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為什麼不服黃忠被封五虎將?

亮傑影視


關羽不服黃忠受封為五虎將這件事要從兩方面來說,一是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描述來分析;二是要從《三國志》的記錄來分析。

關羽反對黃忠擔任後將軍與自己同列之事並不是關羽驕傲自大看不起黃忠,而是因為關羽根本不知道黃忠的功績,所以才會說出“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這種話來。

當然了,還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黃忠受封為後將軍,就意味著荊州派蜀漢軍中有了一支勢力,這對於作為軍中元老派首領而言的關羽而言,無疑是不滿的。諸葛亮擔任劉備軍師以來,在行政上所任用的絕大多數都是荊州士人,已經觸動到了元老派們的利益。現在,在軍中,荊州派也有了以黃忠為代表的一支勢力,荊州派的實力更會大增,這是關羽不想看到的。但他也無法明說,只能以“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這句話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根本《三國演義》的描寫,關羽不服黃忠不合常理

如果要根據《三國演義》的描寫來分析關羽不服黃忠受封五虎將,那關羽的做法不僅不符合情理,甚至有些前後矛盾。以關羽和黃忠在長沙城下大戰,互相敬重愛惜對方,互不下死手的情況來看,此二人之間都有著惺惺惜惺惺,好漢愛好漢的心理。而且,在韓玄被魏延所殺,舉城投降的情況下,黃忠閉門不出,表現出了一位臣子的忠誠,這不僅符合關羽一貫提倡的忠義,也符合漢時士大夫們的價值觀。在這個意義上來說,關羽對黃忠應該是敬重的。

在劉備攻取益州之時,黃忠始終衝殺在前,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在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役中,又是立下大功,陣斬夏侯淵,奪下曹操戰略要點定軍山,是劉備擊敗曹操,奪取漢中的首功。因此,黃忠在在劉備大肆封賞諸將的時候從一位偏裨將校,一躍升為與關羽、張飛同列的“五虎大將”(三國演義語),官封后將軍,賜爵關內侯,可謂是封侯拜將。

可就在此時,一貫欣賞黃忠的關羽卻非常不滿,說出“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這種極度傷感情的話來。前後差異如此明顯,不符合常理。

關於此事,很多人猜測是因為關羽在鎮守荊州後,本來就極度自負之人變得更加驕傲自大,已經失去了本心,所以才會說出“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這種不識大體的話來。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來分析,則更能說明問題

在歷史上,根本就沒有出現過關羽和黃忠在長沙城下大戰之事,長沙太守韓玄是主動投降劉備的,黃忠只是韓玄手下的一名偏裨將校而已。據《三國志》記載,黃忠早年跟隨劉表的侄子劉磐做中郎將,也參與過與孫策爭奪南方的戰役,始終戰績平平。直到劉表病死,劉琮投降了曹操,黃忠才得以代理了一個兵頭將尾的裨將軍。

黃忠事業上的第二春是從投靠劉備開始的。在劉備攻佔益州之役中,黃忠以獨當一面的將軍入川,在當時他在軍內的地位遠超魏延。黃忠也沒有辜負劉備的信任,一路奪關斬將,為劉備攻佔益州立下了大功,自身也靠著戰功受封為雜號將軍,即討虜將軍。而此時,關羽為蕩寇將軍,張飛為徵虜將軍,都屬於雜號將軍,由此可見,黃忠在劉備軍中的地位已經和關羽、張飛是同列了。

既如此,關羽又有什麼資格來質疑劉備任命黃忠為後將軍與自己同列呢?

在《三國志 諸葛亮傳》中給出了答案。據記載:

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當自解之。

由此可見,在任命之前,諸葛亮就曾預見到關羽可能會反對,並表達了擔憂。其原因是關羽遠在荊州,可能不知道黃忠在漢中立下的大功,所以才有可能會反對。

結論

如此說來,關羽反對黃忠擔任後將軍與自己同列之事就真相大白了,並不是關羽驕傲自大看不起黃忠,而是因為關羽根本不知道黃忠的功績,所以才會說出“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這種話來。

當然了,還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黃忠受封為後將軍,就意味著荊州派蜀漢軍中有了一支勢力,這對於作為軍中元老派首領而言的關羽而言,無疑是不滿的。

諸葛亮擔任劉備軍師以來,在行政上所任用的絕大多數都是荊州士人,已經觸動到了元老派們的利益。現在,在軍中,荊州派也有了以黃忠為代表的一支勢力,荊州派的實力更會大增,這是關羽不想看到的。但他也無法明說,只能以“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這句話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萬事之始


曹操免費贈送“漢壽亭侯”爵位,結果讓關羽膨脹了半輩子,誰都瞧不上。一個剛加入團隊的糟老頭子,居然和“漢壽亭侯”一起在前排就坐,從來不拿正眼看人的關二爺當然不爽,曹操安的這個侯爵害死了關羽。

關羽性格本來就孤傲,在他投降曹操時,曹操想留住他,在漢南帝面前給他申請了一個漢壽亭侯的爵位,關羽嘴上沒說,但心裡特別得意,因為這是朝廷給的響噹噹的封號,大哥劉備也沒有這個榮譽,從此更是飄上了天,從來不正眼瞧身邊的文臣武將,“漢壽亭侯”害了他後半輩子。


“漢壽亭侯”助長了關羽“不服人”毛病。孫權繼承了他哥的吳侯,但關羽把他當成狗,孫權想讓兒子娶他姑娘時,關羽霸氣地說:“虎女豈能嫁犬子!”



劉封是劉備的養子,但關羽覺得他不正宗,劉備問關羽劉封和劉禪立誰為太子?關羽不屑地說:“劉封算兒子嗎?”


當年劉備請來諸葛亮時,關羽也不服氣,覺得打仗得靠像他這樣武藝高強的人。但是火燒博望坡一戰,諸葛亮神機妙算,用兵如神,關羽才徹底服氣了。因此想讓關羽服氣,必須有真本事。



其實黃忠本事不錯,62歲了,和年富力強,47歲的關羽打了100多個回合,馬累趴下了,關羽才勝了黃忠。第二天黃忠箭射關羽的帽纓,搶了關羽的彩頭。後來黃忠投降,兩個人沒分出勝負,一直是關羽的心病,從心底裡不服氣。



當劉備入蜀封將時,關羽看到自己是前將軍,黃忠居然是很牛叉的後將軍,壓在心頭的怒氣終於暴發了:

先主為漢中王,遣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三國志·費詩傳》



黃忠排在他後面,為何關羽還要發怒呢,《三國演義》中寫出了關羽的想法:

張飛吾弟也,馬超世代名家;趙雲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他們三位與吾相併,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



關羽性格孤傲,張飛、趙雲是自家兄弟,可以不計較;馬超雖然是新人,但家裡是名門望族,也不埋汰自己的身份。黃忠在劉表手下混了多年,連個主將也沒混上,年紀一大把,進步太慢了。關羽乃朝廷御賜“漢壽亭侯”,是有爵位之人,和這麼一個沒背景、沒職稱、沒貢獻、沒交情的糟老頭子坐一起,掉價!在關羽眼裡,黃忠降低了五虎上將的含金量,因此拒絕接受。


關羽“傲慢”迷了眼,只能看到別人的缺點,卻忽略了自己的弱點。


與黃忠戰長沙時,關羽總覺得自己還有發揮的餘地,拖刀計使出來肯定能斬了黃忠,但他卻忘記了兩人之間年齡相差一輪多,打100回合沒分勝負已經算輸了,他應該佩服黃忠。


關羽只記住了沒有殺馬失前蹄的黃忠,但卻忽略了黃忠同樣沒有射殺自己,兩個人本應該是義氣相投的人,但關羽卻拒絕和黃忠套近乎。



關羽一直以漢朝皇帝給他封的侯位為榮,但那是曹操的面子,屬於走後門得來的,水份很大。如果沒有這個爵位,關羽和黃忠一樣,也只是劉備手下的大將而已。


關羽看到黃忠是個降將就鄙視他,卻忘記了當年自己也投降過曹操。



關羽這個孤傲的性格,讓周圍的人無法與之親近,最終害死了他,在他失利時 ,他附近的蜀將投降的投降,看戲的看戲,拆臺的拆臺,可憐父子二人雙雙殞命。


聾王異史


關羽是劉備手下能力最強的武將,他的能力出眾,英勇善戰,而且熟讀《左傳》,足智多謀。當時,其他的國家評價說,“蜀小國,名將唯羽”。最難得的是,關羽對劉備忠心耿耿,在白馬之戰中,他斬顏良誅文丑,為的是報答曹操的恩義,好迴歸劉備。面對曹操的百般拉攏,他毫不動心,掛印封金後,千里走單騎,回到劉備的手下。

劉備對關羽也是信任有加。他對關羽恩同兄弟,在蜀漢陣營中,關羽的地位不可動搖,一直是武將之首。由於關羽文武全才,所以劉備一直把他當做獨當一面的將領使用。而關羽也沒有辜負劉備的信託,他獨自依然鎮守荊州,在北有曹操,東有孫權的情況下,守住了荊州。在當時,孫權對於鎮守長江上游的關羽如同芒刺在背,生怕他興兵東下,威脅自己,可也無可奈何。

但是,關羽也不是個完美的人。關羽有一個最大的毛病,那就是剛而自矜,史書上說,關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關羽因為這個毛病,得罪了不少手下。他在荊州的時候,和同僚的關係都處得不好。當東吳偷襲荊州的時候,他的手下士仁和糜芳都是劉備的老部下,可是立刻都投降了東吳。

這使得關羽失去了後方的基地,陷入進退失據的境地。正是因為丟失了將士家眷的住所江陵,使得關羽將士離心,紛紛離散。最終,關羽勢窮,被迫走保麥城,在突圍入川的路途中被東吳擒殺。

正是士仁和糜芳投降,獻出了軍事重鎮公安和江陵,才使得關羽落得如此下場。而這兩個人平時就不受關羽看重,並且因為工作失誤被關羽斥責,說要回師後對他們治罪。所以在東吳偷襲的時候,兩人乾脆投降了東吳。而剩下的人也對關羽懷有或多或少的不滿,因此也隨著投靠了東吳。

就如同孟達所說,荊州官吏失節投靠東吳,百無一還。當劉備攻打荊州的時候,還想自己對荊州人士不薄,會有人來投靠他。劉備專門停留軍隊,可是最後只有一個裝死逃回的廖化,再也沒有他人。這時,關羽日常的所作所為的惡果,暴露無遺。

因此,在《三國演義》中專門有一段描寫,是說關羽在接待前來封賞他的費詩時,大發雷霆的情節。在當時,劉備進位漢中王,封賞手下群臣。他在封武將的時候,封關羽、馬超、張飛、黃忠、趙雲為五虎上將,專門封關羽為五虎上將之首,派費詩前往向關羽宣詔。

可是,關羽聽說五虎上將中有黃忠,就十分的不高興。他說,張飛是我的兄弟,馬超是世代名家,趙雲早早就跟隨我的兄長,也跟我兄弟一般,可是黃忠是何等人,憑什麼和我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因此關羽拒不接受劉備的封賞。後來,在費詩的婉言相勸下,關羽才接了將印。

我們看羅貫中的這一段描寫,可以感受到關羽的傲氣。他一直自重身份,對五虎上將中的黃忠感到不滿。因為黃忠加入劉備陣營時間短,在入川后雖然屢立戰功,可是,關羽依然認為從他的身份、資歷、能力和功勞上都不能和自己相提並論。在他的眼裡,黃忠就是個老兵,怎麼能夠成為五虎上將之一呢?

這樣的解釋,在《三國演義》中勉強可以解釋的通,但是,總讓我們感覺有點突兀。因為,我們知道關羽的毛病是“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黃忠出身行伍,在長沙一戰中,關羽和黃忠交手三天,對黃忠的武藝、品行都有所瞭解,有英雄相惜之感。關羽傲士大夫,他的目標應該是馬超,而不應該是黃忠。馬超由於有諸葛亮的勸解告一段落,而關羽對黃忠的氣憤可謂沒有原由。在書中,我們只有以關羽的自傲作為解釋了。

這個情節,並不是羅貫中隨意編寫的。在歷史上,也確有其事。如果我們在歷史中看這件事,就會明白關羽為什麼不接受封賞,對黃忠不滿了。這是因為,五虎上將只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的稱謂,而在現實中,並沒有五虎上將,有的是四位重號將軍和一位雜號將軍。這兩種將軍的地位待遇可謂天壤之隔。

重號將軍分別為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雜號將軍為翊軍將軍趙雲。陳壽雖然把他們五人立在一個傳中,可是,在現實中他們的待遇是不同的。在封賞的時候,諸葛亮就提醒劉備,說我們都知道黃忠的功勞,可是關羽遠在荊州,你封黃忠為後將軍,關羽肯定不會滿意。劉備說,這個事情我來調解。

諸葛亮說這個話,其實是委婉的表達自己對黃忠擔任重號將軍的反對意見。不過,諸葛亮怕自己的分量不夠,專門拉上了關羽。結果,果然在向關羽封賞的時候,關羽十分生氣。他的話也是如此,說自己不與黃忠同伍。

至此,我們就能夠明白關羽在歷史上拒絕封賞的真實原因了。關羽不是對黃忠不滿,而是在為趙雲打抱不平。在關羽的心目中,擔任重號將軍的應該是趙雲才對。諸葛亮的意見和關羽也是相同的。

在劉備的部下中,諸葛亮和趙雲的關係是最好的。他們兩人一直在劉備的左右,交往很深。在劉備奪取荊州江南的四郡後,諸葛亮和趙雲分別掌管四郡,為劉備實力的壯大立下了功勞。從這方面看,趙雲也是劉備陣營中不可多得的文武雙全的將領。在劉備去世後,趙雲和諸葛亮配合,支撐起蜀漢的江山。

而關羽和趙雲也有著共同戰鬥的友誼。在劉備最艱難的時刻,趙雲不離不棄,追隨劉備。在長坂坡,多虧趙雲的奮戰,才救出了後主劉禪,保住了劉備的子嗣。趙雲和關羽都是忠義之人,當然意氣相投。和黃忠這半路加入的人相比,關羽當然希望趙雲能夠擔任重號將軍。並且,在大家的心目中,趙雲的戰功和黃忠不相上下。在《三國志》中對黃忠和趙雲的評價,說“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

因此,在封賞的時候,這全在劉備的一念之間。劉備經過全面的考量,為了激勵後加入的將士,封了黃忠為後將軍。對於諸葛亮和關羽的反對意見,劉備也予以了調解。費詩對關羽所說的一番話,也是劉備讓說給關羽聽的。所以,關羽聽了以後,才接受了封賞。

因此,關羽拒不接受封賞,並不只是對黃忠不滿。他實際上是為趙雲打抱不平,想讓趙雲代替黃忠的職位。後在費詩的解勸下,才平息了怒氣。這也和趙雲的態度有關,正是趙雲高風亮節,顧全大局,才使得結局皆大歡喜。所以,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專門為五人立合傳,承認趙雲的功績和品行,還他一個公道。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