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像蟑螂一樣活著

《寄生蟲》,獲得非英語類奧斯卡的最佳影片,看完沉重得令人窒息,明明有著人類的生命特徵,可靈魂如同生物般苟延殘喘地活著。貧富懸殊的環境,富人面向陽光而得以滋養,窮人在地下室捲縮苟活。細緻的人物細節,暗喻的拍攝手法,讓人感覺真實得窒息。

窮人的“氣味”,是不能擺脫的一種貧窮廉價的氣息,男主人說:地鐵裡也有這種氣味,女主人說:我沒坐過地鐵。從氣味的不同,暗示階層的分別。

富人的樓梯是向上的,大扇的落地玻璃外面總是充滿陽光,然而,窮人的樓梯總是向下的(地下室),不見天日,半扇對著路面一絲光的窗,卻是酒鬼的撒尿地盤,暗示著兩者居住環境的極端。

從富人坐享在充滿陽光的豪宅,到雨夜窮人連夜跑回家,看到地下室家裡被淹,周圍漂浮著垃圾,馬桶蓋湧出的惡臭,霎時間,明明是人類的慘狀,我卻似乎看到了一個蟑螂窩被毀,蟑螂四處逃竄的慘狀!!何其悲哀,何其慘烈!

想起他們每天在地下室家裡廁所裡蹭別人家的wifi,等待主人家外出後,全家湧出來在主人家豪宅吃喝玩樂,還意猶未盡的說,其實這些我們也可以有,這些在黑暗裡自我欺騙和狂歡,和家裡那些隱藏在黑暗角落的蟑螂,趁夜深人靜出來偷吃食物有何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