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包公年薪看宋朝高薪養廉,美國總統都要自嘆不如

宋朝政府對文職官員三年一“磨勘”,武職官員四年一“磨勘”,按現在的說法,叫考核。考核過後,只要無大錯就可升遷。升遷後,各種待遇也水漲船高。

在宋代,做官就意味著發財。比如宰相呂蒙正和范仲淹,出身貧寒,為官期間也都算廉潔,但呂蒙正退休後,在洛陽建有“園亭花木,日與親舊宴會”,范仲淹能用自己的錢在家鄉修建“義莊”,贍養族人。

從包公年薪看宋朝高薪養廉,美國總統都要自嘆不如

如果大家覺得他們還不夠清廉,那我們不妨看看被萬民敬仰的大清官包拯的薪資水平。

包拯“倒坐南衙開封府”時,頭上戴有三頂帽子,即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事、尚書省右司郎中。按宋仁宗嘉祐年間頒佈的官員薪水法規《嘉祐祿令》,包拯作為龍圖閣直學士,每年有1656貫的貨幣收入,還有10匹綾、34匹絹、2匹羅和100兩綿的實物收入。按《宋史·職官志》,包拯在開封府做第一把手,每月有30石月糧,其中包括15石米、15石麥。此外每月還有20捆(每捆13斤)柴禾、40捆乾草、1500貫“公使錢”。再查《嘉祐祿令》,權知開封府事每月還有100貫的添支,每年冬天又發給15秤(每秤15斤)的木炭。

從包公年薪看宋朝高薪養廉,美國總統都要自嘆不如

另外,作為外任藩府的高級官員,朝廷劃撥給包拯20頃職田,也就是2000畝耕地,允許他每年收租,並且基本無需納糧。這2000畝耕地按每畝租米一石估算,每年也有2000石米的進項。總計包拯一年的各項收入:20856貫銅錢、2180石大米、180石小麥、10匹綾、34匹絹、2匹羅、100兩綿、15秤木炭、240捆柴禾480捆乾草。

宋真宗熙寧二年,開封米價400文一石,麥價300文一石。宋仁宗嘉祐四年,官定綾價1600文一匹。宋真宗成平年間,開封每匹絹最低1200文。宋徽宗宣和年間,每匹羅定價4000文。宋仁宗天聖七年,官府規定每兩綿不得超過85文。宋真宗時某年冬天,官府出售木炭,每秤售價100文。宋仁宗後期,官府收購柴禾,每捆定價50文。宋仁宗寶元二年,開封乾草最低19文一捆。

從包公年薪看宋朝高薪養廉,美國總統都要自嘆不如

以上是史料中出現的距包拯任職開封府時間較近的物價數據。利用這組物價數據,我們可以把包拯每年的各項實物收入都換成錢,加起來大致是1022貫,加上20856貫貨幣收入,總共是21878貫。據宋徽宗時淮南轉運使張根說,他掌管淮南20個州,每年上繳中央的財稅有30萬貫,平均一個州繳稅才1.5萬貫。包拯兩萬貫以上的年薪,比人家一個州每年上繳的稅收還要多。

我們再把這筆錢換算成現在的錢,看看相當於多少人民幣。當時10貫錢與1兩黃金等值,當時的一兩大約是現在的40克。這樣,包拯的年薪相當於87512克黃金,按目前(2010年11月)的金價290元/克計算,包拯的年薪相當於人民幣2500多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