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标:后冷战时代会有怎样的世界秩序?


路标:后冷战时代会有怎样的世界秩序?

我们的课程进入了最后一个板块,开始讨论后冷战时代的西方思想。

什么叫后冷战时代?1991年,苏联解体了,冷战当然也就结束了。后冷战时代,就是从1991年至今的时代。我们还处在这个时代,它的重要特征就是还在“进行之中”,还没有办法盖棺定论,我们还不知道怎么来为这个新的时代命名,就加上一个“后”字做前缀,叫“后”冷战时代。

那么,怎么理解我们正在其中的这个时代呢?这是所有人都面临的新问题,也是这个课程板块的主题。

在这一板块出场的思想人物只有两位,就是弗朗西斯·福山和塞缪尔·亨廷顿。肯定会有人质疑,为什么只选他们两位?在当代那么多重要的西方思想家当中,难道他们的水平最高,观点最正确吗?

学术水准高低,观点是否正确,当然是可以争论的。但

在我看来,福山和亨廷顿两位学者,有一种难以争议的重要性。因为在后冷战时代,他们是西方思想辩论的议程设定者。什么议程呢?就是针对“如何理解全球秩序”这个大问题,各自提出了新的理论模式。

说来很有意思,亨廷顿和福山是一对师生,但他们的理论模式是相互冲突的,对应着后冷战时代的两种世界趋势。什么趋势呢?我们可以从一个故事说起。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1997年的8月31日,西方许多媒体都报道了一个大新闻,就是“戴安娜王妃之死”。你可能知道,那一天,戴安娜王妃因为车祸在巴黎去世。

这可能是一条令人悲伤的消息,但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巴格沃蒂教授却从这个事件中看到了另外的东西。他说,戴安娜之死就是“全球化的缩影”。

何以如此呢?他是这么解释的:

“一位英国的王妃,带着埃及的男友,在一个法国的隧道里撞车,开的是一辆德国车,安装着荷兰的发动机。司机是一个比利时人,喝多了苏格兰的威士忌。追赶他们的是意大利的狗仔队,骑着日本的摩托车。为她治疗的是一位美国医生,用的是巴西的药品。这个消息是一个加拿大人传出的,使用的是比尔·盖茨的技术。而你可能是从一台电脑上读到了这个消息,电脑用的是中国台湾制造的芯片,韩国生产的显示器,在新加坡组装,运到硅谷,最后由一个墨西哥非法移民送货给你……我的朋友,这就是全球化。”

是的,随着冷战的结束,曾经分裂的世界开始融合,开始了新一轮的全球化,这正是后冷战时代,世界最显著的特征。它不只是一种宏观的趋势,而且广泛地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细节。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与遥远的异国他乡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但在另一面,关系越紧密,也就越容易出现摩擦。随着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被拉得越来越近,一些原本容易彼此包容、或者至少可以漠不关心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甚至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冲突。比如,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就是一个例子。

你看,与全球化浪潮一同到来的,还有反全球化的浪潮。

我们最初看到的反全球化力量,往往是来自国际秩序中的一些弱势国家,它们希望抵御来自西方的冲击。但到了近几年,我们看到,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出现了强劲的反全球化势力,包括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崛起,体现为排外、反移民和脱欧等等现象。

当我们把视角拉开,俯瞰这个世界,就会发现两种相互抵触的大趋势:一个是

全球化,世界走向相互融合和依赖,强调人类的共同性;而另一个趋势是在抗拒这种全球化,可以叫做“逆全球化”,也有学者称之为“部落化”。

历史终结论与文明冲突论

对应着全球化和逆全球化这两种现实趋势,福山提出了“历史终结论”,而亨廷顿则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这两种理论甚至在格式上都很像。我曾开玩笑说,这对师生好像是给大家上了一幅对联。

福山先写了上联,他在1989年发表了文章《历史的终结?》,标题末尾打了个问号。三年之后,他去掉这个问号,把文章扩展成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给之前的标题加了一个尾巴。

亨廷顿对了下联,他在1993年发表了文章《文明的冲突?》,标题末尾也有一个问号,三年之后也去掉这个问号,把文章扩展成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也是给之前的标题加了一个尾巴。

你看这对师生,学生福山写了上联,老师亨廷顿对了下联。但其实亨廷顿是在批评福山。他1993年的文章虽然没有直接点福山的名字,但文章第一句就提到了历史终结论,整个文章的意思就是,不同意。

两位“预言家”

为什么他们提出的两种理论会引起热烈的讨论呢?他们之间的分歧又究竟何在呢?这需要回到历史情景中才能理解。

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是在冷战的末期。他的观点,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概括就是,西方的自由民主政治是最好的制度选项,历史发展到这一步就抵达了终点,在这之后不管发生什么,意识形态的竞争已经结束。他的文章发表两年之后,苏联解体了,西方赢得了冷战,福山被看成像是先知般的人物,“历史终结论”成为了这种胜利的理论解释。

但不到十年,就发生了911事件,这几乎像是当头一棒。西方思想界开始追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冲突?于是,“文明冲突论”就走到了台前。

文明冲突论的要点是什么?最简单的概括就是,世界上有七种(或者八种)主要的文明类型,西方文明只是其中的一种,还有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等等。在意识形态的冲突结束之后,亨廷顿认为,“文明之间的冲突”会成为世界冲突的主要形态。文明冲突论最早发表在1993年,911事件发生后,也被看作是预言了历史。

你看,福山和亨廷顿,一个说历史终结了;一个说并没有终结,还有文明的冲突呢。师生两人的观点针锋相对,那不吵起来才奇怪呢。但仅仅这么看,只是看到了他们的分歧的最表层。

“制度”与“文化”之争

他们之间更深层的争论焦点在哪里呢?其实,这是“制度”与“文化”之争。就是,制度的选择在多大程度上依赖文化?究竟是文化决定制度,还是制度会改变文化?

福山认为,政治上的自由民主制,和经济上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这是现代的政治经济制度,并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文化。只是因为首先在西方出现,就被人看成是西方的制度。如果选择这种制度,虽然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但文化并不是决定性的。福山认为,在本质上,这种制度是现代化的结果,而现代化是全人类发展的普遍逻辑。

这就好像是,咖啡树这种植物最早出现在非洲,但在根本上,种植咖啡树需要的只是一定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只要满足了这些条件,在美洲和亚洲都可以种植咖啡树、生产咖啡。如今,咖啡已经成了全球性的饮料,你一定要说咖啡是一种“非洲饮料”,那听上去才奇怪呢。

当然,文化也会对制度产生影响,但福山强调,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也可以转变文化,转变的过程可能很慢、很曲折,但人类终究会在制度上越来越像,同时也可以保留自己文化的特殊性。福山本人是日裔美国人,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既有最现代的政治经济制度,又很好地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但亨廷顿不同意,他认为,福山低估了制度对于文化和宗教传统的依赖。亨廷顿认为,自由民主政治和自由市场资本主义,都是高度依赖于西方文明;尤其是民主政治,他认为这是基督教文化的特定产物。所以,非西方文明很难接受西方文明的制度,日本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外罢了。

那么,如果制度是特定文化的产物,那么就只能适用于特定的文化;但如果制度本身可以塑造和改变文化,那么即使文化传统不同,也可以采用大致相似的现代制度。

亨廷顿与福山的争论,导致师生二人相互疏远了很久。直到老师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才与弟子和解。感情和解了,但他们的思想分歧依然存在。

“正在进行时”的问题

不同文化之间会在制度选择上越来越相似吗?还是必然会形成对抗、甚至走向冲突呢?这是后冷战时代的西方思想界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正在面临的重要问题。

对此我们还没有最终的确切答案。

但我们应该去了解,观点不同的思想家,是如何观察、解释和论述这个问题的,然后,展开你自己的思考。下一讲,我们就先来看看,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究竟说了些什么。

问答

最后留一个问题给你:前面讲到经济学家用“戴安娜王妃之死”来解释全球化,像这样,在具体事件中,折射出全球化大趋势,你能想到类似的例子吗?想听听你怎么说。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四十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