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呼吸的每一瞬間,都要去過真正想要的生活

這是一本《紐約時報》暢銷書,美國亞馬遜2014年度最佳圖書,作家伍綺詩的處女作。

《無聲告白》:呼吸的每一瞬間,都要去過真正想要的生活


1 犧牲自己,讓一切歸位

16歲的女孩莉迪亞死了,可她的家人們還不知道。

莉迪亞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和父親的黑頭髮。父母深信,莉迪亞一定能實現他們無法實現的夢想。

莉迪亞的屍體被發現後,她的父親內疚不已,母親則一心報復。莉迪亞的哥哥覺得,隔壁的壞小子鐵定脫不了關係,只有莉迪亞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她很可能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種族和性別的大主題,早期華裔在美國的尷尬處境,與眾不同成為巨大的壓力和負擔,父親內心因此產生的深深自卑,母親放棄自我成為家庭婦女的壓抑,父母把自己的期待和夢想強加給孩子,一步步的把莉迪亞推上死亡之路。

《無聲告白》:呼吸的每一瞬間,都要去過真正想要的生活


孩子的心才是最清明的,在家背遭忽視的漢娜洞悉了家庭的一切秘密,父親的自卑,母親的壓抑,姐姐對父母期待的迎合,這一切才是莉迪亞死亡的真正原因。

莉迪亞死後,父親的自卑爆發到極點,出軌於自己的助手,他不知道莉迪亞早就知道這一切。哥哥內斯,像父親一樣的優秀,被哈佛大學錄取,是隔壁壞小子傑克羨慕的對象。

內斯以為傑克是妹妹離奇死亡的關鍵,卻沒想到他是莉迪亞最後的朋友。他們一家人都沒有發現,莉迪亞承受了一家的精神黑洞,她以為一切都是從她沒有被淹死就錯位了。

所以她選擇了讓一切歸位,犧牲自我。

《無聲告白》:呼吸的每一瞬間,都要去過真正想要的生活


2 喚醒

的確,莉迪亞的死喚醒了父母,幫助他們看到了自己心底最深處的秘密,化解了這個家庭隨時土崩瓦解的危機。

隨著劇情的發展,一步一步看到莉迪亞死亡的真正秘密,我不能抑制自己內心的痛苦。

世界上很多的痛苦和死亡不是因為戰爭,不是因為外在的殺戮,而是因為看不見的精神暴力,原生家庭的父母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多麼深刻又殘酷的現實。

《無聲告白》:呼吸的每一瞬間,都要去過真正想要的生活


一個小娃娃,離開父母沒有可能得到生存的機會,唯有討好父母才能獲得一線生機,孩子天生就愛父母,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和愛。

不同家庭的父母卻給予截然不同的回應,你以為給予孩子最好的物質,給孩子準備好最好走的那條路,讓他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你為他付出了一切,甚至自己的生活和自我。

然後,你把自己所有的期待都投射到孩子身上,我給你最好的,但是你得按照我的期待去活著,你不能有自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活著,甚至不知道什麼才是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無聲告白》:呼吸的每一瞬間,都要去過真正想要的生活


這無異於對一個人的扼殺,以愛的名義,殺人於無形。

全世界千千萬萬的父母都在這樣做,欣然以赴,捨身忘我的去殺死自己的孩子。

多麼可怕的事實。

我自己也是這樣,讓孩子學舞蹈,因為舞蹈會讓一個女孩變得優雅美麗;讓她學圍棋,因為學棋能鍛鍊思維和計算能力;讓她學畫畫,因為這會發展想象力。

即使她不喜歡,即使她很排斥,我還通過誘導或陪伴的方式讓她堅持做下去,美其名曰培養意志力。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小的時候沒有上過幼兒園,沒有機會學過興趣班,長大了看到別人多才多藝,覺得很遺憾,為了彌補這個遺憾,我希望孩子去完成它。

可這是孩子喜歡嗎,是她自己選擇的嗎?

《無聲告白》:呼吸的每一瞬間,都要去過真正想要的生活


她現在還小,不具備辨識和選擇的能力,需要父母去輔助幫助她成長為自己。我以自己的方式為她安排她的生活,不管是不是她想要的。

記得我小時候,雖然沒有上過幼兒園,沒有學過任何興趣班,也沒有什麼書可以讀,偶爾父親讀的武俠或者古典小說,父親聽的地方戲曲,姐姐的課本都成為我兒時快樂的源泉。

那時的環境沒有現在好,知識貧乏,見識淺薄,信息來源及近於無。

可我不是很好嗎?我最大的財富就是做了自己,因為我的父母允許我做自己,雖然沒有能力為我提供優厚的環境和條件。

他們卻對我沒有要求,我的一點點的成果都足以讓他們驕傲和自豪,這成為我的信心來源。

《無聲告白》:呼吸的每一瞬間,都要去過真正想要的生活


我依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活著的每一瞬間,我都要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那孩子呢?是不是也要把這個自由還給她。

我的父母對我有期待,希望我生活的好,有一份好工作,能夠自己照顧好自己,能夠為家庭增光添彩,光耀門楣。

我也是按照這些期待去做的,雖然沒有成為負擔和壓力,卻是我前進的動力和目標。如今,他們沒有期待了,我的動力也沒了。

這就是對孩子期待的結果,要麼成為壓力,要麼成為動力,卻不能成為孩子自己的內在的自驅力。

經過近十年的探索和曲折,現在逐漸的看到自己,逐漸看到自己內心的夢想,看到自己想要追逐的自我。

好在我越來越自由,滿滿的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自己。

《無聲告白》:呼吸的每一瞬間,都要去過真正想要的生活


3 把成長的自由和權利還給孩子

我想要更好的自己,這就是內驅力。

我對自己的期待,應該由我自己去實現,通過自己的努力。

我的孩子,她的生活,她的選擇,她的自由都應該還給她,因為這是她的生活,她活著的每一個瞬間,都要過她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我的期待。

《無聲告白》:呼吸的每一瞬間,都要去過真正想要的生活


父母不應該成為她的負擔和壓力,而是支持和力量,自信和愛的源泉。

《無聲告白》這部小說,對家庭關係、原生家庭和孩子的成長、期待與自我,真正想要過的生活有深刻而清明的洞察,莉迪亞的死足以讓讀到這本書的所有父母驚醒。

這是所有兒童,孩子對父母的告白,雖然無聲卻字字泣血,直擊內心和靈魂。

為父母者,當讀此書。


《無聲告白》:呼吸的每一瞬間,都要去過真正想要的生活


作者簡介:文大人,文大人讀書會主理人,積極鏈接力創始人。一月一主題,一週一本書,一年50本書,陪你讀書,一起看世界,一起成長,歡迎留言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