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刺上将大卫-罗宾逊不是乔丹那样的王者,倒像是误入NBA的花满楼

马刺上将大卫-罗宾逊不是乔丹那样的王者,倒像是误入NBA的花满楼

  “我不懂乔丹在干嘛,他为什么回来?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他还有什么要证明的吗?我们都知道他已经是我们见过最强的球员了,在我看来,他只是在追逐自己的尾巴,他为什么不和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大卫·罗宾逊在评价迈克尔·乔丹二次复出时说道。

  就像罗宾逊本人从十米跳台上一蹦而下,然后以菲律宾跳水运动员的姿态砸进水池一样。这番话瞬间炸起一片“缺乏好胜心”、“软蛋”、“无法理解强者”、“难怪你被大梦吊打”之类的质疑与批评之声。的确,那是个用铁与血铸就的年代,NBA球员们虽然不至于被打出脑浆,但野性的气息尚未被大卫·斯特恩完全掩藏,更何况乔丹本人就是个为了赢球不惜去扒威尔金斯裤子的极端好胜者——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但是,“理所当然一般地群起而喷之”这一行为,往往忽略了事物的另一面——子非燕雀,安知燕雀之志?

马刺上将大卫-罗宾逊不是乔丹那样的王者,倒像是误入NBA的花满楼

  况且大卫·罗宾逊还是一个2米16、106公斤、肩膀宽大、肌肉如线条般分明、身形灵活似小前锋的几乎完美的中锋。

  “大卫应该是我见过最接近比尔·拉塞尔的人。”曾执教过罗宾逊的拉里·布朗说道。

  不过激起浪花一片并非罗宾逊的本意,就像打篮球也不是他的本意一样。罗宾逊出生于海军家庭,虽然在中学时代就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运动能力,但他直到上大学之前都没有正经打过篮球,反倒是受到家庭的熏陶,罗宾逊同时还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他在14岁就通过了计算机大学等级考试;在满分1600分的“美国高考”SAT考试中,罗宾逊考了1320分。

  “我是个特例,别的孩子都在12岁就走上了篮球之路,而我直到高中毕业都没产生过‘去大学打球’的想法,我觉得学业才是我的敲门砖。现在的孩子急着进入职业赛场,反而忽视了校园的真正价值。”

马刺上将大卫-罗宾逊不是乔丹那样的王者,倒像是误入NBA的花满楼

  多年以后,罗宾逊又对他三个儿子谆谆善诱:“任何人都会给自己留后路,NBA球员也不例外,而在这种时候,学业就是你们最好的后路。校园生活会是你们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好好享受吧!”

  当时的罗宾逊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会有一个爱喝奶茶的歌手重复这条至理名言:“用功读书怎么会从我嘴巴说出,不想你输所以要叫你用功读书。”

  学霸·罗宾逊继承父业,进入美国海军学院学习数学,就在此时,上帝的小手忽然一抖,罗宾逊的身高突增17厘米,这还没完,等到大学毕业,他的身高已经从1米83长到了2米13。更夸张的是,雨后春笋一般拔出来的身高并没有降低他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长高之后我并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我做动作还是像以前一样流畅。”

  于是就像大多数后知后觉的大个子一样,完全没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罗宾逊被推上了篮球赛场。当时的罗宾逊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一个来自维京群岛、同样没练过球的大个子,也在不知不觉间走上了篮球这条路。

马刺上将大卫-罗宾逊不是乔丹那样的王者,倒像是误入NBA的花满楼

  大学时期的罗宾逊已经展现出了超凡的篮球天赋,大二场均24分,大四场均28分附赠4.5盖帽,在他最后一场大学比赛中,罗宾逊砍下了整整50分——正好是他(和他偶像拉尔夫·桑普森)的背号。

  在被马刺选中之后,身为新晋状元的罗宾逊却没有立刻进入NBA,他选择服完两年兵役,随后成了海军潜艇基地的一名土木工程师。尽管罗宾逊经常被海军拉去当成参军形象大使,但他似乎还没做好进入舆论中心的准备,罗宾逊曾和朋友说:“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成了名人,那我绝对会头大得不行。”

  为了这个包揽了NCAA所有个人荣誉的天才中锋,马刺愿意再等两年,他们在这两年内一共赢了52场球,在罗宾逊正式加盟的黎明前夜,马刺终于憋不住一泻千里,以21胜61负的光辉战绩反向击穿了队史纪录。

  他们下一次打破这个纪录,还是在7年后的1996-97赛季。

  但是正如罗宾逊预料的那样,他很难适应NBA的喧嚣,在那个狂野的舞台上,罗宾逊甚至会扶起倒下的对手:“刚来NBA的时候我几乎没有进攻可言,我就是靠速度和高度错开对手,然后扣篮。拉里·布朗教练一直冲我大喊大叫,但我从没回应过,我不知道他要我做什么,我花了四年才成为他们期望的模样。”

马刺上将大卫-罗宾逊不是乔丹那样的王者,倒像是误入NBA的花满楼

  新秀赛季,罗宾逊场均24分12篮板4盖帽,真实命中率60%。

  四年后,罗宾逊场均29.8分11篮板5助攻——正如格雷格·波波维奇日后所说:“大卫是晚熟型球员。”

  低调谦逊的罗宾逊并没有像某个狂妄自大的新秀那样,一场比赛还没打就当着主场球迷的面高喊“你们准备好了赢很多场球了吗?”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第一年就把马刺带到了56胜、西部次轮的高度。短短两个赛季,整整35个胜场的差距,创造了当时的NBA纪录(这个纪录直到8年后才被那个新秀打破)。他的外号也从一开始的“中尉”一路飙升到“上将”。

  “几乎没有进攻可言”的罗宾逊逐渐点亮了各个技能点,他的突破和跳投愈发精进,但他却在不觉间陷入了“西决地板”的诅咒之中:马刺连续五年打进季后赛,没有一年能突破次轮。

  波波维奇继续说:“有几个球员能在生涯前六年就捧起总冠军?大卫和阿基姆·奥拉朱旺很像,你看看奥拉朱旺花了多少年才获得总冠军?十年!”

  啊,奥拉朱旺。

  多年以后当罗宾逊看到2006和2007年的诺维茨基,不知道他会不会想起当年那个前脚刚捧起年度MVP奖杯、后脚就被奥拉朱旺踹进阴沟的自己。1995年的罗宾逊终于突破西决魔咒,但面对下盘更稳、篮下技术更全面的奥拉朱旺(以及罗伯特·霍里、克莱德·德雷克斯勒们如影随形的包夹),上将从数据到战果全面不敌大梦,用罗宾逊自己的话说:“感觉就像从悬崖上掉了下来,没有比这更糟的时刻了。”

  在摔到崖底之后,罗宾逊依然前往火箭更衣室,向大梦表达祝贺。

马刺上将大卫-罗宾逊不是乔丹那样的王者,倒像是误入NBA的花满楼

  说起这轮对决,除了罗宾逊和奥拉朱旺的屁股、梦幻脚步晃飞上将、24+11与35+13的差距之外,丹尼斯·罗德曼那句著名的“让大卫自己搞定奥拉朱旺”也同样深入人心——从性格上看,罗宾逊和罗德曼可能是反差最大的内线组合。时任马刺主帅鲍勃·希尔说:“我只是在等大卫回过头来弄死罗德曼,但他从没这样做。我们队内有一个MVP,而我们讨论最多的却是罗德曼,从教练到管理层,我们开会讨论他,想知道他接下来会干嘛,但每次都徒劳无功。”

  罗宾逊试图和罗德曼直接对话:“我曾经和他对话,不过他话不多,你很难和一个话不多的人继续聊下去。”很显然,他和马刺并没有禅师和乔丹那种驯服刺头的能力。从长远角度来看,他们还缺乏和沉默寡言之人的沟通能力。

  “人们都喜欢八卦,但我从没说过罗德曼有任何问题。”罗宾逊说道。

马刺上将大卫-罗宾逊不是乔丹那样的王者,倒像是误入NBA的花满楼

  在经历了熟悉的次轮被淘汰和陌生的赛季被报销之后,32岁的罗宾逊眼看就要滑出生涯巅峰,就在这个时候,他终于迎来了那个同样半路出家、大学同样打满四年、协调性和自己一样出色的新秀:蒂姆·邓肯。

  虽然在训练场里被邓肯打爆、第一个赛季就开始交出核心地位,但罗宾逊和邓肯的权杖交接仪式却如巧克力般丝滑,冠军奖杯也终于滑落到他的手上——当罗宾逊捧起第一座冠军奖杯时,距离他进入联盟刚好也是十年。

  “遇见邓肯,是我生涯最美好的事情。”

  罗宾逊和邓肯举案齐眉,堪称联盟最和谐的双人组,逐渐进入生涯暮年的罗宾逊开始践行拉里·布朗的感言,转型成为比尔·拉塞尔那样的“顶级工具人”——抢板、卡位、掩护、防奥尼尔:“就像游泳一样,如果你试图在水中挣扎、和水搏斗,那你就会溺水,而如果你和水成为朋友,那就是我和邓肯现在的样子。你帮助队里的年轻人成为更好的领袖,这种事情只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马刺上将大卫-罗宾逊不是乔丹那样的王者,倒像是误入NBA的花满楼

  罗宾逊可能是联盟中最淡泊名利的人,哪怕他一度成为乔丹之外的商业价值第一人。这种气质不仅体现在他和邓肯的相处之中。他曾经表示:“我从不想富裕,只想过得幸福,如果我年薪只有25万美元,我依然是全世界最幸运的那波人,毕竟年薪25万在这个国家已经能挤进前5%了。”

  不过再淡泊名利也不会和钱过不去,2001年夏,罗宾逊的顶薪合同到期,马刺管理层组队飞往夏威夷——劝罗宾逊降薪,好让他们招揽克里斯·韦伯。

  就在前一年,罗宾逊还在全力劝说邓肯留队。如今面对年薪和个人价值的双重否定,罗宾逊显然动摇了继续留在马刺的信心。不过2001年的马刺是幸运的:球迷几乎打爆了管理层的电话,老板皮特·霍尔特最终以2年2000万的年薪留下了罗宾逊。

  最终,罗宾逊在生涯最后一场比赛拿下13分17篮板,收获第二个总冠军奖杯,完美谢幕——虽然那场比赛最有名的数据还是邓肯差两个盖帽的准四双。

  从某种角度来说,大卫·罗宾逊是马刺王朝的第一代奠基人。他带来的不仅是延续七年的50+胜场和季后赛竞争力,还有和波波维奇产生共鸣的军队传统、与邓肯相契合的团队精神。如果说邓肯是马刺无可争议的队魂,那罗宾逊就是邓肯到来之前,为马刺的童话城堡打下第一块基石的黎明之光。

马刺上将大卫-罗宾逊不是乔丹那样的王者,倒像是误入NBA的花满楼

  一个本该成为学霸级精英的人物,到18岁才系统接受篮球训练,遂以无可挑剔的绅士作风打完漫长的职业生涯、亲手掀起马刺王朝的序幕;他对家庭无比重视,甚至在季前赛的时候跑回去求婚(所以我们也能明白他为什么不理解乔丹的二次复出);队友去他家玩时,第一眼看到的是他在弹莫扎特;他和邓肯初次见面聊的是相对论;在退役后,他还建立了规模上亿的私募基金和慈善组织,涉足房地产和高档酒店业,甚至成了德州路虎经销商的合伙人,此外他还是马刺队的股东之一......

  “大卫是一个绝对的好人,就算离开了篮球场,他的人生依然充满意义。”波波维奇说。

  我愈发觉得大卫·罗宾逊是一个误入NBA的谪仙,类似古龙笔下的花满楼,他对一切都感兴趣,欣赏一切美好的东西,永远热爱生活。篮球并不是他唯一的追求,他像对待生活中其他事物一样对待它,他收获了荣誉、伤痛、赞许、批评、伟大的对手和队友,以及延续二十多年的友谊。然后潇洒转身,在更广阔的世界里畅游。

  若干年后,在老友们再次夺冠的那一刻,他微笑着张开双臂,等待他们扑到自己怀中。

马刺上将大卫-罗宾逊不是乔丹那样的王者,倒像是误入NBA的花满楼


(撰文 / 潘志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