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放棄不需要勇氣,大部分也在這麼做——放棄夢想和放棄自我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這句話源於羅曼·羅蘭的書«米開朗琪羅»,想要解讀羅曼·羅蘭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私以為可以引用他另一本書中的一段話。

“你得對著這新來的日子抱著虔敬的心。別想什麼一年十年以後的事。你得想到今天。把你的理論統統丟開。所有的理論,哪怕是關於道德的,都是不好的,愚蠢的,對人有害的。別用暴力去擠逼人生。先過了今天再說。對每一天都得抱著虔誠的態度。得愛它,尊敬它,尤其不能汙辱它,妨害它的發榮滋長。便是象今天這樣灰暗愁悶的日子,你也得愛。你不用焦心。你先看著。現在是冬天,一切都睡著。將來大地會醒過來的。你只要跟大地一樣,象它那樣的有耐性就是了。你得虔誠,你得等待。如果你是好的,一切都會順當的。如果你不行,如果你是弱者,如果你不成功,你還是應當快樂。因為那表示你不能再進一步。幹麼你要抱更多的希望呢?幹麼為了你做不到的事悲傷呢?一個人應當做他能做的事。⋯⋯竭盡所能。”

                  ——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真正的英雄是明白世界的殘酷,也遭受了社會帶給他的苦難,他依然能用心的說“我熱愛這個世界,我願竭盡所能去為我的世界而好好戰鬥”。

永遠不要去揣測這個社會,也許一試探,這世界就是shit,但只要你心裡仍相信它,生活總是陽光照亮陰暗處。

生活所讓人熱愛之處,在於那些或喜或悲、豐富多彩的經歷。而這些經歷促使了我們成長,經過沉澱反過來又能激起更多的生活熱情,進而促使我們去體驗更廣闊的生活,從而構成一個良性循環。反之,如若缺乏內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機械生活,如同一團死水,激不起一絲漣漪。是沒有任何激情可言的,又會進一步阻礙我們拓展人生體驗,從而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心理學:放棄不需要勇氣,大部分也在這麼做——放棄夢想和放棄自我

所以,究其根本是如何讓生活呈良性循環,而去避免惡性循環。

1.如果短時間無法改變現狀,就請嘗試苦中作樂。拋棄自己的主觀偏見,客觀看待面臨的問題或現狀,有規劃有目標的去把困難逐步擊破。

2.找到適合自己的解壓方式。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有負面情緒要找尋適合自己的解壓方式。比如我不順心了就會去健身房運動到流一身汗,休息過來就會神清氣爽感覺充滿能量。或者是打開遊戲廝殺一番。偶爾也會窩在沙發補一下想看的電影。

3. 為未來留點期待。絕大多數的工作都是很無聊的,每天都是渾渾噩噩如同行屍走肉,所以給未來留點期待就至關重要了。我會在每個週末想著給家裡改善次伙食,在生日紀念日上費些心思,讓生活多了一些儀式感,在平淡無味中灑下了調味劑。如果自己居住也請給自己一些期待,比如週末和摯友小聚,或者下班健健身打打遊戲,為自己做兩道拿手好菜來犒勞自己。生活的美好源於細節的點滴。

4.睡覺前自我反思安慰。這是我調節自我的一個方式,我每天睡覺前都會想“我今天做了什麼?有什麼成果?”然後想出2個答案並記在手機備忘錄上。哪天懷疑自我能力的時候,我就會拿出手機,看看備忘錄的答案,會發現自己原來每天都在成長,這樣就能脫離負能量。 不用刻意去做什麼“大事”,每天多看了幾頁書,看了幾篇有營養的文章,弄懂了一筆業務,健身運動了,跟人交流有沒有說錯話或者怎樣表述更好。在這一天中做的一件件小事中都是能有所提升有所感悟的。

5.如果困擾的源泉在於對自己的迷茫,對生活,對未來沒有目標沒有方向的話,我的建議是楊絳先生的一句話。“年輕人你的問題就是想的太多而書讀得太少

生活並不美好,能明白世界的規則,坦然面對生活的不公,便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不喪失生活的信心和熱情,繼續努力認真地去尊重生活,就是真正的英雄主義。也真正成為了自己的英雄。

心理學:放棄不需要勇氣,大部分也在這麼做——放棄夢想和放棄自我

一位靠攝影去邊境討生活的朋友提供的洱海,40多小時火車,2000餘公里,苦中作樂苦也是甜的

風花雪月常在,而閒情逸致難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