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不收降高顺

曹操为何不收降高顺

曹操是个很厉害的人,看人一向很有眼光。不过他也有走眼的时候,比如在白门楼,收了张辽,为何不收高顺?其实看三国,总以为高顺比张辽更有本事。

曹操为何不收降高顺

高顺是吕布手下一等一的名将。带领的部队仅有七百余人,号称千人,铠甲兵器都精练齐整,严守军纪军备严整且作战时相当勇猛,高顺每次率领着部队攻击敌方阵营,而又很快速的攻陷敌方阵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高顺率领之部队有为“陷阵营”之美誉。陷阵营当时很厉害,与曹操的虎豹骑可以媲美,统领这些队伍的人无疑是三国时期的名将。

曹操为何不收降高顺

高顺对吕布忠心耿耿,吕布手下有谋士陈宫、大将高顺张辽。不过这三个人并不是铁板一块,那时候吕布内部不稳。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吕布部将郝萌在袁术的怂恿下发动叛乱,你听这名字好萌。高顺率兵部队攻打吕布治所下邳,城池防守坚固无法攻入,吕布不知道造反的是谁,带领家眷逃往高顺营寨,高顺问道:“将军有所隐不?”吕布回答:“这是河内人的声音。”于是高顺便猜到造反的是郝萌,于是率部到下邳平叛,弓弩齐发射死郝萌部,天亮还营。郝萌的部将曹性反水,与郝萌对战,郝萌刺伤曹性,曹性斩断郝萌一臂,高顺乘势斩下郝萌的首级,用床担着受伤的曹性前往见吕布。吕布问曹性此事起源,曹性回答:“郝萌收到袁术的鼓动而造反。”吕布又问:“同谋的都有谁?”曹性回答说陈宫同谋,当时陈宫坐在吕布旁边,脸发红,旁人都察觉到了。吕布因为陈宫是大将,并不追究。曹性又说:“郝萌造反时曾问我可行吗?我说吕大将军神勇不可对抗,没想到郝萌狂惑不止。吕布对曹性说:“你真是个健儿。”让其好好养伤,等曹性伤愈后,让他统领郝萌的余部。


曹操为何不收降高顺

高顺对吕布忠心耿耿,可吕布对高顺并不是太信任,吕布这个人忠奸不辨,自以为自己勇冠三军,便对高顺不是太放心,因为郝萌的谋反,对高顺变得更加疏远,凭借和魏续有外内之亲,夺取全部高顺所领导的陷阵营士兵给魏续,直到当要战争的时候,因此才令魏续还给高顺统领的陷阵营部队与交还兵符。不过尽管如此,高顺还是对吕布很忠心。作为大将,高顺曾对吕布说:“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也就是说那些国破家亡的,并不是没有忠臣志士,只不过这些忠臣义士他们的观点不被主子所采纳。希望将军你要三思而行。可惜吕布并不放在心上。


曹操为何不收降高顺

作为一等一的大将,高顺参与了吕布很多战斗。而且每次都让对方损兵折将。吕布与袁术勾搭,派高顺、张辽攻打在沛县,击败刘备。曹操派夏侯惇援救刘备,也被高顺统领的陷阵营打败,夏侯惇失去一目,同年九月,高顺等攻破沛城,俘虏了刘备的妻儿,刘备败投曹操。因此高顺在连年的征战中,与刘备曹操手下的大将都有交手,而且从无败绩。

曹操为何不收降高顺

小说中的高顺也很厉害:第11回,“高顺方引军到,杀将入来……吕布自引救军来……背后高顺、魏续、侯成赶来”,在危及时刻,吕布总是首先派高顺到最危及的地方;再看第17回,“高顺引一军进小沛,敌桥蕤;陈宫引一军进沂都,敌陈纪;张辽、臧霸引一军出琅琊,敌雷薄;宋宪、魏续引一军出碣石, 敌陈兰;吕布自引一军出大道,敌张勋”,这里可以看出高顺总是独挡一面,而其他健将都是两将双出。

曹操为何不收降高顺

总之这样一员虎将,在吕布手下比之张辽更胜一筹,可惜在曹操面前只求速死,如果留下此人,恐怕五子良将要增添一人,可惜了对吕布忠心耿耿的高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