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文化,漢代之後的帝王之夢,反映了什麼樣的文化風貌?

中國夢文化,漢代之後的帝王之夢,反映了什麼樣的文化風貌?

在秦朝滅亡之後,漢代的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就加強了思想統治。在漢武帝統治時期,把大儒董仲舒所宣揚的“天人感應”的封建神學當作了一種官方的社會統治思想,在那時,占夢就逐漸成為了論證上天感人、帝王受命和漢得天下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工具。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漢代出現了大量統治者的帝王之夢。當時的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高祖本紀》之中也寫道:“……其先,劉媳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己而有身,遂產高祖。”

中國夢文化,漢代之後的帝王之夢,反映了什麼樣的文化風貌?

相傳,漢高祖劉邦就是其母在夢中與神交合而生的。當年高祖的母親劉娼在大湖的岸邊休息,她夢到了自己與神交合,在過程中電閃雷鳴,有蛟龍壓在她身上。於是她懷孕而生高祖。可見,將劉邦的出生賦予神話色彩,宣揚其是蛟龍的孩子,自然也就預示著其為“天子”“龍種”,具有至高無上的統治地位。在《史記·外戚世家》之中記載漢武帝的母親孝景王皇后在懷漢武帝之時曾“夢日人懷”。在《王篆》之中又說道:她夢見“神女捧日授己,吞之遂孕,生武帝”。東漢的光武帝劉秀,在稱帝之前也有做了帝王夢。

中國夢文化,漢代之後的帝王之夢,反映了什麼樣的文化風貌?

根據《東觀漢記》之中的記載,劉秀稱帝之前,曾經夢見了自己乘一條大青龍,飛上了蒼天。他醒來之後就對自己的手下馮異說道:“我夢見了我乘著龍飛上了天,醒來之後非常的悸動不安,也不知道是什麼徵兆。”馮異聽後,立刻心領神會,馬上拜賀道:“此是天命發於精神,天命和精神互相感動,使得大王有此奇異的夢。至於您心中的不安,這是您慎重的性格導致的。大王是仁德之人,諸事不敢為天下先。今天天意如此,您也不能再加推辭了。”於是,馮異和諸位將“光武”的尊號定了下來,並於不久之後在洛陽擁立劉秀為皇帝,建立了東漢王朝。可見,劉秀的帝王之夢是比較直白的。

中國夢文化,漢代之後的帝王之夢,反映了什麼樣的文化風貌?

兩漢颳起的這種“君命天授”的風氣,後來歷代愈演愈烈了。在漢代以後的帝王夢中,三國吳國的創始人孫堅的夢則少了些富貴,多了些奇特感。在《拾遺記》中記載,孫堅的母親在懷他之時,夢見自己的腸子被拉了出來繞在了腰上,有一位童貞女揹著她繞到了宮門外,並授予她一束芳茅。之後還對她說道:“這是吉祥的預兆,生下的必定是才雄之子。現在賜予你土塊,你的兒子將在翼輪之地稱王,三分天下。”孫堅的母親此時從夢中驚醒,隨後找來了占夢者進行佔釋,占夢者則說童貞女的負母到宮門外,是太白星精感化來夢。

中國夢文化,漢代之後的帝王之夢,反映了什麼樣的文化風貌?

但是這只是個“星”象徵的夢,因此吳雖鼎足三分天下,但是踐位也不長,最終被晉所取代。除此以外,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他在稱帝之前據說也曾經夢見了太陽落地且一分為三,於是自己就揀了一塊揣在懷裡,人們也認為這個夢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之預兆。在魏晉南北朝時代,帝王之夢也出現了很多。東晉一位李太后,據說夢見“數兩龍枕膝、日月入懷”,後來生出了孝武帝和會稽文孝王。前趙的皇帝劉淵,據說他的母親在祈子之時“夢食日精”,劉聰之母在懷孕之時則“夢日入懷”

中國夢文化,漢代之後的帝王之夢,反映了什麼樣的文化風貌?

北魏太祖拓跋硅,據說他的母親在有身孕之時曾夢見日自室出。南齊的崔靈建,據說曾經夢見上天告訴他說:“蕭道成是我十九子,我去年已使授天子位。”據說蕭道成在十七歲那年曾經夢見“乘青龍,西行逐日”,因此家人請來占夢者,說其為“至貴之象”。談論起奇特的帝王之夢,就不得不提到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的夢。隋文帝楊堅在未發跡之時,常行舟於江中。一次,他在船裡夢見自己左手不翼而飛。夢醒之後,他非常苦惱,於是連忙請來一位得道高僧來為其釋夢,誰知那僧人卻起身向他道賀。

中國夢文化,漢代之後的帝王之夢,反映了什麼樣的文化風貌?

楊堅當時間其緣由,僧人說道:“沒有了左手,因此您就剩下‘獨掌’了,這個夢象也就預示著獨掌天下之意,你要做天子了。”隋文帝的這個惡夢就被這個僧人說活了。為隋文帝占夢的僧人無疑是具有投機應和之心理的。在我國宋代,也有帝王之夢的記載。《宋史》記載,宋太宗的母親在懷有身孕之時,曾經“夢神捧日以授己”;據說宋真宗出生之時,其母親亦“夢日而以裙承之”;宋英宗作安懿王之時,曾“夢兩龍與日並墮,以衣承之”;在宋寧宗之母有孕時,則“夢日墜於庭,以手承之”。可見,宋代帝王的這些夢象、夢兆或者夢徵,他的主體依然是“日”、“龍”、“天”,但是其在夢象之中又有了新的變化和發展。

中國夢文化,漢代之後的帝王之夢,反映了什麼樣的文化風貌?

以往朝代的帝王之夢原來只是夢日入懷,現在則是神人捧之登天,神人擁龍入懷。明太祖朱元璋也有著帝王之夢,但是由於其信奉道教,因此他的夢有著濃厚的道教意味。在明代陳士元的《夢佔逸旨·神怪篇》之中記載,朱元璋夢到了西北方的天空之中有一紅色的高臺,四周圍著圍欄,上面立著二金剛。臺南坐著很多文武官員。中間有三位尊者,像是道家的三清。幾位紫衣羽衣好像要授予朱元璋絳紅色的衣服。這件衣服光彩照人。朱元璋問此衣服的名字,道士回答他道:“文理真人服。”由此可見,朱元璋以此夢暗示自己是道教的“文理真人”降世。

中國夢文化,漢代之後的帝王之夢,反映了什麼樣的文化風貌?

縱觀這些古代傳說、典籍之中記載的帝王興衰夢,大多數都是牽強附會之說。這些夢象之中體現的都是君王的願望,並提倡君權神授。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表明自己是真命天子,併為自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藉此以維護他們的封建統治。但是如果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審視這些帝王之夢,這些夢中所包含的文化符號也與我國古老文化之中的原始意象和圖騰崇拜有著直接的聯繫。這些帝王之夢中也同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諸多傳統文化,那些夢中出現的壯麗圖景和絢麗景觀也是反映特定歷史時期風貌的一面鏡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