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聪明"成年后不见得有出息,有这3个表现的孩子,家长要注意

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大人造就的,家长的问题若不调整,孩子的问题也调整不了。如果要想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那么最重要的时间段是在6岁之前。”

小时候

经研究表明:人的习惯养成,语言能力,思想,态度,情绪管理,情商高低等都是在0-6岁这个时期形成的,要想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就要在这个时期把基本打好。

就像盖楼房一样,地基牢固楼盖的才坚固,所以这个时间段被称为人生重要的黄金段。

小时候

人有贫富之差,因为贫穷有些父母就会把变富有定为努力的目标,自己达不到,就寄托到孩子身上,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让孩子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奋斗。

小时候

一旦发现孩子让自己失望了,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语言暴力,“你怎么那么没出息”,“你怎么这么笨”,等等。但是家长有没有自己反思一下这种情况谁谁造成的?

小时候

在教育孩子上家长要给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孩子自己订立目标,并为这个目标而奋斗,而不是做一个孩子操控手,这样会导致孩子“没出息”。

小编带大家看一下,这类孩子看上去聪明,其实长大多半没有出息,家长别瞎高兴。

小时候

第一,注意力不集中

因为现在生活丰富多彩,当然诱惑也就多多,孩子难免在学习和兴趣上产生失衡。幼儿时期孩子更多的是喜欢玩,但是家长却希望孩子多学一点本领,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出现抵抗心理。不管家长怎么要求孩子,孩子都是心不在焉。其实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得当,而不是把孩子归结为注意力不集中。

小时候

要想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就要做到分配适度,家长跟孩子一起定好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比如:几点玩游戏,几点吃零食,几点陪孩子阅读。这样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分配适度,就不会产生抵触心理,但是不管做哪些家长的参与也非常的重要。

小时候

第二,喜欢看电视

现在每家都有电视电脑,看电视也是孩子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是一看电视就停不下来。如果家长不顾及看电视的时间,长时间的看电视,会造成孩子身体机能的下降,并听不进父母的意见。

小时候

电视把孩子的注意力都吸走了,自然就也就不爱学习了,沉迷电视故事中会让孩子对其他事情失去兴趣,做什么都没劲。长大后对什么也没有积极,自然也就没出息了。

小时候

家长要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帮助孩子转移对电视的过度沉迷。家长可以多培养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还可以把孩子带到户外,做一些户外运动。让孩子忘记电视。

小时候

第三,自控能力较差

这样的孩子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家长引导去做什么就做什么,家长盯着孩子就很认真的写作业,家长不在就不写,开始被其他的事情吸引走,而忘记写作业的事情。孩子对家长安排做的事情没有认知,一旦是枯燥乏味的,就会导致孩子将精力转移到不费力气的事情上。

小时候

孩子的这种现象应该是很普遍的,这就需要家长来给孩子增加成就感,比如:当孩子完成了一件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但是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家长一定不吝啬夸奖,及时的夸赞孩子,让孩子产生积极的反应。家长多在这方面加强,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了明确的认知,就会自觉凭借自己的意愿去做了。

小时候

其次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培养孩子的一些好习惯和兴趣爱好。比如阅读,2-8的孩子处在阅读敏感期,这个时候是最佳的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时期,而且还可以很好的让孩子远离电视机。

2岁就开始让孩子看绘本,孩子看绘本时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将自己带入到绘本中的角色之中,这也正是孩子为什么看绘本学东西快的原因。

小时候

坏习惯会成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好习惯则会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抓住孩子3-6岁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间段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说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

小时候

李玫瑾教授推荐一套《儿童情商培养绘本》,绘本包含《行为管理和性格培养绘本》(10册)《情绪管理和人格培养》(10册)《安全早知道》(10册)。

小时候

这30册绘本分别从安全、情商、行为三个大方向重要介绍,父母可以给孩子当睡前故事读,通过故事正确的引导孩子,同时也能够学会和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

小时候

绘本中的图画也是非常适合孩子看的,因为孩子对图画还是非常敏感的。好的习惯决定好的未来,这套行为习惯培养绘本应该可以帮到忙。

小时候

3-6岁是孩子形成习惯的关键期,若不注意引导,坏习惯极易养成,坏习惯一但定型可就很难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这些坏习惯,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温和而坚持”的改正过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