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別人的”《遺願清單》,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

日版《遺願清單》改編自好萊塢同名電影,導演犬藤一心通過修改作品的設置和開發,巧妙地將一部男性追逐夢想的佳作重構為“日本獨有的故事”。

完成“別人的”《遺願清單》,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

整部影片改動最佳的地方要數遺願清單的“所有權”。原版電影中的遺願清單是主角之一的卡特擬定的,最終富翁愛德華和卡特一起按照這份遺願清單走完生命的最後一段歷程。而日版的遺願清單是兩位身患絕症的主角偶然從一位12歲女孩那裡得到的,最終二人在完成“別人的”遺願清單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最棒的人生。


完成“別人的”《遺願清單》,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

導演為何將“自己的”遺願清單改成“別人的”?

只有“別人的”遺願清單才符合兩位女性主角的人物設定、劇情的合理發展


完成“別人的”《遺願清單》,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

日版《遺願清單》又名發現最棒人生的方法,主角之一的北原幸枝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婦,丈夫從不做家務,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夫妻倆育有一雙兒女,姐姐在外努力打拼事業,很少回家,弟弟是典型的宅男,除了吃飯睡覺全身心都投入到了遊戲當中。於是照顧父子倆的生活起居成為了北原幸枝每天例行的公事。

另一位女主角剛田磨子過著與她截然相反的生活,高級連鎖酒店的負責人,每日穿梭於各種場合,工作幾乎佔據了她全部生活。

完成“別人的”《遺願清單》,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

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因為身患絕症成為了一個病房的病友,北原幸枝的女兒拒絕承擔起照顧父子生活的重任、剛田磨子的丈夫帶著出軌對象前來探病,這些遭遇讓二人生出了同病相憐的感覺,從冷淡的相處轉變成熱絡的交談。

影片圍繞兩個日本典型的女性角色展開,北原幸枝的家庭主婦,凡事以丈夫、兒子為優先級,總是隱忍的生活,久而久之讓她忘記了如何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剛田磨子的職業女性,放棄了生育,搭上自己的身體健康,付出了男性數倍努力才能在職場上和男性搶資源。小時候被父親拋棄的遭遇讓她在感情上缺乏安全感,造成了她長大後通過毫無底線的縱容挽留小丈夫在身邊,以此彌補自己感情上的缺失。

完成“別人的”《遺願清單》,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


“不會表達自己的內心”和“無法面對自己的內心”顯然都不是能瀟灑寫出餘生夢想並實現的人,導演的小改動更貼合日本獨有故事的主要人物設定。


完成“別人的”《遺願清單》,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

創作特色

1、 首尾呼應

影片不僅首尾呼應,前半段和後半段也是相互呼應環環相扣。影片以火箭發射為開頭,以發射成功為結尾。一個男人激動的熱淚盈眶和兩個未知的名字引發我們的強烈好奇想要對這部影片一探究竟,結尾處回到火箭發射成功讓人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完成“別人的”《遺願清單》,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

符號一樣存在的十二歲女孩充當了整部影片當中的“畫外音”,前半段的出現點醒了兩位主角。原來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任憑你是小孩子、富翁、家庭主婦,死神降臨誰也躲不過。後半段的再次出現劇情再度轉折,“不會表達自己的內心”學會了想要和表達,“無法面對自己的內心”敢於面對和捨棄。


完成“別人的”《遺願清單》,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

2、影片當中隨處可見的對比元素

強烈的對比元素貫穿於電影始終,有的是為了凸顯人物性格,而有的是為了展現人物的轉變。

比如北原幸枝站在超市櫃檯前盯著一份半價“可以預防癌症的蔬菜三拼”卻始終下定不了決心購買,回到家中卻對“好吃懶做”的丈夫想要吃“宇都宮的餃子”有求必應。剛田磨子出席剪彩儀式一副女王的模樣,鏡頭一轉緊接著就是她趴在酒店洗手間痛苦的嘔吐。幾個鏡頭的對比使觀眾深刻的感受到北原幸枝的卑微付出和剛田磨子的人前顯貴背後受罪的人物性格。

完成“別人的”《遺願清單》,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

另外影片中有幾個細節也特別耐人尋味,女兒去醫院看望北原幸枝,北原幸枝想要對沒有自理能力的丈夫、兒子隱瞞病情,卻要把自己的身後事以及父子日後的生活託付給女兒。此處女兒的一句靈魂拷問“就因為我是姐姐,就因為我是女孩”可見女性在這個小家庭裡的地位,連母親都重男輕女,讓女兒重蹈自己的覆轍。影片後半段,轉變後的北原幸枝不在“束縛”女兒,她教會丈夫幹家務,讓一直宅在家裡的兒子走入社會,反過頭來保護、照顧姐姐。

完成“別人的”《遺願清單》,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

剛田磨子是一個外強中乾的女人,從她和助理的對話可以發現一方面她把辛苦經營的公司當成自己的孩子,寶物投資信託多次打電話想要接手都因她捨不得而拒絕對方。另一方面又一再縱容小丈夫背後敗壞公司,甚至在小丈夫想要搶奪公司時選擇逃避出走。最終轉變後的剛田磨子還是把公司交給了寶物投資信託並把小丈夫送上了法庭。以上幾處情節的對比使觀眾看到了主要人物在完成遺願清單的旅程中的轉變。


完成“別人的”《遺願清單》,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

影片深意:日本女性意識的覺醒,沒有遺憾的人生才是最棒的人生

日本受歷史、文化等社會因素的影響,男權主義社會下,日本女性受到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性別”分工及“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影響。職場上男性和女性的待遇差別很大,有些公司的晉升職位也僅為男性提供。家庭裡只有極少數男性願意承擔家務工作,即便女性不是全職家庭主婦,也要工作、育兒兩不誤。

完成“別人的”《遺願清單》,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

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不僅體現在男性認知裡,女性認知亦如此。影片當中剛田磨子就指出自己作為“企業家”為國家貢獻了稅收,人生很精彩與北原幸枝這種“毫無貢獻”沒有生活意義的家庭主婦是不一樣的。

影片借兩位截然不同的女性表達了被束縛的日本女性的感受,所謂尋找最棒的人生指的不是方法論而是一種指導思想,沒有遺憾的人生才是最棒的人生。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擺脫束縛的枷鎖人生才沒有遺憾。

完成“別人的”《遺願清單》,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


完成“別人的”《遺願清單》,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

結語:

一部好萊塢電影漂洋過海來到日本,融入了大量當地元素和風土人情,延續了日本一如既往的細膩的敘事風格。導演將一部男性視角電影改編成一部為女性發聲的女性視角電影,非但沒有水土不服,還感動了許多觀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