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記者“升職”記


致敬“疫”線的你

“恩,你忙你的吧,沒事的,我先睡了。”劉庭宇掛掉電話,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十月懷胎的她身子已經有點笨重了。慢慢走到沙發前坐下,看著相框裡的結婚照,她的眉頭輕輕皺起來。

愛人是一名記者,從大年初二開始一直在一線採訪。

他的工作性質就是這樣,總是在忙,即使是自己十月懷胎,他都沒有時間陪在家裡。記者不容易,劉庭宇明白。只是,新冠肺炎的特殊性,愛人作為記者,深入最危險的醫院、車站、機場等地方,劉庭宇始終很擔心,勸過愛人不要出去了,可是他說比起一線工作的醫護人員,這點辛苦不算什麼。

“疫”線記者“升職”記

入夜,劉庭宇聽見輕微的開門聲,愛人回來了,她緩緩起床走到門口。

“哎你別過來,我先換衣服消毒”

“恩,我就站在這,你晚上吃飯了嗎?”

“我在單位吃了泡麵,你快去睡吧,別操心了,身體重要”

自從新冠肺炎開始,去採訪的每個一線地方都存在風險,愛人回家都和自己保持一米的距離,而且分房休息。有時候愛人也會對著劉庭宇的肚子大聲說:寶貝,爸爸上班啦;寶貝,媽媽一個人很辛苦,要乖哦。

戰役已經打響 疫情就是命令

“疫”線記者“升職”記

2月19號早上,他照例早早出了門。今天要參加一場關於疫情防控的新聞發佈會。以往參加會議,他都會將手機靜音,可這次他把手機調為震動狀態。

就在會議快要結束的時候,他的手機突然震動了。當時,和他一起採訪的記者部主任看出他緊張的表情後,示意他先去接電話。

電話那端是他的母親,妻子有點不舒服,家人陪著先去醫院。

等他趕到醫院後,劉庭宇剛剛做完檢查,醫生說先回家休息,隨後準備住院。

“對不起,老婆,我回來晚了,剛剛我們…”“沒事的”劉庭宇打斷了愛人的解釋“兩個媽媽都陪著我呢,你別擔心,這不還沒生呢麼”。即使心裡小小的委屈,但劉庭宇明白,眼前的男人,用最質樸的心,堅守他的崗位,完成他的工作。

安排好家裡,他回到了單位,手頭還有待發的稿件,關於疫情防控的新聞。雖然記者部主任已經打電話說交接工作,但他明白,視頻、照片、文字,電話裡交待不清楚。趕回單位,他熟練的寫稿子、聽採訪、選照片,親自制作當天的《寶塔資訊》新聞。夜間,他與記者部同仁一起,參與《寶塔二十四小時》拍攝。

“疫”線記者“升職”記

等忙完這一切,天已矇矇亮了。


既然選擇遠方 便不顧風雨兼程

“疫”線記者“升職”記

兩天後,他們的寶寶出生了。

特殊時期“升職”為父親,他在朋友圈中分享道:“值此國家危難至,誕下子嗣心憂喜。吾望稚兒早長成,修身報國天下平。”這是初為人父的他對孩子最深的期許。

“疫”線記者“升職”記

他,叫賈旭淵,是寶塔區融媒體中心的一名記者。

對於新聞工作者來說,到核心現場去,是使命也是擔當。在疫情防控期間,賈旭淵多次深入機場、車站、醫院、社區、村組、樓宇,將話筒、攝像機對準一線,採寫報道了30餘篇相關報道。特別是他採寫的綜合類稿件《寶塔區:構建“六位一體”防疫體系 築牢疫情防控屏障》,及時傳播了政府權威聲音,穩定了輿情,提振了士氣,讓市民踏實、放心、理智的應對疫情。

“疫”線記者“升職”記

從除夕到現在,他沒有在家裡呆過完整的一天。直到孩子出生。

他很平凡,像每一個媒體記者一樣,肩上是工作;他也很偉大,像每一位男人一樣,背後是責任。

這,就是一名基層記者的戰“疫”寫生。

“疫”線記者“升職”記

抗擊疫情 我們在崗

劉庭宇的話:

老公:寶寶出生後你又開始了你的”戰疫“工作,不管怎麼樣,一定保護好自己,我和寶寶在家等你。

期待疫情散去、春暖花開。

為你驕傲!

“疫”線記者“升職”記

“疫”線記者“升職”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