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正史第一名将高顺的愚忠:对吕布至死不渝,曹操只能赐死成全

日本“武士道”精神,可以自己的主人毫无保留的牺牲自己,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忠义”二字就是他们的命。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武士。

一、白门楼上的众生相

白门楼上戏台已搭好,一众人马正唱着大戏。

吕布眉飞色舞的在曹操面前许诺:自己也是不介意当“四姓家奴”(丁原、董卓、加上本姓吕、曹操)的,条件是希望可以苟活一条性命。

三国正史第一名将高顺的愚忠:对吕布至死不渝,曹操只能赐死成全

何润东饰演的吕布

曹操看向刘备,刘备很扎心的补了一刀:想当吕布的义父,命可要足够硬!而曹操的老相识陈宫,不冷不热的和他叙完旧后,毫不犹豫的慷慨赴死,却保全了家中妻儿老小的一世平安。

张辽在喷完没在濮阳城烧死曹操后,还打算再骂骂咧咧几个小时。马上关羽就上前求情,张文远万万不能杀,弄了个“乞哀吕布无人救,骂贼张辽反得生”的尴尬场面。

就在台上各个角色,为了活命和各自的如意盘算,在那卖力表演时,焦点转移到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人——高顺。操问曰“汝有何言”?顺不答,操怒,命斩之。

三国正史第一名将高顺的愚忠:对吕布至死不渝,曹操只能赐死成全

三国正史第一名将

白门楼上的无言高顺,既不苟求活命,也不哈哈大笑,死就死,更没有素质低下的开口骂人,说些“做鬼也不放过你”的蠢话。

仅仅用沉默表达了对这群演员们最狠的鄙视。

按道理,曹操平日有惜才之名,高顺论武力值应该与张辽是不相上下的。连宋宪、魏续这种经验包曹操都接受了,对待地位更高的高顺,怎么就那么不客气?

二、曹操为何容忍不了武力高强的高顺

曹操不能容下高顺的原因。应该不外乎两个。

其一,高顺是吕布的头号打手,与曹营人马结仇甚深。夏侯惇在攻打高顺军时,甚至一只眼睛还被曹性射瞎了。

三国正史第一名将高顺的愚忠:对吕布至死不渝,曹操只能赐死成全

其二,高顺太“蠢”不识时务。历史上,张辽是在曹操大败吕布之时就很识时务的,带领众将投降了。而耿直的高顺,所率领的特种部队陷阵营,则硬拼到最后的一兵一卒。

他既不像张绣,虽与曹操有血仇,但架不住人多势众,曹操只能咬着牙认了,回头还要找机会才能把张绣搞死了事;也不像张辽这种聪明人,不管先前几个老大什么下场,他张辽都能把部队保存完好,“以兵降”。

所以,大概曹操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既然高顺只身一人,没什么利用价值,又在吕布军中的地位极高,算是个匪首,属于必斩的范畴。还有跟夏侯惇的过节,干脆杀掉了事

三国正史第一名将高顺的愚忠:对吕布至死不渝,曹操只能赐死成全

张辽,字文远

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来看,高顺完全就是个打酱油的,而在真实的历史上,高顺其实是真猛人一个,客观的评价高顺,将他视作三国时期的一流武将应该也不为过。

三、高顺的即战力:三国一流武将

一、高顺的地位

在吕布军中,陈宫和高顺一文一武,可是左膀右臂一般的人物。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只是吕布的八健将,好比成吉思汗的“四骏”(博尔忽、木华黎、博尔术和赤老温)“四狗”(速不台、者勒蔑、哲别、忽必来)。

三国正史第一名将高顺的愚忠:对吕布至死不渝,曹操只能赐死成全

威震逍遥津的张辽名满天下,江东的小朋友们一度听说张辽,就不敢哭了。张辽后来被曹操委以方面之任,袁曹河北争霸时,开发了类似游击的战术,成功牵制了袁绍的战略左翼,立下大功。

在吕布手下时,张辽和臧霸这样两个狠角色,当时也只能混个健将而已,可见高顺利有更过人之处,能耐不在这八健将之下。

二、特种部队头子

高顺之勇猛也确有资格称为名将。《三国志》中是这样描写的:

(高顺)所将700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炼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平淡无奇的一句话却充满了画面感:不仅有700个视死如归的勇士,无数舍死还生的血战外,阵前还站着一位勇烈沉稳的将军。

三国正史第一名将高顺的愚忠:对吕布至死不渝,曹操只能赐死成全

而这支“陷阵之志,有死无生”的特种部队,也确实曾经让曹刘两家吃尽了苦头。建安三年,吕布派高顺攻打小沛的刘备,刘关张三人都在,却完全打不过。

曹操于是派了经验包夏侯惇来救刘备,又被高顺打了个满脸包,还搭了一只眼睛。打到后面,刘备丢了老婆归降了曹操,当了个豫州牧。

当时高顺是不是真的只带了陷阵营,就击败了刘关张和夏侯敦不得而知,不过这4个人可都是东汉末年的枭雄和名将,碰到高顺竟被打成灰头土脸,丢老婆的丢老婆,瞎眼的瞎眼

三国正史第一名将高顺的愚忠:对吕布至死不渝,曹操只能赐死成全

有这种战绩,硬说高顺平庸恐怕也没人信。只是在人中吕布的猛将光环下,高顺的光彩也不得不暗淡了许多,也是在吕布奇葩的战略眼光下,明明可以有所作为的高顺,哪怕再厉害也要打个折扣了。

四、高顺的“异类”:克制清廉的完美将领

在《英雄记》中记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遗”,短短11个字描画出了,在那个道德崩坏的乱世中,一位克制清廉而注重个人修养的将领形象。

同为吕布部将的侯成,有一次丢失了战马,后来找回,众将带了礼品去恭贺他,侯成用自己酿的酒招待众将。宴饮之前,侯成先给吕布送了些酒肉过去。

吕布大怒,因为他曾在军中下过禁酒令,大骂道“我不让你们喝酒,你们偏喝是想借喝酒行造反之事吗”?

三国正史第一名将高顺的愚忠:对吕布至死不渝,曹操只能赐死成全

坑吕布最惨的叛徒——侯成

侯成非常害怕,赶紧回去把酒倒掉,并把众将送的礼物都退了回去。相比之下在骄悍暴虐、杀掠无度的吕布军团中,独善其身的高顺更像是一个异类。

《素书》中说“贬酒阙色,所以无汙;避嫌远疑,所以无误”。这一点,真的只有高顺做到了。

五、高顺的忠义:实实在在的忠诚

高顺死心塌地的跟随吕布,虽然他也知道吕布反复无常,极难成就大事。某次,吕布要亲自出军向沾臧霸索要财物,高顺劝他珍惜名声,不要为这等无谓的行为出兵。实际上是变相的劝诫吕布,不要过于贪图小利。

吕布自然不会听从。关于这个主人的本性,高顺是看的很透彻,高顺经常劝诫吕布说,“凡是破家亡国的君主,并不是手下没有忠臣和能臣,是因为君主不能用人,将军每次的言行举动都不肯深思熟虑,事后推诿于“失误”,将军的这种“失误”是不是太多了”?

三国正史第一名将高顺的愚忠:对吕布至死不渝,曹操只能赐死成全

高盛敢说这样的话,证明他是真心把吕布当成一生之主的。吕布自然也知道高顺是个忠臣,但是出于种种奇葩考虑,不敢重用高顺,所谓“布知其忠,然不能用”。而在郝萌叛变后,吕布更加猜忌高顺,刻意疏远了他。

魏续和吕布有亲戚关系,吕布便将高顺的陷阵营,全部交给小舅子魏续。实际上就是明摆着夺了高顺的兵权,真跟别人打起来时,吕布又不得不让高顺上,只能临时把陷阵营再交给他,而平日里这些部队又必须为魏续统领。

即便如此,高顺仍一心追随吕布,直到为吕布赴死,始终都没有恨意和怨言。

至于曹操为什么非杀掉高顺不可,其实还有最后一种说法。曹操心里其实清楚明白,收买张辽之心,可用知遇之恩;对臧霸只需金银珠宝;面对高顺,却只有“忠义”二字能收买

七、熊猫君小结

或许曹操是更好的主人,混个五子良将也不是不可能的,但这有什么意义呢?

高顺心中捍卫的旗帜——吕布倒下了,他也自然没有存活的意义,此乃最简单而质朴的武者心态。

白门楼这场戏中,没有台词的高顺,始终用“你不配跟老子说话”的气魄慷慨赴义,曹操自然也很上道,他用斩首来成全高顺的忠义美名,曹操与高顺生为对手,却在冥冥中有种相知相识的默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