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冲突中的老好人策略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

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

二国皆怒而去。

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

魏于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版第 18 页

人与人之间相处,最宝贵的就是不要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墨子说:“谮慝(zèn tè)之言,无入之耳;批扞(gǎn)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

我们在工作、生活与学习中,难免碰到这样的情况:

老张找你,说老王这厮不厚道,你要是当我是哥们儿就帮我一起去弄丫挺的!

老王也会来找你,说老张这家伙太嚣张了,你要是当我好兄弟就和我一起去揍丫挺的!

这个时候,我们很多人往往都会考虑权衡,根据帮谁或不帮谁能给自己带来利益最大化而选择其中的一方,但只要你选择了其中的一方,结果都不是共赢,都不是利益最大化。而你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来显示自己的德行,也是一种失败。

这个时候,你就要学习魏文侯了。

对老张说:“我跟老王,是好朋友,好兄弟,好哥们,好到可以不在乎他是不是隔壁老王,好到可以相濡以沫,你现在让我和你一起去弄他,我怎么做得到。”

同样,对老王说:“我和老张,生死之交,铁杆朋友,我不会和你一起去揍他的。”

表面上看来,你是两边都没有帮,两边都没有讨好,反而还得罪了两边。

实际效果来说,只要有第三人将你对老张说的话告诉老王,老王一定会因为你的兄弟义气而对你死心塌地。同样,有第三人将你对老王说的话告诉老张,老张也会因为你看重朋友情义没有和老王一起揍他而对你心悦诚服。

这样一来,老张老王,但凡有一人听说了你的言行,都会打心眼里对你俯首帖耳。

而你,必然不会闷声做好人,自然会把你的话传出去。

如此,你就成了这一事件中的最大受益人。

这个时候,等老王来请你喝酒,你可以把老张也叫上,再打个圆场,以身作则,劝和一番,就好上加好,和好的二人,只会对你越发佩服得五体投地。

职场冲突中的老好人策略


我们在职场工作中,同事之间难免有明争暗斗,难免会有不同的利益相关方来拉拢你,你不能简单地选择站队,而是要摆出不偏不倚的姿态,让其他利益相关方觉得你这人有水平。毕竟,所谓同事,只是共同做事的关系。

当面临职场冲突的时候,不是谁都可以随随便便就能选择做一个老好人,或者和事佬。只有那种充分衡量到了所有的利益得失,并能够精准把控中庸之道的人,才能选择做一个老好人。

左右逢源不是一个贬义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逢源就是游刃有余。能在职场中面对矛盾与斗争而左右吃香的,都是深刻把握了左右逢源精髓的人。

作为上司,下属之间也会常常起争执,拉偏架往往只会导致矛盾升级,得势的一方,仗着你的关系,会得意忘形,搞不好容易失控,最后还可能殃及你自身。失势的一方,会因为你没有选择站在他的一边而对你心生怨恨,重则明里暗里与你过不去,轻则撂挑子走人。

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职场管理者,对下属之间的矛盾交织,要学会用平衡来制约。形成下属之家的既良性竞争,又相互节制,才能确保工作效率的提升。

作为父母,孩子之间也常常会如此,不管你偏袒任何一方,都不会得到最好的效果,你得让孩子们知道,你的不偏不倚,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中国有句老话,手心手背都是肉,就是这个意思。

上升到国家层面。帮一国,或者不帮一国,都容易导致区域混乱。

如果魏文侯帮了赵国,那么就和韩国结仇了,国仇很难消解。同样,帮了韩国也会与赵国结仇。

朝鲜和南朝鲜,我们对南边说,北边是我们的鲜血同盟,不能太过了。北边知道了,一定会心存感激。我们对北边说,南边是我们的友好国家,不要要冲动了。南边知道了,也会心存善念。

小到个人处理人际交往,家庭处理亲子关系,公司处理员工关系,大到国家的国际外交,都需要考虑到这样的平衡策略,以不动声色之间,化解一场纷争,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职场冲突中的老好人策略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特殊时期,面对不同的情况,以利益最大化为基准,还是要学会站队,学会拉偏架(父母对孩子不在其中)。

魏文侯的不拉偏架,除了考虑到对魏国利益的最大化外,还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的集中体现。

墨子说:“今有五锥,此其铦,铦者必先挫。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

也是孔子所说的“中庸之道”。

不过于锋利,不过与损磨,不走极端,不偏激。

处于中正之位,平衡天下万事。

处于公平之位,以防万事失准。

所谓太盛难守也!


职场冲突中的老好人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