,近年来品牌认识度、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冷鲜肉已成为巨头公司利润新增长点。

充分解僵成熟的冷鲜肉,看起来比较湿润,摸起来有弹性,肉质也得到改善,逐渐走近人们视野,是现阶段追求生活品质消费者理想食材,市场占有率在迅速追赶热鲜肉。当然也因技术难点,消费者认知度待提高等因素,培育市场需要过程,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前景可期。下面从冷鲜肉技术难点不同区域消费偏好如何突破等方面着重分析。


01 冷鲜肉技术难点

冷鲜肉,顾名思义既要“冷”又要“鲜”,比起热鲜肉产业链自然要严苛。生产冷鲜肉,需要对屠宰后畜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在24小时内降为0-4℃,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4℃范围。

冷鲜肉发展与产业扩张,不仅对生产流程有严格要求,对于物流也是一大挑战。冷鲜肉的冷链物流一般包括预冷、包装、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主要基础设施有冷库、冷藏车、保温盒、超市冷藏陈列柜等,任何一个“断链”都会影响产品质量。

与此同时,冷链物流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前期投入大、回收期长也成为企业对其投资制约,导致目前行业特点是“中小散”。再加上传统运输模式影响,现阶段冷链物流发展有以下三大制约:设施设备不足、技术标准缺位、产业配套不齐。


撑起雨润、双汇创收核心,冷鲜肉将迎来大爆发!


但值得注意的是,据中物联冷链委消息,2019年政府对冷链物流业高度重视,7月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写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国家层面出台的冷链相关政策、规划超过40项,从多维度指导部署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其中由国务院出台超过16项。

据悉,2019年国家层面出台的冷链相关政策主要有农产品、生猪运输、冷链设施及其他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等部分,此外还有4个法规类的文件。法规类冷链相关政策文件主要在冷藏冷冻食品销售及经营的场所、设备、车辆、备案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

相信在未来,更多规范和促进冷链物流扶持政策、法律法规也会陆续出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后,行业逐渐得到规范发展。

撑起雨润、双汇创收核心,冷鲜肉将迎来大爆发!

02 不同区域偏好调研

冷鲜肉在不同区域生根发芽,不仅依赖于其运营网络,也受各地饮食习惯影响。

运营网络除了硬件设施,也包括各类平台。传统的线下超市如华润、永辉、百佳、大润发等,再加上近些年兴起的互联网平台如叮咚买菜、美菜网、美团买菜、每日优鲜、朴朴

等,已逐步向消费者推广冷鲜肉。

双汇、雨润、金锣等全国性冷鲜肉品牌也早已开始布局。在饮食习惯上,北方消费者购买冷鲜肉超过南方,鲜品认可度较高的是区域有华南、华东、东北、西南等地区。


撑起雨润、双汇创收核心,冷鲜肉将迎来大爆发!


相比于现场分割的热鲜肉,不少消费者还存在冷藏不新鲜的思维定势,此外价格因素也是不购买原因之一。接受冷鲜肉的原因则更多的是安全卫生干净,在口感方面,华中、华东认为与热鲜肉有区别的比例较高。但总体来看,消费者对口感不太敏感,年龄越大的消费者对价格更注重,对冷鲜肉的接受程度更低。

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年轻人偏好使用快捷电商平台,在一二线城市冷鲜肉的发展更为突出。目前菜市场、大卖场、猪肉专卖店、中型超市仍是主要猪肉购买地,未来随着互联网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区域差异逐渐减小,相信这些平台会让冷鲜肉大放异彩。


03 差异化突破

目前冷鲜肉主要用于家庭,包装偏向小盒。比起热鲜肉和冻品肉,冷鲜肉经过精修和包装,看起来也更干净,厨房加工起来也可以省些功夫。“物美”可以保证,要做到“价廉”不仅要靠各平台营销手段,如满减、买赠、名人推广,更是取决于当时生产力。现阶段消费者还处于接受冷鲜肉的磨合期,需要一个过程。

而对于餐饮企业,成本问题较为优先,不同档次餐饮企业也有不同用肉偏好,一般来说高端餐饮用热鲜肉,低端餐饮用冻品肉。比起热鲜肉和冻品肉,冷鲜肉如果可以做到性价比高,到货及时,优化供应服务,相信也可以在企业端用户扎根。

相比欧美国家冷鲜肉占比已超90%,我国冷鲜肉综合普及率为20%-30%,近年来因动物疫情,也让越来越多消费者重视食品卫生,再加上国家也支持冷鲜肉发展。在市场教育、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等各种因素下,相信冷鲜肉会逐步扩大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