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憶《天香》:玲瓏女兒心,精緻繡藝情

提起刺繡,人們想到的往往是由屬地命名的湘繡、蜀繡、粵繡、蘇繡這"四大名繡"。殊不知,這清代的四大名繡,皆得益於一個繡種:顧繡。

顧繡起源於明末上海松江府顧家,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以姓氏命名的繡種,是顧家三代女人在閨閣之中創造出的人間精品。

顧繡最為獨特之處在於,以繡代畫,以畫入繡,亦稱為"繡畫"。因其繡藝精巧,又兼具詩情畫意,是明末清初名副其實的奢侈品。

顧繡經過歷代傳承,幾經起落,幾近失傳。新中國成立後,松江顧繡藝人再次將其發揚光大。2006年,顧繡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王安憶《天香》:玲瓏女兒心,精緻繡藝情

顧繡


01

作家王安憶以顧繡的發源和發展歷史為藍本,創作了長篇小說《天香》,用清雅細膩的語言描畫了一幅明代的清明上河圖,展現了申家三代繡女的閨閣才情。

王安憶《天香》:玲瓏女兒心,精緻繡藝情

小綢和閔氏

晚明時期,上海申家造"天香園",亭臺樓閣,水榭桃林,遠觀古雅大器,近看華麗精緻,是個鍾靈毓秀之寶地。

申家長子柯海娶了徐家女兒小綢為妻。出自書香門第的小綢自幼熟讀詩書,自然就比普通的閨閣女子多了一份玲瓏的心思,她只想著"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可是,柯海在遠遊的途中,經不住友人慫恿,陰差陽錯地納閔氏為妾,從此小綢再也不理柯海,兩人雖一生都住在一個園子裡,卻再也沒有了夫妻情分。

閔氏是蘇州織工之女,自從嫁入申家,便不受眾人待見,深閨中她便以針線刺繡打發寂寞時光。閔氏的繡工出自宮廷,繡品出眾,逐漸在天香園裡有了口碑,女眷們開始紛紛和她習繡。

後經妯娌鎮海媳婦的調節,小綢與閔氏冰釋前嫌,也參與到習繡之中。

書中寫道:小綢的繡工自然遠不及閔,但她讀過書,還臨過元人的幾筆畫,比如趙孟頫夫人管道昇的竹,所以,她針下的繡活就流露出幾分畫意,自有一種雅緻。

有了小綢的加入,天香園的繡品就不僅僅繡些衣裙鞋帽。開始繡大件,帳幔屏罩,原有的針法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就從僅有的針法裡逼出了許多變法。

一樁樁細論,果然,滾針是從接針裡套出來的,旋針又從滾針裡套出來,再派生出套針、集套、單套,摻針裡套出施針,施針裡套出施毛針……可謂針針相連,環環相扣。

後來,天香園中專門闢出一間繡閣用於女眷們習繡。在小綢和閔氏的錦心慧手下,天香園繡逐漸盛名遠播。

王安憶《天香》:玲瓏女兒心,精緻繡藝情

沈希昭

柯海與鎮海本是兩兄弟,與柯海的境遇不同,鎮海在娶妻生子後,經受喪妻之痛,不再留戀世事。他將一對幼兒阿昉、阿潛交給兄嫂撫養,出家修行去了。

阿昉、阿潛從小跟著小綢生活,有柯海媳婦的姐妹情誼在,小綢將兩個孩子視為親生。尤其是阿潛,他喪母時年齡尚小,更得小綢寵愛。在鐘鳴鼎食之家,又備受長輩嬌慣,阿潛逐漸長成了寶玉似的人物。阿潛長大後,在婚配上著實費了一番周折,不過幸好娶了杭州才女沈希昭為妻,也算是一段佳話。

沈希昭嫁入申家後,受繡閣影響,也開始習繡。與其他女眷不同的是,沈希昭自幼在詩書中長大,又精通繪畫,非尋常心性的女子。她的畫經香光居士指點更是超凡脫俗,頗具靈性。所以,在習繡的過程中希昭以書畫入繡,半繡半繪,堪稱"繡畫"。小綢是以詩書化進繡中,而希昭是以繡做詩書,為天香園繡描下濃墨重彩的"點睛之筆"

這"繡畫"非一般人可為,其以宋元名畫中的山水、花鳥、人物為藍本,畫面視需要或繡或畫。這需要創作者對原作品有深刻領悟,還要精通對畫面表達的繡藝,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到的造詣。

天香園繡有了沈希昭的"繡畫"加入,從此揚名於世,成天下一絕。

王安憶《天香》:玲瓏女兒心,精緻繡藝情

蕙蘭

鎮海的長子阿昉娶了彭家小姐為妻,生下女兒蕙蘭。此時,正是天香園繡揚名天下,申家凡女眷,都必學繡。蕙蘭幾乎一下地便摸針,是在繡閣中長大的。申家兒女,總是要讀些詩書,再日日對著絲線繡針,天長日久便生出慧心。蕙蘭又與希昭投緣,遂得天香園繡真傳。

蕙蘭嫁入平常人家,後寡居,與婆母張夫人相依為命。蕙蘭素服孝裝,以繡佛像為生,竟也逐漸殷實富足。她闢發為絲,繡入作品中,為天香園繡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之後,蕙蘭更是設幔授藝,吸引了四鄰鄉女前來學習,逐漸擴散成為一定的規模。一時間,達官顯貴、鉅商富賈莫不爭相購買,以至於"百里之地,遂無寒女"。"天香園繡",這"舊時王謝堂前燕",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

王安憶《天香》:玲瓏女兒心,精緻繡藝情

這部《天香》講述的申家"天香園",其實就是顧家"露香園"。小綢與閔氏對應的就是顧名世之妾繆氏,沈希昭對應的就是顧家媳婦韓希孟,蕙蘭對應的就是顧名世的曾孫女顧蘭玉。

400多年前的露香園風貌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天香》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遙望的大門,顧家的繡娘們拂去歲月的塵埃,嫋嫋婷婷地向我們走來。

王安憶《天香》:玲瓏女兒心,精緻繡藝情

02、

偌大一個上海,那麼多的園子,那麼多的繡娘,唯有露香園顧家造出了名揚天下的繡品。萬事皆有緣由,從《天香》一書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窺見一二。

晚明時期,商業出現空前繁榮,這使得繡品不再只是日常生活用品,那些精美絕倫的繡品被視為藝術品和奢侈品,被待價而沽。

另外,書中還寫道:

"上海城裡,多是居著賦閒的官宦人家,或懸車,或隱退,或丁內外憂。說起來也奇怪,此地士風興盛,薰染之下,學子們紛紛應試,絡絡繹繹,一旦中式做官,興興頭地去了,不過三五年,又悻悻然而歸,就算完成了功業。餘下的便是遊冶玩樂,久而久之,釀成一股南朝風氣。……總體來說,上海的士子,都不太適於做官。鶯飛草長的江南,格外滋養閒情逸致。

這份"有市無價"和"閒情逸致"成了滋養天香園繡產生和發展的溫潤土壤。

王安憶《天香》:玲瓏女兒心,精緻繡藝情

顧繡

其次,天香園繡的產生與申家的家風不無關係。

申家的長輩開明,雖然處在封建時代,但沒有對女眷的過多封閉、保守和限制;天香園內處處是奇珍異寶,別緻景觀,一磚一瓦,一樓一閣,無不透出一種"雅緻"的審美情結。

申家祖孫四代人開園造林、外出雲遊、結交朋友、開墨廠、開豆腐店、繡閣習繡、出家修行……

樁樁件件的事都透著申家人的大氣、通透,活便活得是瀟灑,玩便玩得精緻,這些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天香園繡的氣質。

王安憶《天香》:玲瓏女兒心,精緻繡藝情

顧繡

再有,閨閣女兒的才情不容小覷。

小綢出自上海徐家書香門第,世代舞文弄墨;閔氏來自蘇州宮廷繡匠之家,世代為宮廷御用織造,擅長織繡;希昭從有南宋遺風的杭州而來,從小如男孩一樣將養,書法、繪畫不遑多讓。

天香園中幾乎聚集了來自蘇杭滬的能工巧匠,自然這繡品風華絕代,無人可望其項背。

可以說,天香園繡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才成就了這巧奪天工之作。

王安憶《天香》:玲瓏女兒心,精緻繡藝情

顧繡

03、

天香園的女子能在繡藝上超越歷朝歷代的繡娘,自成一派,這與她們的性情不無關係。

小綢的丈夫柯海是個不懂愛的人,新婚的繾綣還尚有餘溫,便納了閔氏為妾,最終傷了兩個女人的心。希昭的丈夫阿潛是個永遠脫不了稚氣的人,不打一聲招呼便隨著戲班去流浪,隨心隨性,不知愛為何物;蕙蘭的丈夫張陛是個不會愛的人,他雖敬愛蕙蘭卻總是冷著一副面孔,只會在蕙蘭回孃家時偷偷親吻她的枕頭,可惜婚後兩年便病逝。

小綢一開始還少年意氣,不理柯海,時間久了,便覺得自己好笑;希昭在阿潛流浪時寄情於繡畫,任憑他來去;蕙蘭的丈夫早逝,她沒有自憐,反而可憐起丈夫身體病弱沒有福氣,摟著襁褓中的嬰兒,暗自揣度"他不理咱們,咱們也不理他"。

雖然得不到丈夫的愛,但她們沒有像怨婦一樣自艾自憐,也沒有像其他大戶人家的妻妾、妯娌間明爭暗鬥。

她們將不可得的愛擱置,在刺繡中寄託深情,自顧自地美麗芬芳,令人不忍褻瀆。這樣的氣度非尋常女子所能有,即使是男人也比不得她們。

書中描寫到:有時候,宅子裡,或者園子裡,看見那幾個嫋嫋婷婷地走過來,柯海簡直要找個地洞鑽下去才好。不是說有愧什麼的,而是覺得自己配不上她們。

氣度是一個女人不可多得的財富,有氣度的女人不困於心,不囿於情,不念過往,亦不畏將來。看破而不逃離,多情而不絕情,是真正的女中丈夫。

王安憶《天香》:玲瓏女兒心,精緻繡藝情

對待男人的這般氣度,並不是說繡娘們是薄情寡義之人,相反她們將濃情厚意給了懂她們的人。

小綢與鎮海媳婦是妯娌,在小綢與閔氏隔閡時,是鎮海媳婦穿針引線,和她們倆交好。在這天香園裡,她們彼此支撐,互相慰藉。鎮海媳婦病危時,小綢拿出祖傳的墨冒險救了她,從此後,兩人更是成為生死之交。

希昭性情孤傲,嫁入申家後不屑與人往來,卻獨獨喜愛蕙蘭。這兩輩人是忘年之交,無話不談,深閨寂寞的時光裡,能有一個人分享心事也是緣分;

蕙蘭守寡後有人勸她改嫁,她不允,定要和寡居的婆婆張夫人一起守護張家的血脈。在是否設幔授藝的糾結中,是張夫人的遠見讓蕙蘭看到了傳承繡藝的意義和價值。兩個寡居的女人,在天長日久的生活中,竟生出肝膽相照的義氣。

生活這匹布,是由經線和緯線共同織就的。"自己"是永恆不變的經線,那些至愛親朋、光榮夢想、興趣愛好、山川大河、奇聞異事等等構成了生活的緯線。

而夫妻情愛只是其中的一根,沒有了它,還可以有義結金蘭的情誼、心有靈犀的知交或者不離不棄的陪伴。生活這匹布,只有不斷拓展它的廣度,才能不懼怕任何一條緯線的脫落。

王安憶《天香》:玲瓏女兒心,精緻繡藝情

顧繡

學繡的女子需要一種沉靜的力量。一架繡繃,一塊繡布,一手針線,一個身影,點上一炷香,一繡就是一天的光景。

將一根蠶絲線劈成256份,一針續一針,一行接一行,畫筆與針線交替運行,將巧思與錦心傾注於繡作。短則數月,長則數年才能完成一幅心血之作。這繡品之所以昂貴奢侈,就是因為它是斐然的才情和昂貴的時間成本製成的嘔心瀝血之作。

天香園的繡娘以繡為樂,參透了生活倫理之普世哲學,領悟了天地萬物之神奇造化,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一個女人若真的愛上一件事,並沉浸其中,深入其裡,便也可從中發現"星辰大海"。繡畫如此、寫作如此、讀書如此,其他事情亦如此。

王安憶《天香》:玲瓏女兒心,精緻繡藝情

顧繡

一個心裡有氣度、生活有廣度、思想有深度的女子,才繡得出高貴典雅、氣韻生動的繡品。這是天香園的申家女子,也是露香園的顧家繡娘們特有的性情,更是千千萬萬心有才思的女子的縮影。


這本厚厚的《天香》用探尋的筆觸,描繪了400多年前晚明社會的生活圖景。

從申家的興盛到衰落中,從人情風物的娓娓道來中,我們看到了一代代的繡女們,如何留下那一幅幅深情款款的繡作,並使之成為了傳世之藝術。同時,封建社會閨閣之中的女性自強不息、頑強成長的堅韌力量也帶給現代女性深深的啟迪。

如此技藝,不得不讓人感嘆:閨閣雖小,才情無限,顧氏繡品,天下一絕!


王安憶《天香》:玲瓏女兒心,精緻繡藝情

顧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