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哭什麼哭!”安慰孩子,不如一個擁抱

用“哭什麼哭!”安慰孩子,不如一個擁抱

有位寶媽,最近有點小煩惱,本來送孩子上幼兒園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可是女兒去讀幼兒園一段時間以後,媽媽就發現有新的煩惱出現了。

因為她發現每次去接孩子的時候,總是發現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而被欺負以後,女兒不會反抗,甚至是不和人計較,也不向家長或者老師告狀,一點火氣都沒有,這讓媽媽在旁邊看了都著急,都覺得這個孩子都點傻了。

而另外的一個媽媽,小寶的媽媽同樣也有著急的煩惱,就是小寶是一個非常容易生氣的人。

越是叫他停下來,他就越是要大吵大鬧!小寶的媽媽同樣也是拿他沒有辦法。根本不講理,雖然小孩自己本就不講理,但這就說明,媽媽在孩子心中沒有權威性。

用“哭什麼哭!”安慰孩子,不如一個擁抱

其實對於孩子而言,憤怒同樣也是情緒的一種,孩子只有學會表達屬於自己的良性憤怒。這樣才可以有助於孩子的健康。

孩子之所以會不會表達自己的憤怒情緒,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這些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著莫大的關係哦。

就像第一位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可能在孩子第一次表達自己憤怒的情緒的時候,家長總會告訴孩子“別哭”或者“沒什麼好哭的”,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可能這是安慰孩子的一種方式,但是無形中會讓孩子選擇不良的宣洩憤怒的方式,抑或者沉默下來,下次再發生的時候,就不表達

這種抑制情緒的方式其實是一種“冷暴力”,從而導致最終的惡性循環。

若父母面對孩子表達自己情緒的時候,選擇“沒什麼好哭”或“哭什麼哭”的安慰,那麼你將在孩子的成長中,不得不面臨這樣的兩種情況。

用“哭什麼哭!”安慰孩子,不如一個擁抱

情況一,因為阻止孩子發洩自己的情緒,所以讓孩子讀自己的行為開始有羞恥感。也正是這樣的原因,所以會因為孩子不會把個人情緒與自我形象分割開來,所以可能會認為自己是壞孩子,並且家長以大聲、有害的方式表達憤怒或者暴力行為,會成為孩子的模板,當孩子發怒也會非常可怕。

情況二,孩子變得不會發怒。因為對於孩子而言,孩子會在處理情緒的時候創造一個“虛假自我”,然後會變得壓抑”、“消極抵抗”等狀態,久而久之自然也就不會發洩自己的情緒了。

那麼,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發洩屬於自己的情緒呢?

對於父母而言,一定要理解和實踐表達憤怒的方式。對於孩子的憤怒表現家長可以首先採用承認接納孩子的憤怒情緒。

然後採用“給大家一個空間”轉身走開讓彼此有時間冷靜,讓孩子的情感有地方發洩。

最後一定要記得事後總結。等到孩子恢復平靜以後,一定要幫助孩子解開心中的困惑,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