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老人臨終前囑咐“中國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1990年,中國一顆巨星,不幸隕落。

這位隕落的巨星就是就是《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的作者,被譽為現代新儒家的

馮友蘭先生。

我不知道大家瞭解馮友蘭先生嗎?

他出生了,然後他工作了,最後他死了


馮友蘭老人臨終前囑咐“中國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這句話似乎沒有任何意義,但我想表達的是一個人,作為一個整體的人,是不可用幾個簡單的詞彙來描述,更不可下確定的判斷。


“在中國現代思想史和學術史上,還沒有哪部著作能像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這樣久傳不衰,在世界範圍內產生持久而深遠的影響。”這是世人對馮友蘭以及他的作品的評價。


馮友蘭老人臨終前囑咐“中國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這樣一位對中國有巨大貢獻的先生,臨終前其學生問他,還有什麼要囑咐的嗎?老人思考良久只說“中國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這是為什麼?

我們說到《周易》也就是《易經》,大家都停留在占卜,算卦的的層面上,似乎這是一本十分玄學,學會了就能通曉天地的神書。其實不是這樣的。


馮友蘭老人臨終前囑咐“中國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易經》乃群經之首,是中國古代人民思想、智慧的結晶,直指大道之源,自然會有一些難懂。但其蘊含的至理,可為人生之天機,細細感悟,可終生受用不盡。

說白了,這書裡寫的,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老一輩人總結下來的規律。

我們都知道世界是一直在變得,但是規律是不變的。冬去春來,這是開天闢地以來就不變的。


馮友蘭老人臨終前囑咐“中國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對於《易經》的定位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封建迷信,也有人認為這是自然規律。易經八卦,太極圖中寓含有相對論成分對傾慕易經的愛因斯坦來說,或許有所啟示。愛因斯坦文集曾有“令人驚奇的倒是這些發現(在中國的易經)全都做出來了”的感佩之言。

英國易經學家巴克特說:“我們發現傳統的西方,有關於現實的模式在很多方面不符合科學事實,而同時我們的幾位科學巨匠認識到古老的易經令人驚異地接近了真理。

更令人驚奇的是所有地球生命的秘訣和易經十分相似,64個卦象嚴格地對應著遺傳密碼中64個DNA密碼”。

西方科學是實驗的,實證的“分科而學”,但“分科而學”走到頂點之後,當代的科學巨匠們惶惑了,許多問題不是劃分愈精細便愈有成效的,於是“整體性”的科學出現了:如系統論、模糊數學……等應運而生

但是推進這種進步的大科學家們發現,這全不是他們的發明,他們的發明早就存在於中國之易經了。


馮友蘭老人臨終前囑咐“中國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幾千年來,《易經》可以預測人生,並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因為它本身就是開啟生命密碼的鑰匙。

周文王在臨終前,把兒子周武王叫到身邊,留下一段話,後人稱為《保訓》,讓他謹記在心,是《易經》的核心之一。《保訓》書簡出土時,專家們各抒已見,各持已見,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其實《易經》中所講的道理,基本上都是從自然而生,都是一切向自然學習,以自然為師。

楊振寧、李政道從《易經》的陰陽消長的原理中得到啟發,提出了原子能態二組的奇偶性雖是不滅的,但不是不變的,而且存在著盛衰消長的變化,這一重大發現使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馮友蘭老人臨終前囑咐“中國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裡面暗藏著更為高深的智慧。

正所謂,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

而人們常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讀真經一部”,就是說的《易經》。


很多人覺得《易經》這晦澀難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從哪裡下手開始閱讀。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這本《圖解易經》,他使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把難懂的古文用白話告訴你,把深奧的原理一一圖解給你看,從起卦到講解,結合生活中具體的例子,讓你即使讀不懂文言文,也能瞭解易經所說的知識。


馮友蘭老人臨終前囑咐“中國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56元,是消遣娛樂時的一頓飯錢,卻可以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讓你受益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