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愚民?這鍋,別甩給孔子|讀《論語》11


主張愚民?這鍋,別甩給孔子|讀《論語》11


不時有人說,孔子這個人啊,是主張愚民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講過: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


其實,這不是今人才有的想法。

例如,1964年,史家范文瀾在其《中國通史簡編》修訂版中寫道,“孔子把民看作愚昧無知的人,可使由(服從)之,不可使知之……”。

再就是,馮友蘭在《論孔丘》說,“孔子認為“民”是“下愚的人”,“他們不可使知,所以只可以讓他們聽從驅使。”然而,這兩位所說,恐怕未必是所想。例如,馮友蘭後來如此自省,“我在當時的思想,真是毫無實事求是之意,而有譁眾取寵之心,不是立其誠而是立其偽。”


主張愚民?這鍋,別甩給孔子|讀《論語》11


主張愚民?這鍋,別甩給孔子|讀《論語》11


當然,視孔子為聖人的人說,這種說法是斷句不對。例如,清人宦懋庸是這樣斷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其可者使其自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知之。”

再比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什麼意思呢?“老百姓,若可任使,就讓他們聽命;若不可任使,就讓他們明理。”

為什麼要這麼替孔子說好話呢?因為孔子是一個高尚的聖人、一個有教無類的先生,怎麼可能愚民呢?

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記的,與通行本不一樣:“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假如這個版本接近原文,那些花裡胡哨的斷句就屬於畫蛇添足了。

在下以為,這些說法、斷法,要麼是脫離孔老師的時代背景和一以貫之的邏輯,誤解、曲解,要麼就是一門心思的好心幫倒忙。

以《論語》來解《論語》是條可能的路吧。

首先,民,自然是治於人的人,不管他是不是奴隸,應該說,不是奴隸,而是當時的自由民,但絕非治人之“君子”。

其次,“可”是什麼意思呢?它的本義是在神前歌唱。《論語》之中,“可”乃是極高頻詞。譬如,可謂、可行、可復、可宗、可也、可與言、可以為師、可知、可忍、其可、可矣、不可、可妻、可使、可雕、可圬、可得、可及、可求……觀之,並無特別之意。此處解為“能夠”。

第三,“使”,《論語》中有幾種意思:(一)使喚、徵用、驅策、任用、差遣,例如,“使民以時”,徵用民力,不要在農忙時節。再比如,“君使臣以禮”,國君差遣臣子幹活,要符合禮的規定,不能亂來。“上好禮,則民易使也。”(二)使得、讓,例如,“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慄,曰,使民戰慄。”再比如,“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可以讓子路管理賦稅之事。(三)出使,例如,“子華使於齊”,“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由”字,在《論語》全篇出現了35次,主要是指子路,此外主要是途徑、通過、遵照等意思。例如: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意思是,大事小事都要按照先王之道來辦。

再比如,“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要看透一個人,要三看,第一,做事用什麼方法、手段;第二,走大路,還是走邪路;第三,喜歡什麼,一個人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很投入,境界高的,可以獲得“心流”體驗,時間對他而言,都是靜止的。

還有,“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這個澹臺滅明走大路,不走小路。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為仁是通過自己,難道是通過別人嗎?

那麼,此處的“由之”,與楚簡的“道”之是相近、相通的,按照統治者劃定的路走。

由此可見,“民可使由之”的意思是,老百姓啊,可以讓他們守規矩、聽話、順從。

那麼,“不可使知之”是什麼意思呢?

不可,是不應該,還是不能夠?如果是不應該,那是愚民主張無疑;如果是不能夠,是沒辦法或者不容易,那就另當別論了。

孔子作為一個老師,是傳道解惑為主,授業是很少的。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但他真正欣賞、滿意的弟子只有顏回。但是,顏回也未完全通透,只是“三月不違仁”。可見,知(仁行仁)是非常難的。

孔子講因材施教,只要按禮給了他一份“束脩”,就可來聽課(“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但願意教,與願意學,那是兩回事。

況且,“唯上知與下愚不移。”上等智慧的人,不移,是已經明白,不必移;下等智慧的人,不移,是未開竅,不知為何及如何移。“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我想,這是任何一個老師都會有的感受吧。

再來看一個場景。

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這裡的“易使”便是“由之”。

總而言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用大白話講,老百姓,可以讓他們很聽話,但難以讓他們明白仁的大道。

其實,關於仁的學問,“儒學”哪裡是講給老百姓聽的,不是的。


主張愚民?這鍋,別甩給孔子|讀《論語》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