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进行时】疫情“风暴眼”中的摆渡人

1月23日,武汉“封城”,公共交通全部停运。3天后,除经许可的保供运输车、免费交通车、公务用车外,武汉中心城区禁行机动车。

900万人口留守城市,一时面临重重困难:医护人员上下班怎么办?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生活问题怎么解决?居民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治疗怎么办?有居民突发意外又该怎么办……

紧要关头,总部位于武汉的东风汽车公司主动扛起央企社会责任,安排旗下的网约车平台——“东风出行”组建抗疫保运车队,为武汉市社区免费提供出行和上门送菜送药等生活保障服务。

【战“疫”进行时】疫情“风暴眼”中的摆渡人

武汉封城期间,东风公司抗疫保运车队始终奔忙在武汉街头。

“为武汉三镇280个社区服务,相当于整个武汉社区的四分之一,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至少需要1000辆车。”抗疫保运车队调度组成员李鹏介绍,车队组建初期,公司曾担心找不到那么多司机。让他没想到的是,东风畅行党总支一声号召,党员干部立刻带头加入车队,其他职工也踊跃报名,很快就达到了预定目标。

“我这么年轻,身体健康,一定要上一线!”公司号召刚一发出,41岁的张少华和丈夫徐和林立即报名,从老家阳逻赶往武汉市区。考虑到安全问题,公公婆婆百般挽留,夫妻俩只留下一句“照顾好孩子”就出门了。

张少华定点服务的是黄浦社区。1月27日,一对80多岁的老两口要去医院,给老先生做肾透析治疗。上午9点,张少华送老两口到了武汉市第一医院,看老人行动不方便,张少华把老人送到治疗室才离开。下午4点,老人结束治疗后,张少华将其接回家。几天后,她再次将老人送往医院,进行第二次透析治疗……

“说不害怕是假的,毕竟接触的人很多,特别是还要去医院,被感染的风险很大。但是,面对困难,我们必须互相帮助、互相取暖。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迎来胜利。”张少华说。

加入车队以来,张少华一共哭过两次——“一次是大年初一,当我开车驶向街头,看到曾经热闹繁华的街巷变得这样寂静,不知道为什么,眼泪就流了下来。”张少华说,另一次则是前不久,看到女儿发来的微信,让他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当时就放声大哭。

31岁的陈琛,是车队的另一名司机,她的定点服务社区是汉阳江博社区。在做好日常各项任务的同时,社区给陈琛分配了几位重点服务对象,其中既有在武汉市第六医院工作的一位医生,也有几位生活不便的“空巢老人”。

每天清早,为车辆消完毒、给自己穿戴好防护服后,陈琛就准备出发了。她先给老人们打电话,询问老人身体状况。得知他们没有大碍,这才放下心来,前往位于香港路的第六医院,把值完夜班的医生接回小区。自除夕起,这位医生就一直忙碌在一线,开始确实面临出行不便的难题,陈琛的到来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他几次要给陈琛写感谢信,感谢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往返接送,但都被陈琛婉拒了。她总是说:“你们医生在最前线,你们才是最勇敢的人,要向你们学习!”

作为车队调度组成员,李鹏虽然没在一线,但每天要面对的问题也不少——志愿者司机有增有减,要做好协调和分配;如果有司机遇到了房东不让继续住房子之类的问题,也要去帮忙解决……

一份泡面两根香肠,这就是李鹏这段时间的一日三餐。“因为餐饮店没有开门,我已经连着吃了好多天的泡面。”李鹏说,对他而言,等待泡面熟的几分钟是幸福时光,他通常会和6岁的女儿视频一会儿。因为接触的人太多,李鹏不敢回家住。每天在视频里看看女儿,听听她稚嫩的声音,让他重新充满了力量。

“他们守护武汉,我们守护他们!”志愿者在一线拼搏奉献,东风公司党委和纪委全力为他们提供保障。公司党委积极协调,采购了防护服、口罩、手套、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公司纪委同步跟进,细心编制了专项监督工作方案,深入一线开展扎实有效的监督。公司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温树忠反复强调,要坚决做好监督保障,全力确保志愿者司机的安全和健康。

以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实干彰显责任担当。组建抗疫保运车队的同时,东风公司其他战线的抗疫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开展。一车车防疫物资经东风铁路网、运输车发往防疫一线,一辆辆防疫车辆由东风公司紧急生产运至战疫前线,一批批青年党员干部直接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越来越多的东风人走上武汉街头,为群众的所想所盼无畏奔忙,让更多人切实感受到——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战“疫”进行时】疫情“风暴眼”中的摆渡人

“疫情不退,我们不撤!”东风公司抗疫保运车队的党员志愿者面对党旗庄严宣誓。



(本文刊载于2020年第7期《中国纪检监察》,作者:张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