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的沟通水平决定家园和谐稳定发展

幼儿的健康成长一定是建立在家园共育的基础上,孩子能够茁壮成长,更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很多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指导不再是唯命是从,他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 并且有着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

家庭和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 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工作中双方交流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反馈教学。

幼儿教师面对的不仅是千差万别的孩子,而且还是千差万别的幼儿家长。 幼儿教师与这么多的幼儿家长相处确实是很重要的事情。 而且幼儿教师比中小学教师与家长的接触频率要高得多,幼儿教师每天至少与幼儿家长见两次面,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之前,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 包括幼儿家庭的经济状况、 家庭成员的政治面貌以及家长的文化、品德修养、对子女的教育要求等。这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观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现在的幼儿教师大多是青年教师,我们在与家长沟通时容易出现以下情形:

1.教师的注意力较多的是关注教学活动的开展与进程,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幼儿日常活动中的行为,加上经验不足,缺乏自信,因而对于与家长沟通采用逃避态度。

2.觉得自己是教育孩子的权威,时而慷慨激昂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而喜欢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家长,不给家长表达的机会,使家长产生抵触的心理,从而使得对教师的不信任。

3.在与新生家长交流时,对家长的情绪和感受不能准确、及时地把握。只顾讲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能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

幼师的沟通水平决定家园和谐稳定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