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說日系車皮薄不耐撞了,裡面有它的原因,你想到了嗎?

不要再說日系車皮薄不耐撞了,在中保研六項碰撞測試全優的車型裡面,日系車就佔了接近一半,所以我們的想法是否需要改變一下。在以前,日系車的安全性能,一直是國人討論得比較多的話題,爭論了很多年,但也沒有一個定論。

說到底,其實還是日系和德系的安全理念不同,日系車講究緩衝吸能,德系車講究車身剛性。

不要再說日系車皮薄不耐撞了,裡面有它的原因,你想到了嗎?

▲雷凌中保研碰撞測試

汽車安全對於車輛來說分為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兩大方面

1、主動安全

不要再說日系車皮薄不耐撞了,裡面有它的原因,你想到了嗎?

就是能儘量穩定的操控汽車,無論是在直線上的加速與制動,還是在左右打方向盤都能儘量保持車身平穩,既不偏離預定的行進路線,也不影響司機的視野和舒適性。主動安全包括ABS防抱死制動、防碰撞預警、ESP車身穩定系統、ACC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預警等等,其它的像高位剎車燈、前後霧燈、後窗後視鏡加熱除霧、HUD抬顯、倒車影像、夜視系統等等也屬於主動安全設計。

2、被動安全

不要再說日系車皮薄不耐撞了,裡面有它的原因,你想到了嗎?

是指車輛在發生事故時對車內乘員的保護,而這一保護的概念已經不單單指保護車內成員,如今它已經延伸到保護車內外所有的人甚至物體。被動安全包括安全的車身結構、安全帶、安全氣囊、安全座椅、安全玻璃、發動機下沉技術、行人安全保護、碰撞燃油自切系統等等。

不要再說日系車皮薄不耐撞了,裡面有它的原因,你想到了嗎?

▲飛度IIHS碰撞測試

在發生碰撞事故時,無論車輛前後碰撞成什麼樣,駕駛艙應該是完整的,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保護車內乘客安全。當然,保護駕駛艙車身並非越硬越好,當汽車發生碰撞時,首先需要一部分潰縮車身化解一部分衝擊能量,以減小對內部乘員的傷害。當車身潰縮到一定程度以後,輪到更高強度的車身結構來抵禦餘下的衝擊能量,不然同樣會對車內成員造成傷害。所以,現在的車身結構對鋁合金、高強度鋼、超高強度鋼、熱成型鋼等多種鋼材都是混合使用,真正做到該軟的地方軟,該硬的地方硬。既減輕對行人的傷害,又能吸收部分能量減輕對車內人員的傷害,還能防止駕駛艙變形。

不要再說日系車皮薄不耐撞了,裡面有它的原因,你想到了嗎?

▲碰撞測試後的假人

最後判斷一輛車是否安全的最重要的評定標準,就是看碰撞後車內成員的受傷情況。國內外各種汽車碰撞測試也都是以假人為標準,這些假人身上裝有數量眾多的傳感器,可以很好模擬汽車碰撞後內部人員的受傷情況。所以,咱們不要僅憑事故現場車輛的受損情況,來給一輛車的安全性能下定論。

不要再說日系車皮薄不耐撞了,裡面有它的原因,你想到了嗎?

在美國IIHS2020獲得“TOP SAFETY PICK+(頂級安全+)”的23款車型裡面,日系品牌就佔了15款。至於其它撞擊表現一般的或者較差的,既有德系車,也有日系車。

不要再說日系車皮薄不耐撞了,裡面有它的原因,你想到了嗎?

在以前,日系車皮薄不耐撞這樣一個觀念的流行,主要有兩個原因:

  • 人們習慣用車子的輕重、車門關門的聲響、鋼板的厚度來判斷一輛車安不安全。
  • 日系車車漆普遍很薄,小剮小蹭確實很吃虧,大碰撞車身潰縮變形又比較厲害,給看到的人留下較為不好的印象,然後一傳十十傳百,久而久之就出現這種觀念,但他們往往忽略了當時乘客的安全情況。

結語:雖然人們對日系車的安全性能存在一定誤解,雖然日系車進入中國比德系車晚十多年,但日系車憑藉省油耐造、保值率高、保養便宜等諸多優點,仍舊做到與德系平起平坐的地位。最後,提醒廣大車主朋友們,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很重要,遵守交通法規,對他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