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兒童劇也可以玩得這麼高級-小不點大視界《魔法師的白手套》觀劇記

週一例牌來彙報一下週末的溜娃活動,繼上週五參加完小不點大視界在佛山的分享會後(分享會小記:這是我能想到的國內水準質量最高的親子微劇場-小不點大視界落戶佛山,《白手套》週末驚喜開演!),我們買了週日上午場的票,從廣州驅車前往佛山追劇。(週六去看了番禺新開的諾德安達雙語學校,下期會寫一篇探校心得)

第一個突發狀況就是週日早上一起來娃就發高燒了,一量34度8。老母親雖身經百戰但想著要外出還是有點擔心,然而看娃精神狀態尚可,除了有點唧歪沒其他症狀,於是問她是想在家休息還是出去看劇。

小小孩執著地跟我說“要看劇”(這個“看劇”也是她在一歲半左右繼簡單的生活用詞後get的一個高頻詞彙,明白看劇就是出去玩、看有意思的、不一樣的東西

好了,也算徵求過人家意見了,換了新買的衣服塞車裡出發。小娃還是例牌地一路哇哇大叫,拿出紙筆亂畫了幾分鐘又不行了,廣東人讓我投餵零食以免影響他開車,結果開一半“哇”地又吐了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而外出包裡只有一條夏天的裙子,只好勉強穿上披個毛衣。(再次提醒大家帶娃出行時要帶好小孩和大人的備用衣物

初訪佛山大劇院小劇場

第一次來佛山大劇院看劇,小劇場的入口就在大劇院裡面。劇院新落成不久,整潔明亮,人也不多。在場的工作人員專業地維持秩序做引領,每個取了票的觀眾還會發一張小不點的貼紙,搞得很有儀式感和歸屬感,好像要進遊樂園一樣。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候場區已有很多小朋友和家長在外等候,讓我驚喜的是等待中的小朋友領了紙筆,有說有笑地在桌上寫寫畫畫,這是在以往其他兒童劇候場時都未曾見過的。更難得的是大劇院的工作人員也非常有愛溫柔地和孩子們交談互動,看到我的孩子來了,也趕緊幫忙拉出座位發畫具。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一瞬間讓我覺得來的不是劇院,是個兒童託管班。這麼細緻人性化的服務令人耳目一新。為佛山大劇院點個贊!

快開演時大家有序依次排隊入場,一進小劇場我就覺得很震撼,廣州其他小劇場暫時還沒去過,但這裡劇場的舞臺、燈光和背景音樂讓我好像穿越回以前在英國學校的劇場。座椅嶄新舒適,梯度設計得也較合理。即使坐在山頂位也完全不會影響觀感。我家娃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座位,很是得意。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魔法師的白手套》

這出英文名稱為《Time for Fun》的劇來自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戲劇學院,也是中央戲劇學院的引導學院。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小知識:聖彼得堡國立戲劇學院與國立列賓美術學院,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並稱為俄羅斯國寶級,歐洲殿堂級藝術學院。聖戲是歐洲最古老的戲劇學院,也是世界四大戲劇學院之一,是世界戲劇教育聯盟的成員之一,也是世界上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為教學理念的最知名的戲劇院校。(那本經常被cue到的《演員的自我
修養》就是斯坦尼的)

真的很好奇如此學院派科班出身,顏值超高的俄羅斯小鮮肉小仙女們不去拍網劇接廣告,居然滿世界“走穴”,跑來中國給孩子們演兒童劇。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演員在後臺候場準備

這部劇在分類上算是形體劇,9名年輕演員們不借用任何道具裝置,僅憑一雙手就能千變萬化出各種形象,惟妙惟肖。雖無什麼劇情可言,僅用一段段形體表演進行模仿和再現。時而詼諧、時而神秘、時而優美、時而暖心。

再加上節奏感強烈的俄羅斯風情音樂和舞蹈,讓人彷彿回到那個傳唱《喀秋莎》的紅色年代。俄羅斯文學中的基調大多陰鬱沉重,但音樂卻能如此明快昂揚,也是有趣的反差。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如果硬要強行分析(好怕自己成為劇評界的郭敬明,請大家監督),該劇呈現一種三段式的節奏,除了風格和配樂首尾呼應的兩段表演,最精華的是中間的黑光劇。這種形式在之前的《真假孫悟空》中也有看過,但是和那場劇用來營造烘托氣氛當配角的功用不同,這場黑光劇的意義完全讓我打破對形體劇的定義和想象。

《白手套》的特別之處也在於大段音樂畫龍點睛般的運用,用肢體動作配合著不同音樂流派和風格對歌曲和樂曲的內容進行藝術再現。爵士、古典、中國民樂、甚至80後的回憶殺電子遊戲的配樂,每一種舞蹈動作和音樂情緒都被這些演員們用他們自身獨特的方式呈現表演出來

看到中間幾段幻化出的五線譜和高音譜號,在黑暗中發出迷離的藍色光芒,突然間覺得不同類型藝術的邊界被刺破了一點。

如果讓我形容,這部劇就是音樂,這種非常抽象、難以定義和複述但又有極大感染力的藝術形式,在劇場中的具象化和圖景化

我彷彿第一次看到了“音樂”的照片。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對成人來說,這場劇不但挑戰我們的想象力,也挑戰著我們的音樂文化素養,否則就聽不懂、道不明其中如《天鵝湖》《花之圓舞曲》等古典音樂的妙處,無法產生共鳴。

還好寶寶尚小,還不會問我“媽媽這個曲子好美是什麼啊?”頓覺回來要惡補一下古典音樂常識,自己先了解一下拉赫瑪尼諾夫、穆索爾斯基、肖斯塔科維奇、格里格,不然面對這麼美好的情境無法第一時間為孩子命名、產生互動,實屬遺憾。

雖然之前在群裡被劇透,但當爵士大師Louis Armstrong的《What a Beautiful World》出來時,但還是一瞬間激動地快哭了。尤其是配著白手套演繹出來的孩子視角中的藍天白雲,一切都是那麼簡單。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我家娃年紀雖小但也看了兩三部劇,今天的反應卻前所未有,對比以往哈哈大笑的亢奮狀態,今天極其地安靜入迷,在中段的黑光戲部分,這個平時需要哄睡一小時的娃居然沉沉地睡著了,睡著了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也不知她是發燒犯困,還是古典音樂像極了嬰兒的安眠曲,總之我是第一次發現看劇還有哄睡的功能。身邊的廣東人抱著我胳膊說“好浪漫啊,這部劇其實也適合情侶看”,讓我蜜汁尷尬。

馬超觀感

如大家所說,看劇照劇評都不如親身感受的十分之一。在此我也不想過多描述,生怕破壞了未來人的驚喜,把本應由大家自己去發現的美好解剖得支離破碎。

但不得不說這部兒童劇跟以往看過的有很大不同,彷彿當代藝術和現代舞一樣,可以是非常主觀的。觀眾享有最終闡釋的權利、從而判定它在其心中的價值和地位。劇目也沒有特別強的教化作用(環保勉強算一個),整體傳達出的情緒是輕鬆、好玩,真誠和愛。

為了迎合佛山的觀眾,該劇在本土化方面也做了很大功夫,包括佛山地標以及歷史人物的模仿,演員用中文來致謝問候,都讓觀眾們充滿興致和連接感。

演出結束後臺下觀眾被邀請一起用雙手模仿劇中動作,大家共同合作再演一個小片段。在場的孩子們無不雀躍歡呼,我身邊的廣東人也發出了“啊啊”的海鷗叫聲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所以親子劇場就是要大人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沒心沒肺地玩起來啊,尤其是爸爸們,更要放下架子一起互動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這部劇到底“抵不抵”?

看完劇很多人和我一樣充滿驚喜和感動,也有一些感覺一小時的演出太短,相對於票價來說覺得有點“貴。”

和廣東人討論,他也有同感,覺得和以往的兒童劇相比沒有什麼故事情節,沒有華麗大氣的舞美,眩目奢華的服化道,讓人莫名覺得“錢不知道花在哪兒了。”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首先,目前市面上給6歲以下孩子看的兒童劇時長都在一小時上下,這是充分考慮了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注意力時長。除非孩子的接受度特別高,否則馬超個人建議至少五六歲以後再嘗試更長的兒童劇音樂劇,如1個半小時左右的《Matilda》、《音樂之聲》等。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其次談到“性價比”,個人不建議拿單純的金錢價值來衡量這種精神類消費體驗,因為藝術本身就是有點“奢侈”的事情,這其中的啟發和收穫可能是無價的。如果實在價格敏感,也可以考慮像我一樣坐山頂座,比其他大型劇院的同類座位體驗好很多。

最後讓我想起小不點媽媽說的,很多傳統的中國兒童劇都做得太滿太圓了,一定非要講個故事、說個道理,否則就是“沒有意義”的把所有的空間角落都逼迫得滿滿當當,不給想象力和創造力留白

可見我們這種從小聽故事寓言,被教化長大、思維都灌模框死了的孩子,如同王小波說李銀河,什麼都要“思辨一些,分析一些,總結一些”。突然看到一部沒什麼故事情節的劇就看不懂了,這種反應也實屬正常。

所以感覺才更有必要讓孩子從小多接觸這樣的劇,明白不一定非是要“講道理”的劇才是好劇,這世上本就應該允許有更多的可能性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演出結束後為觀眾簽名及可以拿回家的戲劇包

和給孩子讀繪本一樣,我曾直覺認為給孩子的啟蒙無需承擔太多的社會教育意義。後來看到日本松居直《幸福的種子》裡的一句話得到印證:我們可以嘗試從孩子角度出發,來看待和理解這個世界,不要生搬硬套或強行拔高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小不點配套的戲劇盒子中好玩的創作手冊

過份功利化的閱讀,就像我現在敬而遠之的雞血洗腦的成功學書目。我們完全選擇可以給孩子擯棄或者暫時迴避這種費力的生活方式,鬆弛下來。

閱讀、戲劇、音樂完全可以是如此簡單的、美的、FUN的。大人孩子的都如此。

就像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情書中說,“做夢都不會想到把信寫到了五線譜上。”

這部《魔法師的白手套》也讓我做夢都不會想到,兒童劇會演到五線譜上。

最後借用王小波的一句話,跟我們的孩子、家人說一聲:

但願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最後附上我個人能找到的劇目中出現的部分曲目(如有差錯敬請大家補充指正)雖然劇看完了,還可以回家和孩子再重溫這些音樂,每一首樂曲後都有一個故事。

(羅大佑這個因為涉及到版權問題只能放這首)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小不點,我們明年見!

P.S.文中圖片除本人實拍外,劇照圖片來自小不點大視界,其版權內容歸合作方所有。(今天二條有另外一場佛山本週末上演的劇目信息,可以看看)

END

作者簡介:馬背上的民族,研究型新手媽媽,旅英工作生活十餘年,畢業於英國華威大學商學院Marketing&Strategy碩士專業。曾擔任英國大學國際招生官,常年往返於中英兩地。

後回國創業從事國際教育諮詢工作。現定居廣州,全職帶娃兼職寫稿,致力於親子陪伴、繪本閱讀、英語啟蒙、兒童劇。日常分享育兒話題、教育觀點和書籍影視戲劇等文藝評論。

《少年商學院》國際教育專欄作者。頭條號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5次青雲獎獲得者。廣州天愛兒科家委會成員,公益組織“女童保護”志願者。合作推廣請添加微信:mayauk

没想到儿童剧也可以玩得这么高级-小不点大视界《魔法师的白手套》观剧记

馬背上的女超人

一個學商科的文藝女中年

一個有點勵志的家庭婦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