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重庆丨辛苦活儿都老公承包,她只负责卖

这个城市之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值得倾听和分享。

我们愿意走遍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

寻找那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

用镜头记录他们的故事。



一张照片,一个故事



01

人在重庆丨辛苦活儿都老公承包,她只负责卖

作为一个“假重庆人”,头一回知道“醪糟”也有软、耙、糯的意思。

醪糟海椒起初是老板的奶奶为了让他多吃饭(重庆人嘛,口味都是从小养成的),就把辣椒剁碎了,加上一些蒜末、少许盐和混在一起,拌在饭里。后来家里开了店卖抄手,就做了青椒和红椒两种口味常备在店里让客人自己加。很多客人都反映这个剁椒实在太好吃了,希望能单独买一些带回家,老板就做了这种罐装的,并且在经过多次改良、浸在油里之后,现在已经能存放三四个月了。

在问到醪糟海椒这么好吃,具体的制作工艺是怎么样的的时候,老板娘笑着说老板怕她被油烫着,这种辛苦活儿都是老公承包,她只负责卖……

不管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有啥秘诀确实不方便透露,反正这口狗粮…我们干了!


02

人在重庆丨辛苦活儿都老公承包,她只负责卖

“我这里的衣服没有重样的,都是我自己做的款式,外面都没有相同的。都是我自己的原创。

我这(技艺)都是家里传承下来的,现在家里的孩子也在做这块(布艺)。”

冷师傅做的东西很多。有自己做的蜡染,白布描画,再一点点涂蜡,最后一遍一遍的染色,才能染出漂亮的花色。结合手工刺绣,做成了裙袍,冷师傅做的每一件都不一样,绝对没有重样的。还会做一些布艺贴画、双面刺绣、扇子画、汉服等等。

冷师傅她最骄傲的是她一件关于环保的参赛作品(涉及原创创意未拍摄),布艺拼接裙,使用很多边角布料拼接成的一件多彩的裙袍,当时参赛时做的,很多大学教授都特别喜欢。

这类手工布艺产品平日售卖都是靠缘分,有缘人喜欢会一次买很多,还有一些老顾客,她们会不定时过来看一看,看看有没有出新款式,挑上几件带走。


03

人在重庆丨辛苦活儿都老公承包,她只负责卖

踢毽子也是属于很多90后80后童年的回忆,但是现在手机网络的普及,现在的小朋友玩的就是手机游戏,对于这种传统的手工艺的话,估计连听都没听过吧。

他们家的毽子做的非常的漂亮,品类也很多,有鸡毛的,有鸵鸟的,有孔雀的等等,也有大的,有小的。大小不一样,做的时间也不一样,做一个毽子纯手工差不多得花一两个小时,毽子下面那个铜钱部位,都是靠他们一针一线的缝上去的。

问了一下店主,他们一家都是在做这个,把这个当做了自己的事业,平时还会到各个学校会宣传,教学生做这个手工艺,还是希望这种传统的手艺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一代的小朋友知道,这也是一种文化,文化不能消失。在这人人都玩手机玩游戏的年代,为他们这一群还在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坚守的人致敬。


人在重庆丨辛苦活儿都老公承包,她只负责卖


天桥望去行人在人海,每个面孔找另一个人爱。


城市里,有那些最熟悉的陌生人,

穿梭在同一条道路,仰望着同一片星空。

在万千灯火之中,有无数个这样的身影,

组成了别人眼里重庆的诗与远方。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那些在这个城市挥洒的青春,

都值得为其做出应有的记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