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古印度多分裂,少統一,經常被外族統治的原因

古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但與連綿不斷延續了數千年的中華文明不同,古印度歷史上多分裂,少統一,不是在被外族入侵,就是在被外族統治,本土人民大多數時候都處於被壓迫狀態,不可謂不慘。

個人認為造成這種奇特局面的原因大致有三個。

第一:地理位置導致容易被外族入侵。

淺析古印度多分裂,少統一,經常被外族統治的原因

印度東南,西南都是海洋,相對安全,東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古代幾乎無法翻越,天然屏障。唯一的缺口就在西北部,就這一個缺口卻成了致命的缺點。

中東地區連接歐亞大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類似於中國古代的中原地區,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強大帝國都不惜一切代價爭奪這裡,包括現在的中東,依然是各大國間的博弈之地,而印度西北部正對此地,難免殃及池魚。

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的分支開始出現在印度西北部,隨後發展壯大,逐步向南擴張。

從此拉開了印度悲慘的歷史。羅馬帝國強盛了,東征來打一下印度;波斯帝國崛起了,順便來打一下印度;阿拉伯帝國興起了,無聊也來打一下印度;匈奴人被西漢打跑,西遷路上也來打一下印度;蒙古人西征歐洲,順路也來打一下印度。

中國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由漢人組成的政治集體統治,而印度歷史上多數時間都在被外族統治,這與地理位置有重要關係。

第二:宗教過於發達,忽略了物質基礎的重要性。

早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就誕生了哈拉帕文明,其建築,文化,經濟等在當時都處於世界先進之列,但與其他早期文明不同,哈拉帕文明是一個宗教性質的文明。

其他文明都由私有化產生階層,貴族階層藉助經濟實力,培養軍事力量來鞏固自身地位,統御萬民,但哈拉帕文明卻用宗教、信仰去統治人民。

這在信奉同一宗教的人們之間是有效的,可是面對信仰不同的外族入侵時,卻完全無用武之地。(秀才遇上兵?)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的一支跨越興都庫什山來到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地區,他們在印度創造了吠陀文明,導致古印度本土的早期文明逐漸消亡。

淺析古印度多分裂,少統一,經常被外族統治的原因

新來的統治階層根據印度本土情況,量身打造新政策,大力推廣婆羅門教,藉助新宗教更好的統治人民。

後來時局變遷,釋迦摩尼借鑑了部分婆羅門教教義,結合當時實際情況,創建了佛教,曾經興盛一時。

孔雀王朝滅亡後,佛教在印度迅速衰落,之前一度被壓制的婆羅門教捲土重來,得到復興。

婆羅門教又吸收了佛教的一些教義,並與各個地方人民的信仰和生活習俗結合在一起,創建了延續至今的印度教。

笈多王朝時代,統治者扶持印度教,印度教逐漸發展成一種包羅多種神明,多種哲學思想和多種祭祀禮儀的混合型宗教,幾乎可以滿足所有階層人的精神需求。

不管是婆羅門教,佛教還是現在的印度教,都在教導人民輕今生,重來世。

大多數低層人民相信今生受苦是在為上一世贖罪,今生受苦可以換來下一世的幸福。長此以往,大多數人都變的逆來順受,寧願默默承受苦難,也不會站起來反抗命運的不公。

第三:種姓制的階級固化思想深入民心,根深蒂固。

吠陀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種姓制,最開始只有兩個階層,後來發展成四個,即將人分成高低貴賤不同的四個階層。

第一等:婆羅門,由神職人員和知識分子組成,地位最高。壟斷文化教育和宗教話語權等。

第二等:剎帝利,由軍事領袖以及武士等組成。管理國家機器,軍事維護種姓制度,徵收賦稅等。

第三等:吠舍,主要指平民百姓。政治上無特權,繳納賦稅供養婆羅門和剎帝利。

第四等:首陀羅,即是奴隸。主要是指印度本地的土著居民,幾乎沒有權力。

每個種姓只能從事世襲的職業,互相之間禁止通婚,階級固化現象十分嚴重,直到現在,這個問題依然沒能解決。

中國有句古話叫"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宣揚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但在印度,階級固化思想深入民心,根深蒂固,千百年流傳下來,印度人還沒出生就早已被劃分好了該有的階層,大多數人聽天由命,不敢打破階層的束縛。

大多數印度人都信仰印度教,廣大低種姓人民理所應當的認為高種姓人更高級,自己被高種姓人統治是天經地義的,天生就應該這樣。

淺析古印度多分裂,少統一,經常被外族統治的原因

如果沒有外來力量干擾,這種統治或許會更加穩固,更加高明,但由於地理位置關係,當世界出現動盪時,印度避免不了受到波及,由於他們自身缺乏應對外族入侵的能力,便很容易被外族統治。

而當外族衰落,自己能夠當家做主時,同屬一個階層的貴族又會互相不服,這個時候他們會覺得大家都一樣,憑什麼是你來統治我,而不是我來統治你了。

基本上強大的外族進來了,全國就統一了,當外族滅亡了,他們自己就開始內鬥,國家很快又分裂了,印度自古就是一個神奇的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