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二十一世纪专抢银行的中国恶魔(之一)


奇才:二十一世纪专抢银行的中国恶魔(之一)


提起张书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2000年左

右郑州连续发生的几期银行抢劫案,而另一种声音就是如此聪明,被专家称为500万人中才出一个的奇才,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

2000年12月9日下午4时50分许,在郑州市一马路的银基商贸城一楼大厅里,广东发展银行银基营业部发生特大持枪抢劫银行案件,4名歹徒持猎枪闯入营业大厅,用爆炸装置炸碎营业柜台上方的防弹玻璃后,跳进营业柜台,将营业部的208万元人民币装入两个蓝白相间、红色镶边的编织袋,携款逃离现场。 歹徒在逃跑过程中,将银基商贸城保卫处副处长常玉杰枪杀致死。 歹徒从闯入到作案得手前后不到5分钟。这就是震惊全国的“12.9”银行抢劫案。

1997年“11.19”银行抢劫案。抢走银行押款车上运送的现金共37万元人民币。

1999年“3.3”银行抢劫案,在建设银行铁路支行储蓄所抢走现金5万元。

1999年“12.5”银行抢劫案,在郑州城市合作银行储蓄所发生抢劫案抢走现金200多万元。

这些抢劫银行案件发生后,河南省及郑州市党政领导和公安机关高度重视,但长时间以来,上述案件久攻未破,一直像一块石头压在郑州人的心头。一时间,郑州银行劫案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12.9”特大持枪抢劫银行案件被公安部确定为2000年全国第二号大案,是公安部督破案件。河南省及郑州市领导痛下决心,要求公安机关尽快侦破此案,郑州市公安局万余名民警全警动员,连续几个月来,对全市各交通要道口、重点部位反复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排查。尽管在侦破此案的过程中,带破了许多重特大案件,但“12.9”案的侦破障碍似乎无法逾越。

又一次郑州公安刑侦人员将“12.9”银行抢劫案犯罪分子留下的物证进行了重新梳理:郑州市公安局副局长杨玉章根据现场留下的女式鞋盒,推断犯罪分子身边肯定有女人,又根据现场留下的其他物证和几起银行抢劫案发生的距离都很近,断定犯罪分子很可能就在郑州市二七区居住。于是,郑州警方调集精兵强将,对二七区、中原区进行更细致、更大规模的排查。

6月12日晚上9点当查到绿城花园24号楼1单元7楼14号时,第一次敲门,没人开,便下楼。但刚走下楼梯,感觉屋里有人,便返回再次敲门,门打开了,里面是个女人。首先引起民警怀疑的是,4个房间有3个房门都镶有“灵贵牌”榉木球形门锁。民警们立即联想到1999年3月3日在交通路建设银行储蓄所抢劫现场,作案歹徒曾留下一只“灵贵牌”锁盒,这是当时该起银行劫案留下的惟一证据,此后,专案组把此锁盒作为重要线索让侦察员们作为破案依据。因此,这几位民警一看这么多榉木锁,立即“条件反射”,顿生怀疑。

为了不打草惊蛇,民警避开这把可疑的“锁”,只问了这房门是打哪儿买的。这名女子说,是从航海路旧货市场。旧货市场怎么可能卖这种装个新锁的旧门?这显然是谎话,民警的疑心更重了。

民警看到有一个房间每当她进出时总把门关得很严,便推门进去,在卧室的阳台上发现一个男的,民警感觉他的身材高大,符合“12.9 ”银行案调查的范围,便要求他穿戴整齐,到农机局招待所专案组接受调查。

在专案组对这个男的做指纹登记,由于印下的指纹质量不高,民警带他来到中原公安分局,此时已是凌晨2时40分。由于指纹比对要有时间,而又没有证据证明张书海作了案,就让他回了家。

由于银行劫匪每次作案后均蒙头戴手套,郑州发生的几次抢劫银行现场很少留下指纹。“12.9 ”案发后,侦破人员全力勘察现场,终于在一名中弹身亡的保安身边发现一枚弹壳,并从该弹壳上提取了一枚指纹,成了公安人员破案的珍贵资料。

随后,技术人员对这名男子的指纹进行比对,很快结果出来了:与“12.9 ”银行抢劫案现场嫌犯遗留的指纹一模一样。

凌晨3时许,张书海住处被控制。凌晨5时,一名女子拿着包裹趁夜色下楼,刑警们迅速将其抓获,经查她正是张书海的妻子王雨。其住处找到警服和警帽以及大量的炸药,并发现6个作案分子签订的分赃协议。经审讯,王雨交代了其丈夫张书海伙同他人作案的犯罪事实。

6月14日凌晨,张书海逃到平顶山市。8时许,当他逃到平顶山市园丁路时,正巧与从郑州市赶到的郑州市公安局民警撞个正着。便迅速扑上去将其按倒。由于张书海身材魁梧,力量很大,他猛地一用劲,差点翻过身来,但最后,张书海还是被拥上来的民警制伏了。同时,郑州市公安机关又顺线索抓获了另外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其实,张书海原本是个退伍老兵,还是个好战士、好班长、好村长。是什么原因走上犯罪道路的呢?

入伍后张书海因为表现优秀入了党。次年,他当了班长,在全军大比武中,拿到了两个单项第一。张书海想提拔当军官,但是因为家里没关系、没钱一直不能如愿。一次,团里有一批提干指标,张书海的指标被其他人给占了,因为舅父在军区(后续见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