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常見官職以及職責範圍(西漢)

西漢(公元前202年-8年12月 )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十二帝 ,享國二百一十年,史稱

前漢,與東漢統稱為漢朝。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以""為國號,定都長安(今漢長安城遺址),史稱西漢,公元8年12月,王莽篡漢,西漢滅亡。

西漢的政治制度多沿襲秦朝,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地方實行郡國制

中央官最大的變化是內朝的形成,地方官最顯著的特點是分封的王國與郡縣並存。漢初隨著丞相權力的發展,皇權與相權之間出現矛盾。漢武帝為了加強皇權,一方面削弱丞相權勢,另一方面提高左右親信臣僚的地位。這些人就是將軍、侍中、中常侍、左右曹、諸吏、散騎等,而以地位極高的大司馬大將軍為主。他們日常在皇帝左右,直接替皇帝出謀劃策,逐漸形成了一個宮內決策系統,稱為“內朝”。內朝與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所構成的官僚體系“外朝”相對應。外朝則逐漸演變為執行系統。皇帝依靠內朝制約外朝,內朝則恃皇帝之重凌駕於外朝之上。由於上下文書由尚書掌管,所以武帝死後又以大將軍大司馬領尚書事。自此以後,大將軍大司馬成為掌握實權的內朝領袖,丞相雖然還有一定地位,但實際職權卻削弱了。

太尉---管理軍事(漢武帝時改為大司馬)

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漢哀帝時改為大司徒)

御史大夫----作為副丞相,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並理國家監察事務。(漢成帝時改為大司空,漢哀帝時又改回御史大夫)

奉常---掌管宗廟祭祀,和國家之禮;(漢景帝改為太常)

郎中令---負責皇帝禁衛(漢武帝時改為光祿勳);

衛尉---負責皇宮守衛(漢景帝時改為中大夫令)

太僕---負責皇帝車馬

少府---負責皇帝財政;

廷尉---負責司法斷獄(漢景帝時改為大理)

典客---負責外交和內部少數民族事務(漢景帝時改為大行令,武帝時改為大鴻臚)

治粟內史---負責糧食和財政(漢景帝時改為太農令,武帝時改為大司農)

宗正---負責皇室事務。

太子太傅、少傅---負責輔導太子

內史---管轄國都地區。(景帝時分置左、右內史,與主爵中尉(後改主爵都尉)同治長安城中,武帝時改右內史為京兆尹,左內史為左馮翊〔pingyi平意〕,主爵都尉為右扶風,合稱三輔。三輔還有京都尉、左右都尉,分管三輔治安。

郡守--掌管郡邑(景帝時改為太守)

郡尉---管理武職甲卒(景帝時改為都尉)

郡丞---太守助手。

五官掾(yuan,四聲)----則有太守“股肱[gong工]”之稱。

主簿---管文書。

督郵---主要任務是監察各縣。

  

縣下的基層組織為鄉、亭、裡。鄉置三老、有秩、嗇夫、遊徼。亭置亭長,為治安兼驛傳組織。裡置裡魁。鄉官之設,一直延續到魏晉。

刺史--武帝時設,為了加強對郡(國)縣的監察,又把全國分為13個監察區,叫十三州部。每州部包括若干郡國,設刺史一人。刺史官秩不高,僅為六百石,但巡視郡縣,可代表中央監察太守、王國相和強宗豪右。也不直接處理地方政務。

武官最高層次稱將軍,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將軍、列將軍。列將軍之前的各種將軍均為“重號將軍”,其中最尊者為大將軍和驃騎將軍,可加大司馬。列將軍是指上將軍、遊擊將軍、護軍將軍等數十種不同稱謂的“雜號將軍”。將軍有自己的屬吏和幕府。幕府是將軍的辦公機構,屬吏由將軍自闢。低於將軍的是校尉  

中尉----武帝時改名執金吾。下設中壘等四令、丞。負責保衛京師長安(今西安)。軍士稱北軍。

將作少府---景帝時改名將作大匠。下設丞。屬官有左、右中候,負責建築施工。

水衡都尉---武帝時候始設,掌管上林苑(御苑),兼管皇室財物及鑄錢。

大司馬---西漢時漢武帝廢太尉設大司馬,加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之上

大將軍

:

武將之首,其官職位比三公,。時而在三公之上,時而在三公之下。秩萬石。東漢末年,其位在三公之上,時漢朝天子以曹操為大將軍,另以袁紹為太尉,袁紹以太尉位在大將軍下,故"恥班在太祖下"。屬官有長史、司馬。

驃騎將軍---位在大將軍之下,品秩同大將軍,時而在三公之上,時而在三公之下。將軍中位比三公的共兩級:大將軍、驃騎將軍

車騎將軍---位在驃騎將軍之下,位比上卿。

衛將軍---位在車騎將軍之下,位比上卿。

前後左右四將軍---即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位次列於上卿。職務或典京師兵衛,或屯兵邊境。

中郎將---漢朝武官的級別分:將軍、中郎將、校尉三級。由於將軍並不常置,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者將軍之稱,所以平時一般武官所能獲得的最高官職為中郎將,品秩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衛隊,屬光祿勳管轄,如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漢末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眾多被封為雜號將軍,中郎將反而成為了中下級軍官的職位。

校尉---校尉是比中郎將略低一級的武官官職,品秩為"比二千石"。在漢代設八校尉分掌南北軍。漢末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眾多被封為雜號將軍,校尉反而成為了低級軍官的職位。

八校尉---漢武帝起所置京師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軍隊。分別是長水校尉、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射聲校尉、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東漢時,省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到三國時期,八校尉的職權越來越小,最後淪為低級官員。

四徵將軍(四徵大將軍)---重號將軍名稱,即徵東將軍、徵南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列於上卿,在衛將軍之下。

雜號將軍:漢魏時期,有軍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職的數量增加。故常在"將軍"前冠以某個名號以作為他的官職,這種名號並無一定,名號之間也無上下級關係,因此稱為雜號將軍。以下皆為雜號將軍

伏波將軍---雜號將軍之一。漢武帝始置,原統領水軍。

度遼將軍---雜號將軍之一。漢武帝始置,武帝后取其渡遼水之意,於是拜其為度遼將軍。

遊擊將軍---雜號將軍之一。漢代所置,以負責統領遊擊機動部隊,以相機出戰迎敵。

驍騎將軍---雜號將軍之一。漢代統領騎兵之將領,驍騎意為驍勇精悍之騎兵。漢武帝時以李廣為驍騎將軍,率騎兵出擊匈奴。

·監軍(中監軍)---監督、巡查軍隊之職,有時也以軍師或軍司兼其職。

別部司馬---軍中司馬,大將軍屬官有軍司馬,其中別領營屬者稱為別部司馬。其所率兵士數目各隨時宜,不固定。

裨將軍---

最低一級將軍名號,為軍中副將。

西漢經歷戰事,對內平叛七王之亂,對外多次出擊匈奴,出使西域,官職更新比較頻繁,如有未提及之處,請指出,及時校正,謝謝!


中國古代常見官職以及職責範圍(西漢)

西漢疆域圖

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