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的艺术or大众的艺术?奇石艺术之人与石头的缘分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渐丰富。同时,由于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国内外收藏热的兴起,玩石、赏石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它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特点,为更多的人们所接受,为广大的朋友所喜爱,成为大众艺术。

专家的艺术or大众的艺术?奇石艺术之人与石头的缘分

石头与人类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原始人的石斧、石镰到现代人的高楼大厦;从家里的压菜石到门外的“泰山石敢当"。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石赏石的习惯。譬如,唐代白居易酷爱太湖石,"待之如亲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宋代有米芾拜石的故事,称其爱石为“石兄"。无独有偶,北京故宫的御花园内现在还陈展着一块图案为“米芾拜石”的奇石,此石可能是明清时期贡入内庭的,由此可知,皇帝也是爱好奇石的。

专家的艺术or大众的艺术?奇石艺术之人与石头的缘分

米芾拜石

明清时期各种奇石的譜录更是层出不穷,最著名的便是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譜",该书图文并茂,摹画了从南唐开始见诸史籍图谱的一百多种名石奇峰,还收录了历代许多有关奇石的诗文。清代郑板桥喜赏丑石,提出了“瘦、漏、皱、透”的审美标准,后人沿用不悖。凡此种种,历代很多诗人画家都留下了赏石爱石的逸闻趣事。其实这些美谈佳话都涵盖着深厚的文化基因,它在中华大地有着深厚的基础。

专家的艺术or大众的艺术?奇石艺术之人与石头的缘分

从皇帝的深宫御园到一般人家的茅舍草屋,有奇石在庭院装点;从达官贵人的官宅厅堂到文人隐士的书斋画室,有雅石在案几陈设。人们喜爱奇石,是因为它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充满着泥土气息;质朴天然,不矫揉造作;平凡普通,不炫耀自己的优点,从中看到或找到了一种与自己的生活、追求相符合的东西,使自己的精神、情感有某种寄托。

专家的艺术or大众的艺术?奇石艺术之人与石头的缘分

目前奇石收藏热火朝天,在当今收藏界中是规模最为广泛的一种群众性收藏活动,由于它无须大的投资,只需下点功夫,花点时间,到山谷河滩就有可能采集到自己心怡的石头,又锻炼了身体又捡到了宝贝,那种快乐是无法比拟的。在爱石人的眼睛里,石头都是鲜活的,有着恒久不息的生命。时空的变换,风雨的洗礼成就了石头的灵魂。想象着它们淡然地立在那里,看云卷云舒,看世间百态,那一刻我们倒成了它们眼中的过客,凭借着缘分,驻足在它面前。人与石头的缘分,想必也是要经过万千年的等待吧,等待某一天冥冥注定般的相遇,而后在难舍弃,这种缘分爱石人都曾拥有。

专家的艺术or大众的艺术?奇石艺术之人与石头的缘分

奇石艺术,拥有众多的爱好者,更因为它不同于其他艺术,任何阶层的人,不同职业的人,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工人农民;无论是社会名流,还是普通百姓,任何人都可以玩赏、收藏。从古代的大诗人苏东坡、大画家米芾到当代的著名美术史家常任侠,美术家王朝闻和红学专家冯其庸等都是爱石成癖,以石为友。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以及大众中的爱好者,那就更多了。面对奇石,不论是俗人还是雅士都能从中感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专家的艺术or大众的艺术?奇石艺术之人与石头的缘分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都有不同特点、不同类型的石料、石种。像我国著名的南京雨花石、湖北宜昌石、以及黄河石、戈空壁玛瑙等,它们形状各异,特点不同,因收藏者象所处的地理条件不同,机会不同,使收藏者所得司到的石头种类也不同。另外,因为每个人的艺术凭修养不同,在对作品做艺术处理的手法不同,使,作品的意境、质量有高低之分。还有人用钱购买收藏,有人动手寻找欣赏,有人玩的程度深一些,有人刚刚起步。

专家的艺术or大众的艺术?奇石艺术之人与石头的缘分

总之,任何职业、任何地区、任何方法、任不何程度,都不影响人们对奇石的热爱,所以说,奇石艺术不光是专家的艺术,同时也是大众的艺术。喜爱奇石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发表感悟,也可将自己藏品分享在下方,我们畅聊文化,趣谈奇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