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被擒,为什么曹操劝降背叛过的陈宫,而斩杀高顺?原因很简单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436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同样被擒,为什么曹操劝降背叛过的陈宫,而斩杀高顺?原因很简单

受《三国演义》影响,在很多人心目中,曹操都是一个奸诈、自私的形象。然而,如果我们细读汉末三国史,就会发现,曹操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也不是一个小心眼的人,例如被他礼之甚厚的关羽,最终选择离开,他说“彼自为其主”,不让部下追杀;擒住背叛过自己的陈宫,他不但不痛恨,还拼尽全力劝降,想再次让陈宫为自己效力,陈宫一心寻死之后,他痛哭一场,并“召养其母终其身,嫁其女。”

同样被擒,为什么曹操劝降背叛过的陈宫,而斩杀高顺?原因很简单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陈宫那不算背叛曹操吧?毕竟他先救了曹操性命,为曹操放弃了自己的官职,发现与曹操理念不合之后,也只是悄然离开,没有伤害曹操。其实,这仅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在真实历史上,陈宫与曹操之间,并没有这样一段公案,他原是曹操的谋士之一,在曹操攻徐州陶谦的时候,为曹操留守兖州,结果却策反了张邈,并迎吕布入兖州,差点让曹操失去立足之地。《三国志·武帝纪》记载:“会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

同样被擒,为什么曹操劝降背叛过的陈宫,而斩杀高顺?原因很简单

一、曹操劝降陈宫,只是为了收买人心

同样被擒,为什么曹操劝降背叛过的陈宫,而斩杀高顺?原因很简单

当时曹操攻下徐州的时候,还没有成为最大的割据势力,他还要发展自己的势力,收拢人心。这个时候,最有效的行为,不是再收服几个降将,而是让人看到他的大度,也就是容人之量。试想,一个差点毁他前途的陈宫,他都痛惜不已,忠于他的人,又会得到什么样的厚待呢?基于这个原因,不管曹操当时对陈宫抱有什么样的心思,他都会有痛哭流涕并劝降的表现。之后厚待陈宫家小,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而高顺显然起不到这样的作用。

二、曹操对陈宫能力的认可,以及过往的感情

同样被擒,为什么曹操劝降背叛过的陈宫,而斩杀高顺?原因很简单

曹操不但是一个政治家,是一个枭雄,他还是一个诗人。而诗人总是重感情的,这一点从宛城之战后,他还能坚持将邹氏带回家,就可以看出。而当初,曹操既然敢把后方托付给陈宫,用吕布妻子的话说,“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从这一点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出曹操对陈宫的感情,还能看出他对陈宫能力的认可。而高顺虽然有战绩,有威名,却不像陈宫那样,与曹操有感情基础。在这一点上,明显是吃亏的。

三、高顺愚忠于吕布,陈宫是反复小人

同样被擒,为什么曹操劝降背叛过的陈宫,而斩杀高顺?原因很简单

另外,曹操还要考虑劝降难度的问题。据记载,高顺死忠于吕布,哪怕吕布“知忠不用”,哪怕吕布平时会剥夺他的兵权,必要时还需要他上战场拼命,他也没有怨言。这种情况下,相信不仅是曹操,换了任何人都没有把握劝降高顺吧?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曹操直接选择了放弃。而陈宫不一样,他在曹操麾下时,献兖州迎吕布,在吕布麾下时,则曾为袁术策反过郝萌,这种情况下,曹操有把握一试。

四、陈宫不会为吕布报仇,高顺却有可能

同样被擒,为什么曹操劝降背叛过的陈宫,而斩杀高顺?原因很简单

除了上述原因,曹操还需要考虑招降之后的问题。由“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可见陈宫在吕布军中,并没有太高的威望。而从陈宫对吕布的失望,也能够推断出,他不会在曹操军中,收拢吕布旧势力,为吕布复仇。可是高顺不一样,他“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在军中的威望,应该极高,再加上他对吕布的死忠。就算他选择投降,曹操大约也不敢用吧?所以,曹操干脆没有花大力气收降高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