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節有何特殊性的存在?

二十四節氣是每個人都知道的,由於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在世界範圍內也有一定的影響力,關於”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二十四節氣歌很多人都背過,但仔細看二十四節氣時會發現有一個節氣極其特殊,它就是清明節氣,因為這一自然節氣被賦予了太多的文化含義。“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現在就通過歷史的角度看看一個簡單的氣候節點何以變成了每個中國人心中的哀悼日。

二十四節氣之清明

一年四季,每個季節共有三個節令和三個中氣,春天所對應的分別是節令立春,中氣小雨,這是二月份,然後節令驚蟄,中氣春分,這是三月份,然後是節令清明,中氣穀雨,這是四月份,也就是說大概每過十五天,地球繞太陽轉十五度,就會迎來一個新的節氣,以表示太陽運行一段時間後出現了新的氣候、物候和時候,以調整農事,下面來看看清明這個節令所對應的農事是什麼。清明前後,太陽運行的位置對北半球來講可以說剛剛好,春陽照臨,春雨飛灑,因此也有了清明前後點瓜種豆的說法,而在這樣氣候之下,樹木的存活率是很高的。另一方面古代統治者喜歡在祖墳上種樹,論語中夏人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慄也佐證了這一點,雖然先秦的統治者不會允許老百姓效仿自己,但春秋戰國的亂世誰還會在乎,至少孔子本人就做了率先垂範的作用,雖然孔子並不一定是在清明這一天種的,但漸漸的人們也會發現清明這個時候墳頭種樹效果還不錯,逐漸也就把本該春光燦爛去開心踏春的清明變成了一個令人傷心欲罷不能的節日了,這可能從一定意義上也反映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差。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節有何特殊性的存在?


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祭奠

現在清明節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這裡刨除二十四節氣的考量,僅從歷史層面來看其與發生在之前的另一個節日脫不開的關係,這就是寒食節,雖然寒食節不是清明節,但後來清明節基本上把所有寒食節要做的事都做了,這就是哀悼與祭奠,而這個祭奠最早指的是死於寒食節的一位義士,他就是介子推。下面直接引用史記原文,介子推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曰:“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上面這段文字的龍指的是晉文公,而蛇指的是曾經割肉喂流亡期間的晉文公的老臣介子推,然而晉文公回國之後,晉初定,欲發兵,恐他亂起,是以賞從亡未至隱者介子推。介子推作為老實人為人低調,最終被政務纏身的晉文公所忽略,在母親讓他去和晉文公說說時,介子推以“言,身之文也;身欲隱,安用文之?文之,是求顯也”來表明自己既然淡泊了名利多說也無用的意思,最終和母親隱居山中,晉文公知道後內心也很愧疚便封山為介山,來讚許介子推的義舉,而關於放的衝動之舉史記中則是隻字未提,而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山最終釀成悲劇的說法則是出自一個多世紀後東漢哲學家桓譚的《新論》中,而後來的史學家多有感於燒山故事的悲壯而採用了後來人的說法,選擇性的忽視了司馬遷的記載,而桓譚的燒山說法多多少少有其存在的依據,也許當時晉文公沒燒山,但山西老百姓為介子推打抱不平,便有了上面那個故事。也或許此事確實存在,只是司馬遷認為這種說法不太符合晉文公沉穩的性格而沒有采用,這裡就不得而知了。但不管如何後來寒食這個上古存在的禁火節不知何時與介子推慘死火中相關聯,後來的史官又記載了此說,漸漸地成為一個史實,寒食禁火等同於晉文公懺悔放火的哀悼,而到了李隆基的孫子唐代宗的大曆年間,實現了寒食通清明的融合,而清明節的哀傷氛圍又加重了。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節有何特殊性的存在?


清明祭祖並無確切來源

那說到底清明祭祖是否有一個確切的來源呢?那還要先講一個故事。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上面這兩句話誰說的,我們都不陌生,他就是劉邦,劉邦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也都比較清楚,有一個故事說的是當上皇帝的劉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自己父母的墳頭看看,但是可惜地是劉邦並沒有找到,最終計從心生,將手中的小紙片撕碎向空中拋去,然後向上蒼禱告說:“爹孃在天有靈,現在風颳得這麼大,我將把這些小紙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風都吹不動,就是爹孃的墳墓。”最終劉邦得償所願,找到了父母的墳頭,並有了清明祭祖的先例,不過這終究只是個故事,劉邦僅僅此他父親晚去世兩年,他的父親去世時,被葬在了陝西的渭南,而非老家山東徐州,所以劉邦衣錦還鄉尋找他父母的墳墓的說法更多地是民間為瓦片壓碎紙找一個說法。總而言之,和其他許多節日的習俗一樣 ,清明祭祖是民間根據自然條件如前面所講的墳頭種樹和寒食節介子推的故事渲染而自發形成祭祖的傳統,而沒必要一定要找個確切的開始。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節有何特殊性的存在?


另外補充一句,說清明節快樂是沒問題的,所謂痛並快樂著,祭祖本身就是讓我們能夠獲得精神上的慰籍和支撐,逝者已去,而來著未來的路還很長,在哀悼過來人的同時也正是鞭策未來人能夠更幸福地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