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制度經濟學視角看產權要素市場發展

從制度經濟學視角看產權要素市場發展

文|任勝利(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專家、 長江流域產權交易共同市場顧問、廣東要素市場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江西省產權交易所原總裁。)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現代市場體系建設。2013 年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在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2015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5〕22 號,以下簡稱“中發 22 號文件”)下發,提出了“支持企業依法合規通過證券交易、產權交易等資本市場,以市場公允價格處置企業資產,實現國有資本形態轉換,變現的國有資本用於更需要的領域和行業”。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並進一步提出:“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公平競爭有序、企業優勝劣汰。”

根據以上,可以將國家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的新發展理念融會貫通在以下幾個方面:只有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產權市場體系才能在市場配置資源中起決定性作用;只有具備資本市場融資功能的產權市場才能服務國有資本形態轉換;只有完善市場制度並實現要素市場化配置的產權市場才能成為現代市場體系的組成部分。但是,貫徹新發展理念不能僅停留在理解上面,更需要借鑑現代市場制度理論,逐步建立適應產權市場需要的理論體系,用來指導市場實踐。

近年來,廣東省交易控股集團(以下簡稱“集團”)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要素市場化配置、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非標準資本市場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交易規模在全國產權市場中名列前茅,要素交易平臺的成功案例不斷出現,引起社會各界和產權行業的關注,也引發了筆者對其制度創新方面的關注。在這裡,筆者嘗試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理論,對集團六年來創新發展要素市場的探索實踐進行初步研究,同時,也選擇其他省市產權交易機構相關要素交易案例進行簡要分析,期望對產權行業有所啟發。

新制度經濟學的發展過程和理論框架

(一)新制度經濟學進入中國的背景和意義

制度經濟學派誕生於 20 世紀初的美國,代表人物是約翰·康芒斯及名著《制度經濟學》。在西方發達國家制度經濟學發展中,以科斯為代表的制度經濟學逐步成為主流學派。為了區別康芒斯的《制度經濟學》(1962 年),發達國家經濟學界(一般認為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奧利弗·威廉姆斯最先提出來的)稱科斯為代表的制度經濟學為新制度經濟學。

(二)新制度經濟學理論體系

新制度經濟學,正如科斯教授所說,就是用經濟學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經濟學。一般認為,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交易費用經濟學。交易費用(與“交易成本”同義,下同)理論是新制度經濟學理論的基礎理論,其中,交易費用是新制度經濟學的最基本概念。交易費用最早是由科斯教授在《企業的性質》(1937 年)中提出來的。科斯教授認為,交易費用應包括度量、界定和保護產權的費用,發現交易對象和交易價格的費用,討價還價、訂立合同的費用,督促契約(合同)執行的費用等。科斯教授的交易費用理論在另一篇重要論文《社會成本問題》(1960 年)中得到進一步延伸,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表述了在交易費用為正的前提下,一種制度安排與另一種制度安排的資源配置效率是不同的。儘管科斯教授本人在世時並不被承認,但他的精闢理論仍被 198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勒命名為“科斯定理”,並獲得經濟學界的基本認同。

2. 企業組織理論。交易費用經濟學的一個重要推論是企業組織理論(以下簡稱“企業理論”)。科斯教授以交易費用理論為工具,對企業的性質以及企業與市場並存的現實進行了先驅性解釋,將新古典經濟學中的單一生產製度體系(市場機制),拓展為彼此之間存在替代關係的、企業與市場的二重生產製度體系。企業理論認為,企業和市場二者都是現實經濟社會中的資源配置手段,是可以互相替代的。簡言之,是企業配置資源還是市場配置資源?關鍵是看二者的交易費用孰高孰低,交易成本高的將會被交易成本低的所替代。也就是說,企業作為一種組織制度是存在費用和成本的,如果這個費用和成本——與市場的費用和成本基本相當,企業和市場都可以成為配置資源的手段,在此時點它們是可以相互替代的。進一步推論,如果企業的費用和成本超過市場,企業可以被市場所替代,反之,市場將被企業所替代,這就是企業和市場的邊界。

3. 產權經濟學。經過一批經濟學家的共同努力和探索創新,科斯教授的交易費用理論不斷被延伸和推廣,其中,由諾斯、阿爾奇安和德姆塞斯等經濟學家發展起來的產權經濟學較為重要。產權經濟學的基本觀點是:產權是一種權利(期望產權行業深刻理解其內涵),是一種社會關係,是規定人們相互行為關係的一種規則,並且是社會的基礎規則。同時,產權又是一個權利束,是一個複合概念,它包括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置權等。每當一種交易在市場中發生時,就實現了兩種權利的交換。交易中的“產權”所包括的內容影響了交易物品的市場價值。實際上,產權的基本功能是激勵和約束機制。不同的產權安排會產生不同的資源配置效率,一個社會的產出績效取決於產權安排對個人行為提供的有效激勵。

4. 制度變遷理論學。制度變遷理論的代表人物是諾斯教授。他的基本觀點是:技術的革新固然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活力(發展了熊彼得教授的技術創新論),但如果沒有制度創新的衝動和制度變遷的產生,並通過一系列產權制度、法律制度等保護技術革新成果,社會的長期經濟增長是不可能實現的。

……

(本文摘自《廣東經濟》雜誌,全文詳見《廣東經濟》2019年第7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