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涨后,必须看

周末大消息很多,今天市场直接高潮。沪指一改踟蹰姿态,一举补缺,大涨2.28%!

大消息当中,除了恒大打折乱入,其他都是政策层面的。

一句话概括就是:政策目标从前期应急防控阶段,开始进入保复工和逆周期调节阶段。

普涨之后,接着该看看,谁是今年“政策市”的最大受益者。

首先是【重磅会议】,先从字里行间找线索:

坚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

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带动5G手机等终端消费,推动增加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等方面消费。—

全说清楚了!

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下文分析

加大新投资项目建设力度,确保重大项目及时开工。—受益景气恢复的有建筑/建材/特钢/板材/铜/房地产/重卡等

抓紧出台生物安全法。—疫苗/血制品/诊断检测等领域受益

关于汽车消费,有三大政策可能。

我国历史上实施过减购置税、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节能车补贴等汽车消费的刺激政策。

从效果上来看,开放限购、补贴、税费减免

对于汽车拉动内需的效果较为明显。

放开限购,这个方向是直接提到的。年增量若按【保守】情况预估,以广深地区19年6月放开限购8.8%比重,结合最新的全部牌照申请数量合计732万张来测算,或在70万台,占全国销量的3.24%。若按照【最乐观】情况预估,两年放开全部限购,则天花板为年增量360万台利好乘用车整车企业。

新能源补贴。根据2020年1月的工信部发布会,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幅度有望远小于2019年,从历史的销量数据看,不考虑特斯拉、大众MEB等新产能的投放,预计新能源汽车的提振销量为10万辆利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税费减免。我国分别在2009年-2010年、2015年10月至2017年执行过购置税减免优惠政策,减免力度分别为5%和2.5%,对于销量增速提振销量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但由于后续年份的透支效应,以及对消费者预期的扰动,后续年份的销量波动较大。)

接着还是看【再融资新规】

2020年2月14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再融资系列配套政策,在融资规模、发行对象、定价机制、批文有效期、减持、锁定机制等多维度优化改革。与征求意见稿相比,适度放宽融资规模限制,并调整“新老划断”时点,尚未完成的项目均可适用新规。

1)降低创业板再融资门槛:取消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连续2年盈利的条件;取消创业板公开发行证券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高于45%的条件。

2)优化股票定增制度安排:周六已有文分析,不再赘述。

3)将再融资批文有效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

4)适度放宽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规模限制,由此前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提高至30%。

综合来说,TMT/医药/部分中游制造(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化工等行业,在创业板上市,资产负债率低于45%个数+不是连续两年盈利的公司个数最多,叠加成长型公司和中游制造业企业再融资需求大的特点,显著受益新规带来的流动性溢出。

当然了,我前期提过的收租行业之一券商投行承销业务会显著受益再融资市场扩容,经纪业务也可望受益后续更加热烈的市场交投。

板块梳理过,个股择股各凭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