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清明时节会雨纷纷


为何清明时节会雨纷纷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过后,便是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5个节气。从字面来看,其中4个多少都与降水有些渊源。雨水、谷雨自是不用说了;惊蛰的意思就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声惊醒出来活动,打雷自然也与降水脱不了干系。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更是为清明节气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做了最好的注解。从节气上即可看出,立春之后雨水便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江南地区,常常会出现春雨绵绵的景象。


冷暖空气交汇

那么,连绵的春雨究竟是何原因造成的呢?首先,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往复运动,使得不同时间南北半球的辐射水平不同,形成四季的更替。对于北半球而言,冬季接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因此,堆积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冷空气成了主角,在环流形势的引导下不断向南侵入。夏季,暖湿气流达到顶峰,西南暖湿气流控制我国南方。春季正是冬夏季之间的过渡季节,这时,冷空气势力犹存,不过,暖湿气流也开始逐渐活跃起来。两股势力相当,进入“暮年”的冷空气和“新生”的暖湿气流不断交锋,虽互有进退,但任何一方都无法彻底击退另一方,因此,冷暖空气两股势力长时间交汇于我国江南、华南一带。

由于冷暖空气的气象要素水平不同,比如湿度、温度不同,冷暖空气交汇并非简单地混为一团。暖空气相较冷空气密度小,两者相遇时,暖空气会爬升。同时,冷暖空气自身都有一定的水平速度,所以,这样的爬升会形成一定的角度,向冷空气一侧倾斜。由于暖空气本身携带了大量水汽,当它做上升运动时,温度下降,露点降低,包含的水汽被析出,从而形成降水。


春雨“性格”温婉

如果说夏季的降水属于豪放派,那么,春雨便是婉约派的代表。大多时间,春雨带给人的是一种细雨绵绵、沾衣欲湿的印象。夏季降水更多是由强对流性天气造成:晴朗天气之下,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气团强烈上升、冷却、迅速达到水汽饱和,从而形成降水。这种降水时间短、范围小、强度大、常伴有雷电甚至冰雹,容易出现在夏季午后。春雨更多是由于大范围冷暖空气交汇形成,强度无法与夏季强对流性天气比拟。不过,持续时间较长,常常天空阴云密布,连日下雨,阳光难觅。

当然,春雨并不只会以“温柔”面貌示人,有时也会伴有雷电和较强的降水。但是,春季的雷雨更多出现在半夜到清晨,因此有春雷惊梦之说。这是因为夜晚时分,云顶向太空散热,云层上部的温度下降,特别是半夜到清晨,是一天中温度下降得最低的时候,形成上冷下暖的形式,趋向不稳定,这时云层内出现对流运动,形成打雷闪电。春雷多发生在云层之间,强度也不大,所以很少造成灾害。


提防“心理感冒”

持续阴雨对人体健康也会有所影响。湿度、气压、气温、日照的变化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身体健康,这可不是打把伞就躲得过的。

首先,频繁的冷暖空气交汇活动是连绵阴雨天气的“幕后推手”,因此,在冷暖空气互相角力的过程中,气温、气压也会变得起伏不定,容易引发感冒、心血管病等疾病。此时的气温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虽然数值上不如冬季那么低,但是,由于湿度大,人会感觉非常阴冷。不少人就是由于在初春时节被些许回升的气温所欺骗,冬装脱得太急而患上了感冒。

其次,阴雨天气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关节炎患者了。多数关节炎患者只要遭遇阴雨天气,就会出现疼痛。这与阴雨天气时的气压、气温、湿度的变化有关。在阴雨天气,关节炎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对患病部位的保暖,同时要避免关节的劳累。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呆在干燥、通风的环境内。

最后,阴雨天气还会影响人们的心情,这就是气象情绪效应。天气阴冷、日照少,再加上湿嗒嗒的环境,这些都会给人带来负面情绪。同时,这样的气象要素也会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的不稳定。因此,在长时间的阴雨天气里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制定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多做运动,多与人交流,这都可以避免你患上“心理感冒”。



本文选自《科学画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