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有自閉傾向,家長做到這4條就夠了

3歲的駿駿在幼兒園總是不和別人交往。老師故意帶他和小朋友玩,他也不動,久而久之,沒有小朋友主動找他。老師說,從沒有聽見駿駿說過完整句子,不高興就會大哭大叫。有一次,老師把他抱在懷裡,他非常乖巧地躺著,好像睡著一樣。

幼兒有自閉傾向,家長做到這4條就夠了

駿駿四月大的時候,由奶奶照顧。奶奶性格內向,很少帶孩子出去玩。爸爸雖然帶他出去玩,但話也不多,陪伴孩子的方式一般是孩子在前面走,他後面跟著。當老師反映駿駿的情況時,媽媽帶駿駿去檢查,結果顯示有自閉傾向。

上面案例看到,駿駿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孤寂、封閉環境,導致他認知水平低、語言發展水平低、不會傾聽,所以缺乏人際交往技能。對此,我建議爸媽們做到下面幾個方法。

1、增加親子撫觸,彌補幼時陪伴不足

幼兒有自閉傾向,家長做到這4條就夠了

駿駿從小缺乏父母愛撫,導致自我意識不能良好發展。父母可以抱著孩子,輕輕地撫摸孩子的全身,讓孩子獲得溫暖舒適的感覺。這種撫摸可以彌補從小親子陪伴的不足,也能提高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

2、與孩子進行專門的應答練習

幼兒有自閉傾向,家長做到這4條就夠了

在家父母可以和駿駿進行專門的應答練習,讓孩子在反覆的應答中循序漸進地掌握語法結構,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日常交流和閱讀,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

幼兒有自閉傾向,家長做到這4條就夠了

語言是人際互動和交往的工具,豐富的語言環境可以為孩子提供足夠的語言刺激,幫助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家長可以結合實物和日常生活環節,多與孩子進行語言互動,提高孩子的認知,豐富詞彙,增強孩子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

4、平時多帶著孩子出去玩、散心

幼兒有自閉傾向,家長做到這4條就夠了

在外出遊玩和散心過程中,家長要多跟孩子說話,不要在意孩子聽不聽得進去。

——文章選自《幼兒成長揭秘——常見問題分析與家園共育策略》

[王普華 王明輝 王愛忠 著]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作者簡介:王普華:華東師範大學畢業,教育碩士,濟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出版《幫孩子適應幼兒園》、《幼兒成長揭秘》、《幼兒家庭教育與指導》、《家庭與社區教育》等著作和教材十餘部,20年來致力於兒童心理、家庭教育、家園共育等課題研究,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及諸多創新性研究成果,王普華兒童心理,每天一篇,分享0-16歲兒童及青少年科學教育理念,為家長答疑解惑,願每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贏在起跑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