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東公基知識點:民族節日

本篇一起來複習一下我國的民族節日。

  考點一:春節,農曆正月初一。主要習俗有貼春聯、祭灶、拜年等。

  考點二:元宵節是農曆正月十五。道教曾把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稱為下元節,合稱“三元”。

  考點三:清明節是春分後的十五日,大概是農曆三月份,公曆4月初。

2020年山東公基知識點:民族節日


  考點四: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據說起源是為紀念屈原。

  考點五: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描寫的便是中秋節景象。重陽節是農曆九月初九。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寫的便是重陽節景象。

2020年山東公基知識點:民族節日


  考點六:壯族大型節日為三月三,因時間為農曆三月三得名,傳說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歌仙劉三姐。

  考點七:回族開齋節、古爾邦節。開齋節是穆斯林在伊斯蘭教教歷九月內齋戒。古爾邦節教民要盛裝打扮,聽阿訇講經。

  考點八:蒙古族最盛大節日是那達慕大會,每年農曆七八月間舉行,除了有摔跤、射箭、騎馬、歌舞等傳統內容外,還增加了馬球、武術、摩托車賽等節目。

  考點九:傣族最著名節日是潑水節,一般舉行3-4天,大家互相潑水,表示祝福。

2020年山東公基知識點:民族節日


  考點十:藏族雪頓節,時間是藏曆的七月初一,在這天人們都著盛裝,看藏戲。

  考法:

  以下詩句“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和“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分別描寫的是什麼節日:

  A.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B.元宵節;清明節;重陽節

  C.春節;清明節;中秋節

  D.元宵節;端午節;重陽節

  選D。“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出自《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描寫元宵之夜的詩句。“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出自《端午日》,是唐代詩人殷堯藩描寫端午節的詩句。“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出自《九日齊山登高》,是唐代詩人杜牧描寫重陽節的詩句。

  做題小技巧:

  做此類題目一定要重點關注選項中提到的關鍵詞,譬如第一句“元夜”、“月”等,元宵節也曾被稱為上元節,跟元夜能夠對應,而元宵節向來傳統項目就是賞月,跟月也能對應上,所以第一句詩描繪的就是元宵節。後兩句的“艾符”、“蒲酒”和“菊花”也分別提示了端午節和重陽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