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好转“报复性吃喝”,当心身体吃不消

随着三月接近尾声,国内疫情逐步稳定,多省市已实现了本土确诊0新增。

尽管境外输入病例依然需要保存警惕,但对大部分人来说,生活已然从宅家防疫,逐步恢复到正常生活轨道中。

自己在家两月自煮饭菜,不少人早已按捺不住自己对火锅店、奶茶店的向往了。在不少地区恢复了餐饮营业后,憋了两个月的大伙开始了报复性的消费。

除了遵从规矩,做足防护措施去堂食的,就算是怀有高度谨慎心理而不敢去堂食的小伙伴,也默默打开某宝、某团,清空满满的购物车,点上几份外卖,然后等着快递/外卖小哥的那通电话。

疫情好转“报复性吃喝”,当心身体吃不消

在憋了两个月后,不少人都选择了火锅奶茶作为自己的补偿性吃喝的首要选择。根据一些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为期5天的商家活动中,共售出了超过130万份火锅,环比上涨达到惊人的186%。年轻人都爱的奶茶平均售出超过108万杯。

疫情好转“报复性吃喝”,当心身体吃不消

值得注意的数据是,在火锅热销的带动下,痔疮膏、肠胃药的销量节节攀升,一些诸如菊花、清凉茶等清热祛火茶饮销量更是暴涨170%。

不少爱吃的小伙伴背后,或许正承受着别人不知道的“痛”。

疫情好转“报复性吃喝”,当心身体吃不消

乖乖居家两个月,顿顿家常菜,早在疫情结束前,很多人都有了“恢复堂食后一定要吃顿火锅”、“清淡了这么久不整点香辣上头的说不过去”“到时火锅吃到爽,奶茶喝到饱”想法。

尽管“火锅烧烤点一本、奶茶按照桶装买”的夸张例子毕竟是少数,但是相比疫情前,大家都会选择或多或少地满足饮食补偿,补偿性饮食的风险依旧值的我们注意。

1、饮食口味转变,胃肠可能“顶不住”

相较外界诸多口味繁多、花样百出的美食,自煮的家常菜无疑是“平平无奇”。持续了长时间的清淡饮食后,突然摄入过咸、过辣的食物会刺激我们的消化系统,影响到正常的消化功能,导致胃痛、腹泻等问题。

2、吃辣吃到爽,疾病找上门

辛辣食物固然吃着过瘾,但是报复性消费下,过量食用也会给身体带来了罹患疾病的风险。摄入过多的辛辣食物会损害我们的肠胃,可能会诱发诸如急性肠胃炎和痔疮等疾病。

3、奶茶好喝,可不要贪杯

奶茶,很多人都是又爱又恨。这种高糖、高热量的饮品喝多了,人体血脂、胆固醇都会明显增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加大,同时,高糖摄入导致的肥胖会让不少打算减肥健身,一展自己身材的朋友在塑造身材的道路功亏一篑。

疫情好转“报复性吃喝”,当心身体吃不消

摄入过多糖分还会使记忆力变差

疫情好转,憋了许久的我们选择“撒撒欢”也无可厚非,喝多一两杯珍珠奶茶,约上亲朋好友吃多几次火锅满足满足禁足两月产生的口腹欲望,但是也要注意别给报复性思维冲昏了头脑。火锅奶茶虽好,适量才是上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