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人生的四種境界

現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把人生的境界分為四種: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和後三種的不同之處在於缺乏覺性,是人和動物的共通之處,後三種是具有覺性的真正屬人的境界。

功利境界就是追逐功名利祿的境界。人生有太多欲求,當人把屬人的覺性運用於滿足自然慾望時,除了動物性的慾望,人還比動物更多了一些慾望,因為動物大多以免於飢寒為滿足,而人的欲求是無盡的。根植於“我執”的比較心理使人攀比,把幸福定義為佔有和高高在上。功利性的價值觀會導致三種苦惱:一是求不得,二是在功利的某個高處因為沒有了功利性的追逐從而陷入人生的無聊,三是強取豪奪所帶來的各種不好的行為後果。

道德境界把善作為人生的旨趣,不是因為道德輿論的約束而被迫遵守,而是自覺地把善作為心靈愉悅和人生幸福的基本條件。道德境界的人不會損人利己,而是利己利人,甚至甘心讓渡自己的某些利益給別人。道德境界中的人有三種幸福:一是不太以物質性的不足為苦,而是有了精神的自足,所以常得心安不擾;二是人事順遂,少有違逆;三是有了達到精神的更高層面的條件:具備了相當程度的心靈自由。

天地境界由道德境界而至。善惡以人我分別為前提,善的最初情況是容易產生對惡的憤怒,因為這種憤怒,對惡的撻伐往往容易使善向惡轉變。善的成長階段是對惡者的同情和憐憫,但是尼采曾經批判過同情和憐憫,因為處於同情憐憫的兩端的人是不平等的,尼采說的正是人我分別。善的成熟階段是發現了人我的一體性,這個階段的人看到不好的人和事,會這樣想:出現這樣的情況,暴露出我有什麼侷限和缺失呢?他想的不是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而是希望通過提高自己的修為來改變周圍的人和事,這個道理體現在兩句話當中:見人不賢而內省乎己、內聖外王。處於這個階段的人把自己的起心動念與眾生和世界聯繫了起來,對世界有了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融入了一切生命和世界,並且找到了掣制的樞紐:改變世界是從改變自己開始的。這就不僅越過了怨天尤人和憤世嫉俗,而且越過了同情和憐憫。

佛教《金剛經》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小乘初果須陀洹,即預流果,亦已離此四相。預流果,即是入聖人之流。這種遠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聖人境界,說的正是天地境界。

馮友蘭:人生的四種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