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的最後一滴咖啡,是中國人的眼淚

據說,瑞幸公司內部有一句話:打敗你的一定是跨界。因為,跨界的最明顯特徵就是,你根本看不到它在哪裡。


現在看來,打敗瑞幸的一定是越界。因為你明明看到法律的邊界在那裡,卻偏偏要跨過去。


雖然大張旗鼓做了幾年廣告,瑞幸從未收穫如此高的曝光率。

4月2日晚,瑞幸承認虛假交易22億元,股價暴跌近 80%,盤中六次熔斷,堪稱大地震。

關於瑞幸的各種信息迅速刷屏,小藍杯終於結結實實地爆火了一把。

瑞幸的最後一滴咖啡,是中國人的眼淚

不過,這並不是如日中天的火,更像是烈焰將熄前的最後一次閃爍。


1


原因大家都看到了,兩個月前,做空機構渾水研究發佈了一份長達89頁的報告,直指瑞幸數據造假。

為此,渾水出動了92名全職員工和1418名兼職員工,耗時長達11260小時,在981個門店日進行監控和記錄門店客流量,覆蓋100%的營業時間。

各種分析,大家也都看的很多了,瑞幸和身後的神州譜系,都被翻了個底兒掉。

在一片口誅筆伐聲中,一種骨骼清奇的聲音格外響亮:“割洋韭菜補貼大家喝便宜咖啡,所以喝咖啡就要喝瑞幸”。

瑞幸的最後一滴咖啡,是中國人的眼淚

這樣的話,如果只是調侃,大可一笑而過。但是,看到那麼多人認真地點贊,又不禁令人感到吃驚:損人利己的事,就那麼心安理得嗎?

直到看到這個腦洞大開的視頻,我彷彿知道了答案——瑞幸咖啡是如何暴打資本主義的?


瑞幸的最後一滴咖啡,是中國人的眼淚

一杯廉價咖啡,既可以喝出優惠券,還可以喝出爆棚的制度優越感,甚至是喝出投向腐朽沒落的資本主義的標槍,那感覺,簡直興奮得不要不要的。

不過,瑞幸咖啡恐怕會令大家失望了。


2


南美的咖啡豆,澳洲的牛奶,瑞幸咖啡骨子裡流淌著進口的血液。就連咖啡機,也來自瑞士的製造商。

你可能想說,洋為中用的低價銷售,不是更顯示出“民族之光”了嗎?

那我告訴你,瑞幸的註冊地在開曼群島。還不夠?幕後大老闆陸正耀是加拿大永久居民。

簡單說,這家公司除了經營地點在國內,跟民族企業沒有半毛錢關係。它何以能扛起“民族之光”這面大旗?

你可能想說,資本主義企業割資本主義韭菜,然後為我們提供優惠,這豈不是更妙?

那你又錯了,正是因為經營地點在國內,瑞幸身上打著濃重的中國烙印——中概股。

瑞幸之所以能創造一個又一個資本神話,關鍵就在於背靠龐大的中國市場,投資人看重的不是瑞幸的身份,而是其未來的前景。

這也是瑞幸造假的關鍵所在,它需要數據上的繁榮取悅投資人,繼續將神話講下去,將雪球滾下去。

曾幾何時,瑞幸神話被視為行業標杆,激勵著無數人欣欣然而嚮往之。

雖然新商業模式的成敗仍未有定論,拜瑞幸所賜,這扇大門正在緩緩地關閉。


3


經此一役,不僅瑞幸將面臨美國法律的嚴厲制裁,所有中概股都必然受到連帶影響,數據造假將作為一個恥辱的標籤,打在所有中國企業的身上。

換句話說,瑞幸其實是在用中國企業的整體信用背書,換回了幾張廉價的折扣券。

瑞幸的最後一滴咖啡,是中國人的眼淚

鐮刀所向,率先收割的是中國企業的整體信譽,這把韭菜算誰的?

其實,儘管瑞幸是在美國上市,但並不意味著購買瑞幸股票的一定是美國人。

因為瑞幸的經營地在國內,國內消費者對其經營規模和經驗狀況有更直接的瞭解,這也往往會成為影響他們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

瑞幸急速擴張的背後,你以為那些遍地開花的門店,都是開給美國韭菜看的嗎?

購買中概股的國內投資人,才是損失最為慘重的韭菜啊。

如果你對股市沒有體會,那你可曾想過,瑞幸觸雷之後,一萬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在這個經濟寒冬,好不容易熬過了疫情,他們能否熬過這一場滅頂之災,眼下仍是一個未知數。

瑞幸的產業鏈條中,不僅有形形色色的國內供應商,還有大量的國內銀行貸款,一旦瑞幸崩盤,勢必將引起一連串連鎖反應。

瑞幸的每個碎片,落在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誰收割了他們?


4


提起割韭菜,總有人既興奮且憤怒——興奮的是割別人韭菜,憤怒的是鐮刀落到自己頭上。

殊不知,毫不留情的資本之手,經常把韭菜當鐮刀一樣揮舞,去收割另外一撥韭菜。

被人利用,就這麼興高采烈嗎?

據說,瑞幸公司內部有一句話:打敗你的一定是跨界。因為,跨界的最明顯特徵就是,你根本看不到它在哪裡。

現在看來,打敗瑞幸的一定是越界。因為你明明看到法律的邊界在那裡,卻偏偏要跨過去。

不要再吹噓什麼“民族之光”,瑞幸簡直要把民族的臉面都丟光了。

當此之時,你當然可以本著廢物利用的原則消費優惠券。

但是,千萬不要再祭起那面民族主義大旗了。那樣的話,不僅顯得無知,更顯得愚蠢。

瑞幸的最後一滴咖啡,一定伴隨著無數中國人的眼淚。

如果把這當做“民族之光”,你是有多麼痛恨你口口聲聲愛戴的這片土地?


微信公眾號:疆場(zhaozhijiang11)

-----------------------------------------------------------------------------------------------

歡迎關注,為您分享有態度的新聞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