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上百本繪本孩子卻不認字,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粒粒前兩天答應一個早教平臺幫他們做一個免費的直播,題目是《小學老師的早教建議》,儘管我已經每天忙到起飛,但這次我還是答應了,主要是因為對給孩子們早教的老師和家長們,我真的有一肚子的話要說。

從孩子的習慣養成、能力培養、一些早教誤區和上小學後兒童常見問題、家長常見問題,我感覺自己囉裡吧嗦地說了一大堆(嗯,想聽我囉嗦?往下讀,會有彩蛋的)。其中有一個“兒童識字”的問題,我今天想跟大家探討一下。

我們一直強調閱讀的重要性,閱讀也是識字很重要的方式。但現實中卻有很多家長反映,明明讀了上百本繪本孩子卻完全不認字,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讀了上百本繪本孩子卻不認字,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兒童認字是講究方法的,不管是中文、英文還是其他語言,最有效的辦法是隨文識字。那什麼是隨文識字,怎樣隨文識字呢?


什麼是隨文識字?


隨文識字跟集中識字不同,集中識字就是把一些獨立的漢字給孩子一個個認讀,字與字之間沒有關聯,比較枯燥,也比較難記住。

隨文識字主張“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即把生字詞放在特定的語言環境即具體的文章或故事中來感知、理解和掌握,把識字和閱讀結合在一起。


如何隨文識字?


首先我們需要跟孩子一起讀書,這是毋庸置疑的。很多家長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買書讀書,當然一開始“讀”的肯定是父母,那麼孩子需要做什麼呢?

1.耳朵聽,眼睛看

我的一位學生家長跟我說,她每天晚上都給孩子讀書,讀得自己都快睡著了,但孩子還沒睡。我問她,孩子在幹嘛?她說孩子躺在被子裡睡不著,還總是探起身子瞅書上的畫。

我終於知道她家孩子為什麼不認字了——她把“聽睡前故事”當做助眠工具了。孩子一直“聽故事”,詞彙量很豐富,語感也非常好,但就是不認字。孩子沒見過字,能認識麼?

要想要孩子識字,不僅要耳朵聽,還要眼睛看。認字就跟交朋友一樣,見得次數多了就能認識。那麼家長在給孩子讀書的時候,要跟孩子一起“共讀”。


讀了上百本繪本孩子卻不認字,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上面這兩幅圖很明顯是右邊的“共讀”更有助於識字,家長和孩子共同讀一本書,眼睛看著書上的圖片和文字。或許,孩子在嬰幼兒時期並不關注文字,但隨著他們越來越熟悉文字,很多孩子四五歲開始注意力就會關注在識字上。


下面這個視頻就是一個很好的“共讀”示範↓。

http://v.qq.com/page/x/0/b/m0505ysak9z.html


同時,粒粒也特別注意提醒大家,識字是閱讀的一個結果,但不是閱讀目的。如果在閱讀的時候一直停下來問孩子:“這個字怎麼讀?” 那孩子可能會失去閱讀的興趣,就會抗拒閱讀。那麼,該怎麼辦呢?那就要用到下面兩個方法。

2.朗讀

上面一條強調了聽和看,這些都是一個“輸入”的過程,長期的輸入是為了能夠“輸出”,朗讀就是一種輸出的方式。早期的朗讀存在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孩子通過反覆聽讀,記住了書的內容,開始“假裝朗讀”。

第二階段:孩子認識足夠多的字,所以能自己朗讀出來。

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是需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Jim Trelease在《朗讀手冊》中寫道:“千萬記住,只有極少數人天生會朗讀,你必須通過練習,才能輕鬆自如地朗讀故事。”

讀了上百本繪本孩子卻不認字,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在孩子真正朗讀之前,一定是家長/老師反覆示範朗讀,孩子模仿。如果孩子喜歡一本書,一直要求你幫Ta朗讀,千萬不要厭煩。如果你實在抽不出身,那麼可以利用音頻來輔助,孩子通過這種重複累積來醞釀自己的朗讀,或許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突然發現他開始自己“讀”了。

如果孩子開始嘗試著朗讀,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儘管Ta可能讀得磕磕絆絆,添油加醋,這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去鼓勵他、肯定他,當遇到“卡殼”的時候幫助他讀出來,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幫助他讀出來,反覆幾次之後他自己能讀通了。

3.指讀

孩子會“讀”了,也不代表Ta會認字了。這就是“假裝朗讀”中的陷阱。因為孩子讀的書大多數是配圖的,他們藉助圖片和一部分認認識的常見字(英文的高頻詞)半認半猜讀出來,填字漏字的情況比較嚴重。就如同這位小夥伴遇到的問題一樣。


讀了上百本繪本孩子卻不認字,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所以這裡要用到“指讀”。從孩子開始有意識地嘗試朗讀,就讓他指著字讀。指讀看似簡單,但也有很多細節需要做到:

  • 手指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指讀的時候眼睛要跟隨。
  • 如果孩子不喜歡指讀,家長可以拿著孩子的小手練習一段時間。
  • 字和音是一一對應的,手指的一個字對應著嘴巴說的一個音。
  • 指讀和朗讀結合會達到很好的效果,避免孩子朗讀時添字、漏字、串行等。
讀了上百本繪本孩子卻不認字,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指讀是一個識字的重要手段,一般孩子從四五歲就可以開始嘗試指讀,很多教過孩子指讀的家長都應該有個共識:我沒刻意教過孩子認字,但他能夠認識很多字。這就是所謂的方法對了,事半功倍,還避免了焦慮。

我女兒從四歲半開始指讀,這是我給她錄的一個朗讀視頻,在前天的文章《美國的分級閱讀 RAZ-Kids免費了,過去4年我和女兒是這樣用它學英語的》中也插入了。這次大家可以看她一直在指讀,一邊指讀,一邊朗讀,手腦並用。慢慢地便認識了很多老師沒教過的字。

有一些繪本專家反對“指讀”,這讓很多家長非常迷茫。比如下面這位我截圖了他視頻中的核心觀點。我是認同他的說法,但不代表要完全放棄指讀。

讀了上百本繪本孩子卻不認字,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對於這類問題,大家要更全面地來理解。指讀能有效幫助識字的,但在孩子讀書的時候不能為了識字一味指讀,特別是嬰幼兒階段,會讓孩子錯失了繪本圖片中的精彩。如果孩子大一點了,一本書讀了很多遍,讀飽了圖片、想要讀文字的情況下,引導他們指讀就能達到很好的識字效果,也為未來自主閱讀打下基礎,何樂而不為呢?

讀了上百本繪本孩子卻不認字,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上面這位對話的家長孩子是五歲半,所以我是建議她開始指讀。孩子上小學之後,一年級都是需要依靠指讀識字的,當上了二年級,朗讀的文章越來越長,需要提高閱讀速度的時候,需要再慢慢脫離指讀。所以孩子不同階段需求不同,方法也就不同。


結語


總結一下,想要隨文識字,在閱讀時要做到:眼睛看,耳朵聽,嘴巴讀,手要指。

最後我想說讀了上百本繪本並不算多。通常一個孩子每天堅持讀書,一年兩三百本反覆讀是非常必要的。閱讀、朗讀都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如果想讓孩子在閱讀中受益,除了方法,還要堅持,直到把它變成“習慣”,那麼孩子不管是上小學還是中學,都會受益匪淺。

每次說到早期讀寫,我就會變得嘮嘮叨叨,不嫌我煩的,想找我聊一聊的小夥伴,下拉找一下我提前埋好的“彩蛋”。

讀了上百本繪本孩子卻不認字,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 ▼ ▼ ▼ ▼ ▼ ▼ ▼ ▼

彩蛋來了,咱們聊起!

粒粒準備給大家做一次免費直播《小學老師的早教建議》,主要講講雙語啟蒙、早期讀寫、幼升小等問題。想要參加的小夥伴們文末點個“在看”,然後掃描下方二維碼,可以免費進入直播。咱們下週六不見不散❤

讀了上百本繪本孩子卻不認字,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歡迎您留言想要交流的問題,粒粒會可以提前準備好乾貨✍️

Gogolearning教師成長學苑

由粒粒趙主筆,多位熱愛教育的老師共同運營。為老師和家長們搭建綠色教育社群。致力於分享:

前瞻的教育理念,多元的教育方法

豐富的教學資源,創意的教學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