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說2020我們要力爭活下來:別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3月31日,華為剛剛公佈了自己在 2019 年全年的業績。報告顯示,華為2019年取得營業收入8588.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公司全年淨利潤62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6%,淨利潤率為7.3%。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發佈會接受傳媒採訪時表示:


我們在 2020 要力爭活下來,力爭明年還能發表年報。


去年最後一天,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新年致辭中提出:


“加快對平庸幹部淘汰,堅決把不思進取、靠混關係、做報告坐上管理崗位、歷史上挖過坑的幹部撤下來。幹部隊伍要保持10%的淘汰率。”


按照這個說法,前段時間刷屏的“華為寧願賠償10個億也要辭退7000名員工”的消息並非空穴來風。


華為說2020我們要力爭活下來:別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如果說華為末尾淘汰普通員工尚可理解,但是如此狠心對幹部“動刀”又是為何?


要知道華為培養一名幹部要花費大量的資源,甚至在18年專門成立總幹部部負責幹部的“選用育留”。


對於外界的這個疑問,其實早年任正非就給過答案:


要想公司活下去,只有讓那些阻礙公司發展的人下去。


華為說2020我們要力爭活下來:別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為什麼中層越來越不受待見了?


這兩年對中高層“動刀子”越來越頻繁,互聯網行業尤甚,不裁一波中高管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大廠。


去年2月,劉強東宣佈,將末位淘汰10%的副總裁級別高管。指責他們“拉幫結派,人浮於事”,話音剛落,京東的CTO張晨、CHO隆雨、CPO藍燁先後離職;


華為說2020我們要力爭活下來:別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緊隨其後騰訊在3月宣佈裁撤10%的中幹,而根據最新媒體報道,留下來的一些中幹聘任期從原來的至少3年降至1年;


這一年百度為加速幹部年輕化,推出了高管退休計劃,總裁張亞勤、HRVP劉輝、百度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等大佬都以不同的方式離職;


還有一條傳的沸沸揚揚的“謠言”:阿里蔣凡要求公司內部P8級別儘快實現全員35週歲。


中層管理幹部被視為公司的中流砥柱,也是很多職場小白的第一個小目標。為什麼現在中層幹部越來越不受待見了?


華為說2020我們要力爭活下來:別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經濟增長放緩和轉型升級的產物。


在經濟高速增長時,很多公司藉著市場紅利走上了巔峰,為了擴張大肆招兵買馬,免不了出現人員冗餘。


很多中層管理者們做些上傳下達的活兒,只要不出錯,日子也能活得很好。


然而當GDP增速放緩,市場開始進入到了“零和博弈”,企業業務增長和盈利變得越來越難。


於是,企業會做兩件事:一是產品創新,加大在技術上投入,他們會把資源向那些技術人才傾斜;


二是為了提升內部效率,把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重構為垂直的平臺型組織,省掉了高層觸達基層的所有環節,傳話筒式的中層不再被需要,甚至阻礙了效率提升。


作為一名中層管理者,不妨問問自己:我為公司創造效益了嗎?幫助公司提升效率了嗎?


華為說2020我們要力爭活下來:別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任正非:不要想著躺在床上數錢


2017年,一則華為開始清退部分34歲以上的老員工的消息引發熱議。

任正非隨後在內網發文:“30多歲年青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


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任總批判的這些“想躺在床上數錢”的員工曾經也是華為推崇的奮鬥者,那10%的幹部更是這些奮鬥者中間的佼佼者。


這些人也曾在駐外過死亡隨時降臨的戰亂國家;

也曾為了打開嚴防死守的歐洲市場磨破了嘴皮子;

也曾在春節的時候,因為客戶需要毅然捨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


華為說2020我們要力爭活下來:別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那現在他們為什麼不願意奮鬥了?


因為他們覺得,沒有我們的辛苦打拼哪會有華為的今天?現在公司發展好了,也該我們這些老人歇一歇了。


這種一勞永逸的想法聽起來沒毛病,打完江山就該坐江山,付出了就該有回報。


任正非卻再次打臉這種想法,他說“我若貪生怕死,何來讓你們去英勇奮鬥。”

在阿富汗戰亂時,任正非去看望過員工;

利比亞開戰前兩天,他在利比亞;

在伊拉克封路開展前一天,他才坐上最後一架飛機離開。


有媒體統計,76歲高齡的任正非在去年說了比過去30年都多的話,承受了比其他企業家多得多的高光、重壓與流言。


老闆還還在一線拼命,你有什麼理由坐江山!


分享《奇葩說》辯手傅首爾說過的一句話:人生就是一場奧運會,我們生下來就長在跑道上,一生都要全力奔跑。


職場就是個江湖,我們就像一個個俠客,一邊想著逃離江湖,一邊卻拼命廝殺。

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仇家會追上來,在你手無寸鐵的時候打得你措手不及。


華為說2020我們要力爭活下來:別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卡倫說了句經典的話:“避免戰爭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強大到令對手絕望”,職場亦是如此。


華為說2020我們要力爭活下來:別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與其抱怨時代殘酷

不如讓你的時間更值錢

最近羅振宇跨年演講再次刷屏,他本人其實就是中年男人成功逆襲的例子,35年那年辭去央視穩定的工作,成為一名自由的職業者。


而踩到知識付費的風口純屬無心插柳,當年羅胖單幹出來講課的價格是2萬—5萬,為了把這個價格提高一點,他嘗試在優酷開設自己的節目,讓自己的知名度更高一些。


羅胖一個讓自己的時間更值錢的初心,把公司做到了估值100億。


華為說2020我們要力爭活下來:別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英國著名博物學家赫胥黎說過一句話:


“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是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越是優秀的人,越意識到如何讓自己的時間價值更大化,提升技能也好、做副業也罷都是如此。


一、多進行底層邏輯的思考


今年甲骨文裁員,很多大廠HR聞風而動甚至在公司門口設點招人,但後續讓人很失望:

通過面試發現,這些技術人才掌握的技術早已落伍。


跟不上時代才是中年人失業的罪魁禍首,一切都在變,但總有不變的東西,那就是底層的本質。


字節跳動張一鳴用短短7年打造了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爆款產品,人說這就是他就是批量生產APP,瞎貓碰到死耗子而已。


實際並非如此,擅長深度思考的張一鳴有自己的底層邏輯:“⼀切能夠讓分發效率變得更⾼的內容縫隙都應該成為今⽇頭條應該覆蓋的領域。”


底層邏輯上對了,怎麼跑都不會跑偏。


這年頭,我見過很多中年人跳槽跳坑了,然後又跳進了一個更大的坑。


原因很簡單,這家公司底層商業邏輯根本站不住腳,只是你沒細想而已。


二、讓你的單位時間更值錢


年輕人靠體力和對外界的敏感度取勝,中年人靠什麼?專業深度和社會網絡。


社會網絡的概念來自於《巴拉巴西成功定律》一書,作者是全球複雜網絡領域奠基人巴拉巴西。


他認為,能力表現驅動成功,但當能力表現無法被衡量時,社會網絡驅動成功,大多數工作只需要在能力表現和社會網絡兩者做出權衡。


當你的專業深度碰到天花板時,不妨在行業社會網絡精進一步。


當別人在泡枸杞、侃大山的時候,你不妨走出去進入一個有價值的社會網絡,如果你能成為這個網絡的核心節點,你的單位時間價值會有大幅提升。


觀察員接觸過不少華為出來的人,轉型都非常成功。他們要麼是收費很高的諮詢顧問,要麼是哪家公司高薪挖過去做高管。


三、讓你的時間得到複用


有人說,打工是把同一份時間全部賣給了老闆,而是現在那些自由職業者們是把同一份時間多次出售,對象可以是多家公司,也可能是素不相識的網友。


這就是為什麼羅振宇可以吸收到這麼多大牛在得到上講課,薛兆豐甚至辭掉北大的工作全職做這個事情,同一份時間被複用了幾萬次。


把一個人的時間多次售賣將會是未來工作的主流模式,不妨思考下這個問題。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不要和年輕人拼體力,拼效率和價值才是聰明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