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外殼裡的“錢欲”創業路究竟能走多遠?

“創業”成了今天中國最流行的名詞,而且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歡迎和膜拜。"創業"的初心都在那裡呢?講的最多的應該是為了賺更多的錢,為了更好的生活。有多少是跟金錢無關,只是為別人和社會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呢?

創業初期組團隊,搞策劃,有錢花積蓄,沒錢的找投資,花光積蓄還是要找投資,創業的路上一路奔馳,一路鬥爭。鬥爭有來自外部的競爭,有來自金錢的壓力,有來自自身的思想。有幾個創業者是為他的產品和服務不能為更多的人提供有價值的服務煩惱呢?

“理想”外殼裡的“錢欲”創業路究竟能走多遠?

火極一時的共享單車曾被譽為“新四大發明”,說給地球人類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可是短短近幾年後的今天,共享單車還在神奇嗎? 當年共享單車一經推出,各類“風頭”爭相進入,免費騎行,補貼騎行,包月騎行,包年騎行,到今天漲價騎行,會員騎行,沒人騎行,獨留單車在寒風中站立或者躺地。留下的是消費者押金不能退還,供貨商的貨款不能支付對付公堂,更是在很多城市留下了成千上萬共享單車的殘骸,繼續汙染著環境。

“理想”外殼裡的“錢欲”創業路究竟能走多遠?

“理想”外殼裡的“錢欲”創業路究竟能走多遠?

看了《燃點》,創業需要理想,需要激情,需要資金,其實更需要為理想有所堅持。裡面的創業人談受益,談市場份額,談投資回報,談五年一千億,沒看到他們談如何讓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更神奇,更獨一無二。羅永浩當年創立“錘子手機”那份艱辛,一定是為了理想,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手機業務在大環境下不得已轉賣他人,但他不是一個失敗者,因為他為理想而不是為錢。 而今天他研發電子煙產品,卻與理想沒任何關係,就是為了賺錢。當然電子煙產品剛出來就被國家禁止了,這才是真失敗。

“理想”外殼裡的“錢欲”創業路究竟能走多遠?

“理想”外殼裡的“錢欲”創業路究竟能走多遠?

今天國人引以為驕傲的華為品牌,任正非先生在創立的時候一定沒想要賺千億美元,要成為中國首富,世界富豪的吧!幾十年專注自己的產品,做好自己的品牌,創造真正有價值的產品,擁有自己獨有的技術才是華為走向今天成功的秘訣吧。

“理想”外殼裡的“錢欲”創業路究竟能走多遠?

“理想”外殼裡的“錢欲”創業路究竟能走多遠?

“理想”外殼裡的“錢欲”創業路是走不長遠的!迴歸創業真實初心,創造有真正價值的產品和服務才是中國真正創業者長久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