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百姓吃肉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嗎?

歷史思想家


遠古時期,還不懂得種植技術的原始人,與獸互相為食,誰勝利了,就可以把對手當食物。

進入舊石器時代,人類以釆集與狩獵為生,經常吃肉也經常捱餓。

進入新石器時代,有了種植業,單位土地養活的人口多了,老百姓吃肉變得很難吃到。

馬、羊、牛、豬、狗、雞六牲是最早的肉食來源。

商周時期,帝王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保證自己有足夠的享樂物資,階級層次分明,不但從政治上劃分嚴格,生活中也有嚴格的禮儀,後來形成了規定,在《周禮》中,規定了各階層衣食住行等一整套禮儀,如果誰敢僭越,便會引火燒身,普通老百姓,是沒有什麼機會吃到肉的。

古代老百姓吃肉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大部分老百姓一輩子也吃不了幾次肉,甚至一輩子都沒吃過肉。

古代老百姓基本都是從小就沒錢唸書的,只能種地,還要交很多稅,古代種地就是靠天吃飯,風調雨順 ,收成好點,交稅完自己能多留一點,遇到乾旱等天災人禍,那就只能餓肚子 吃樹皮了,而且很多老百姓犁地,買不起耕牛,是人拉的,一輩子穿的衣服都是補了又補,別說吃肉了,能吃飽肚子都很幸福了。

餵豬要有大量的穀物製品供應,三斤糧食長一斤肉,而在古代的大部分時期,糧食供應都非常緊張的,人還不夠吃呢,哪有糧食餵豬?

當年也沒有諸如人工受精、科學育種、疫病預防等現代飼養手段。古代養豬的出欄時間長,產肉率低,交配成功率也不高,弄不好再遭遇一場瘟疫,之前的付出就白忙了。

還有雞鴨,古人一般是留著下蛋的,也沒有機會經常吃到。

大部分時代,羊肉是古人最容易獲得的動物製品,價格比豬肉便宜的多,吃起來也沒有什麼階級限制,只要能消費得起,就可以拿來吃。

北宋之前,由於鑄鐵術的限制,“炒菜”這種烹飪方式並不普及。因此,普通人用不起鐵質炊具,只有極少量的“土豪”人士才有能力享受鐵製品,大部分人烹飪動物製品只能採用煮食的方法。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很多朝代,牛的價值,等同於人命。

基於農耕文明的統治者對糧食問題的高度重視。牛作為寶貴的生產工具,是非常受重視的,因此,牛肉是不可能隨便吃到的。

古代物種比較單一,產量又不高,只能通過自己的經驗來耕種,如果趕上天災就會造成糧食短缺。因此,只要能吃幾年飽飯就被稱為盛世。

吃肉都是當官和讀書人的事,老百姓幹看著吃不到。封建社會是按照等級來分配肉食資源,牛肉只能王公貴族享用,羊肉只能讀書人,世族,門閥吃,地主有錢人只能通過豬肉、狗肉來解解饞了,到了平民這一級,吃肉幾乎成為了不可能。

肉本來就少,價格又貴,煮熟了口感一般。開始人們使用的調料很簡單,鹽、酒、梅。後來增加了醋、蜜、蔗糖、醬,而這些簡單的調料,在當時確是奢侈品。

明朝後期開始,西方的高產農作物(番茄、番薯、馬鈴薯)接連傳入東方,令中國的人口迅速激增,交換的頻率更大。

高產農作物傳入中國,老百姓不斷解決了肚子問題,還剩下了一部分糧食。用這些剩下的糧食餵養雞、鴨、豬等家禽,改善了基層老百姓肉食問題。

明代末年辣椒傳入中國,使得人們對吃食更加講究食材、味道,並在晚清時期誕生了飲食文化,衍生出了傳統的“八大菜系”,肉食也成為了尋常百姓能消費的起的美食。

古代老百姓想吃肉,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時代環境,遇到五穀豐登、欣欣向榮的盛世,吃肉便不再是普通人的奢望,遇到災荒或是戰亂,能吃飽活命就已經很難得了。



當代曹植


先秦時期,老百姓只能吃狗肉過癮

我們在看電視劇《水滸傳》的時候,看到許多梁山泊好漢吃飯的場景,都是去吃一次飯都會在店裡對小二喊道:來兩斤牛肉一壺酒,給人感覺古代普通人都有機會吃肉。

在周代的時候,周禮是這麼規定,天子吃牛肉,諸侯吃羊肉,士大夫吃豬肉和狗肉,普通人根本就吃不上肉。如《國語》記載,

天子食太牢(牛,羊,豬),諸候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豚,士食魚炙,庶人食菜。

春秋時期《曹劌論戰》的“肉食者鄙”,其中的“肉食者”就是當官的。實質上,在周朝時候物質資料的緊缺,肉類也是供不應求。即使是社會上層的貴族也不是天天都能吃肉。如周天子規定:

“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養,士朝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諸侯、官僚、士大夫貴族不能無緣無故殺豬宰羊,這就限制了貴族官僚的食肉數量和食肉品種。

戰國時期《孟子·梁惠王上》:“五畝之宅,樹之以桑……”就是孟子在給齊宣王描繪的王道樂土世界中也曾說過,七十者可以食肉。

那麼普通老百姓真的都沒有機會沾到肉腥,都是吃素嗎?其實,都還是有機會的。在先秦以後,就很流行狗屠。如春秋時候第一刺客聶政,殺人之後就跑到齊國專門從事殺狗業。當時,荊軻的好朋友高漸離的職業就是狗屠,就是以殺狗為職業,兼職才是音樂。為什麼有名氣的人都在殺狗呢,那是因為狗肉的市場需求量大,好賺錢。

漢到隋唐時期

在這一歷史時期,人們擁有個人財產,就有了商品交換和買賣,於是就有了野生動物之馴養。最早定型的“六畜”,就是馬牛羊雞犬豕,之後就有了六畜、六獸、六禽。

在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之後,北方都是被遊牧民族所統治,肉類是遊牧民族的主食,普通老百姓可能有機會吃肉(羯胡鮮卑更是吃人)。當然,只有歸屬於遊牧民族的漢人才有機會吃上肉。

隋唐時候有鮮卑族的胡風,也是流行肉食。如杜甫詩“憶昔開元……”,證明了這個杜甫詩人懷念是開元時期的老百姓能吃肉,現在吃不上肉。可以看到,在安史之亂的唐朝衰落時代,普通百姓還是以穀物做主食。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普通老百姓很少能吃牛肉和馬肉。在農業社會中,牛是很重要的農業資源,馬是用來運輸和打仗的戰略性資源。為了保障社會生產、運輸和軍事戰爭的需要,許多朝代裡在法令中都禁止吃耕牛和戰馬。

當耕牛有老弱病殘,失去了耕地和託運的價值,是允許被宰殺和吃肉的。這時候老百姓可以吃上這些沒有應用價值的牛肉,卻也是一項很奢侈的事情。

普通老百姓吃的都還是狗肉和雞肉比較多。因為狗肉和雞肉獲得比較容易。但是,狗是用來看家,雞則是需要生蛋。在沒有客人上門的時候,都不可能會殺雞。

鴨子是生活在水邊,可能南方河流湖泊眾多老百姓有機會吃到,北方卻是沒條件。至於鹿肉,口感比較差,也不是普通老百姓的肉食。

宋朝時候老百姓的肉類食物

宋朝之後,豬肉才登上老百姓的餐桌,成為常備的肉食。由於宋朝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商業繁榮,肉類產品增多。

在宋朝之前,民間也有人吃豬肉。但是吃的人很少,主要是富人不吃豬肉,窮人也不會做豬肉,這樣就遇到豬肉難為老百姓享用的尷尬境遇。

宋朝也是中國最富庶的朝代,在宋朝前期老百姓也是能吃到肉的,主食物是羊肉。如蘇軾寫的“十年京國厭肥羜”,就是說吃羊肉都吃到膩味,證明當時宋朝的汴梁城羊肉。蘇東坡當時算是中產階級,當然有餘錢買肉吃。

但是,在宋朝時候的遼金朝,由於嚴寒的氣候不適合養豬,豬肉也只是貴族的享受,普通老百姓吃的是羊肉。當時,宋遼邊境的豬肉羊肉賣得紅火。

明清時候老百姓的肉類食物

在明朝時候,如果官員清廉,家裡就是沒有餘財,只能靠勤儉度日子。

在清朝時候,許多文人雅士斂財有方,烹製了很多肉菜。如年羹堯大將軍、地主階級文學家袁枚,發明了許多肉的做法。但是,普通老百姓吃肉也是很奢侈的事情。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每日到酒館裡也是吃不上肉,只是問了茴香豆來做下酒菜。


歷史小知識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估計困難。古代生產力低下,一畝稻田正常情況下累死累活才產200來斤稻穀,只夠一個成年人一年口糧,普通人家大米飯夠飽就不錯了,一年養一頭豬,都是等過年殺著吃的,平常難得吃一次。


我自善良花自開


在物質生活相對非常充裕的今天,吃肉這件事,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太過困難的事情。想吃肉的話,直接去超市買就行了。只要錢夠,想買多少似乎都沒有限制。

但是實際上,人類可以放肆吃肉的時間,其實並沒有多久。

在古代,漫長的歷史上,吃肉其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1.先秦時期

在秦朝之前,因為當時的社會,還處於奴隸制社會,或者說是從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的過渡階段。在那個時期,肉是不能隨便吃的。

吃肉是一種禮。

按照周禮所載:天子食太牢(牛,羊,豬),諸候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豚,士食魚炙,庶人食菜。

也就是說,在秦朝之前,想要放肆的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那是隻有周天子才能享受到的事情。至於說普通的平民,按照禮制的話,是不允許吃肉的。

當然,後來隨著社會動盪,這套周禮開始逐漸失效。普通人也可以開始接觸肉食。但從當時的生產條件來說,養殖業遠沒有後來那麼發達,大家能夠提供的肉食也非常的少。所以平民如果想要吃頓肉,仍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在先秦的時候,能夠吃肉,往往是身份的象徵。比如說,《曹劌論戰》當中就曾明言: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這裡面的肉食者,就是指代了那些居於社會高位的達官顯貴。

2.漢朝開始禁止殺牛

到了漢朝之後,社會生產力雖然相對進步,但是在吃肉這件事上,限制反倒越來越多了。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能隨意吃馬吃牛了。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禁令,是因為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而牛則是重要的勞動工具。尤其是從漢武帝時期開始,殺馬殺牛更是重罪。當時漢朝開始對匈奴用兵,而漢朝本身並不盛產馬匹。所以在當時,任何人只要敢殺馬,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條了。

至於說牛,從漢朝開始,在接下來的上千年時間裡,都是不允許隨意宰殺的。在很多時候,牛甚至需要到官府去備案。如果牛死了,官府還要下來查驗。

那麼,當時的人,主要吃什麼肉呢?

當時的人們,主要吃羊、魚、豬、狗,以及一些家禽,當然,偶爾還可以去山裡打一些野獸。

但是同時,因為禮制的關係,羊有時候也是不能隨便吃的。所以在當時,很多平民開始選擇吃狗肉。比如漢朝著名的開國大將樊噲,職業就是一名專業殺狗的。

中國有句古話,叫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裡的屠狗輩,泛指那些市井底層沒什麼文化的普通人。之所以用屠狗輩來指代,就是因為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狗是普通平民吃的東西,而殺狗的人,同樣也是社會最底層的人。

3.隋唐時期

東漢滅亡後,雖然後來晉朝又短暫的實現了大一統的局面,但是很快,中國就開始進入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時期,北方和南方吃肉的習慣,也是截然不同。因為在北方,多半都是由原本的北方遊牧民族所統治。而南方,則是以原漢民族為主體。

所以,南方依舊延續這秦漢時期的習慣,而北方因為以遊牧民族為上層統治,在吃肉這件事上,則要相對放開一些。

在經過數百年的分裂後,歷史開始進入隋唐時期。到了隋唐時期,社會生產力比之漢朝的時候,又要進步了很多。當時普通的平民,雖然還不太可能吃牛吃馬,但吃家養的雞和豬,還是相對比較容易的。

比如唐詩曾有‘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的說法。這就證明了,當時普通老百姓家裡,已經有了用雞肉去招待客人的能力。雖然還是比較奢侈,但至少肉食已經不再是達官顯貴的特權了。

再往後,到了宋朝,肉食則進一步被放開了。當時吃牛還是犯法,但法律已經沒有那麼嚴格了。所以,在《水滸傳》中記載的那些英雄好漢,去一些酒家當中,往往也敢喊上一句‘來二斤醬牛肉’。在當時敢這麼喊的,肯定都是一些強盜或者匪徒,這也是為了證明梁山好漢不受法律約束。但是另一方面,那些酒家既然能夠拿得出牛肉,就說明當時的法律,已經遠不如漢朝的時候那麼嚴苛了。

當然,牛雖然放開了,馬肯定還是不行。

如果當時的梁山好漢,敢在酒家喊一聲‘來二斤馬肉’,那估計官府真的會很快查過來。

4.明清時期

從宋朝到明清時期,中間雖然還隔著一個元朝。但是元朝在吃肉的這件事上,是比較特殊的。

因為當時元朝是分階層的。

按照元朝的法律,國內人口一共分四種: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這四種人,在吃肉這件事上,待遇也是完全不同的。蒙古人本來就是遊牧民族,吃肉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生活習慣。但對於底層的普通人來說,吃肉反倒比唐宋的時候更加困難了。

不過,元朝統治的時間比較短,而且後期長時間處於農民起義的階段,這些禁令也不太管用。

到了相對穩定的明清時期,吃肉的政策才再次有了大的變化。

明清時期,社會生產力再次大幅提升,除了牛和馬不能隨便吃以外,其他的肉基本都可以放開了吃。

但前提是,你得有錢。

在當時,吃肉雖然不受法律約束,但肉的價格卻依然很高,至少比我們今天要高很多。

比如嘉靖時期的海瑞,某次母親過生日,給母親買了二斤豬肉,當時全縣都轟動了。因為海瑞的清廉,是出了名的,從來不會貪汙什麼的。所以以正常的俸祿來說,海瑞平時也吃不起肉,只能吃菜。

當然,對於一些家境稍稍殷實的家庭,吃肉也不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事情。過年吃頓肉,也沒有那麼難。

這種情況,實際上到了民國事情,都一直如此。我們真正能夠放開了吃肉,不用考慮肉價而要考慮會不會吃的太胖,也就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


賈大智


古代老百姓吃肉是一種奢侈的事情嗎?回答這個問題要看你所站的角度。

如果把時間線拉的足夠長,站位足夠遠,從一個宏觀的層面來看答案是肯定的:老百姓吃肉是一種奢侈的行為。

在中國歷史上能夠繁榮安定60年,不發生大規模戰爭的朝代是極為少見的。老百姓無法生活在安定的環境中,甚至流離失所,隨時有性命之憂。在生命都無法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根本談不上吃肉。

大家熟悉的大唐盛世,以為是很和平安定的時期。其實不然,唐太宗即位以來,仗就沒斷過,北邊的鐵勒,西北的吐谷渾,西南的吐蕃,後面還打了高麗。

李世民的兒子李治當皇帝也了跟這些地方不斷的打,還推平了高麗。李治之後武則天上來,倒是平靜了幾年,都是小摩擦。但是武則天后李隆基上來後,爆發安史之亂,之後唐朝一直很亂,國力不斷衰退。

再說說漢朝,劉邦的建國之戰後,漢高祖為了改變政治經濟的困窘局面,吸取秦亡的教訓。一面致力剷除異姓諸侯王、穩定邊疆局勢,一面採取一些輕徭薄賦慎刑的措施。

就這樣漢朝蕩平異姓王、呂后亂政、漢武帝遠征匈奴……就沒消停過。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所以能生活在現在的社會,真的是一種幸運。雖然生活中還有很多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但是吃肉真的不是奢侈。








史海逐浪大徐


古人是很少吃肉的。

孟子給齊宣王描繪的王道樂土:七十者可以食肉。

看看,七十歲能吃到肉,這就是極樂世界了。

我們分析一下。

古代能吃的肉,無非是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鴨肉、魚肉。

魚肉就不談了,吃魚不能當飯的。

而豬肉,在古代其實很少人吃。

根據中醫理念,吃豬肉對身體沒有好處,會導致虛胖。大家自己看看古代四大名著中,很少有大塊吃豬肉的記載。

至於牛肉,除了少數朝代的少數時期,大部分時期是不能吃牛肉的。因為牛是重要的獸力,是農業生產不可少的東西。其實,新中國建立以後幾十年,農村也是不許隨便殺牛的。

那麼,剩下的只有羊肉和雞鴨肉。

古代的羊基本都是需要放牧吃草的,這就需要牧場,大部分是北方養殖,很多是遊牧民族。

自然,農村少數地主也會養一些專門吃肉的羊,但要消耗不少飼料,所以比較少見。

古代羊肉價格很高,屬於高檔肉,宮廷肉,民間吃的不多(其實今天高檔羊肉仍然很貴)。

水滸中,店小二說只有羊肉,問宋江他們要不要?李逵就大怒了,說店小二瞧不起他。其實,店小二之所以問,是因為羊肉價格較高,不是所有人能消費的起。

那麼,其實普通老百姓最常吃的就是雞鴨肉了。

養鴨子必須有水,北方大部分地區就養不了。

雞倒是所有地方都可以養,每家都可以養幾隻。

古代養雞也不困難,尤其數量不多也不需要什麼飼料。雞每天放出去,吃菜葉、高粱、穀糠、小蟲等等。

但是,這樣養雞沒辦法很多,而且大部分養雞的人家是為了吃雞蛋,而不是吃雞肉。

想要吃雞肉,就要大量養雞,甚至要開養雞場。

但古代沒有疫苗也沒有抗生素,一旦遇到雞瘟就全完了,所以大型養雞場是不存在的,只有小型。


歷史問答人


是的


智勇無雙必勝


整個封建社會,中國普通老百姓吃肉的機會都不多,除了統治者政令和身份等級方面的限制外,也跟中國農耕文明的大環境有關。

客觀看,古代能吃到的肉,基本和我們現在差不多,也就是豬啊,牛啊,羊啊,雞鴨,還有魚蝦。首先,餵豬要求大量的穀物製品供應(據說,對豬來講,三斤糧食長一斤肉),而在古代的大部分時期,糧食供應都非常緊張的,人還不夠吃呢,哪有心情餵豬。

此外,當年也沒有諸如人工受精、科學育種、疫病預防等現代飼養手段。加之,古代養豬的出欄時間長,產肉率低,交配成功率也不高,弄不好再遭遇一場瘟疫,之前的付出就百忙了,屬於高風險行業,不如老老實實種田划算。

(南北朝時代壁畫中,描繪的殺豬場景)

還有雞鴨,古人一般是留著下蛋的,也沒有機會經常吃到。

大部分時代,羊肉是古人最容易獲得的動物製品,價格比豬肉便宜的多,吃起來也沒有什麼階級限制,只要能消費得起,就可以拿來吃。

那麼,再看魚蝦。

北宋之前,由於鑄鐵術的限制,“炒菜”這種烹飪方式並不普及。因此,普通人用不起鐵質炊具,只有極少量的“土豪”人士才有能力享受鐵製品,大部分人烹飪動物製品只能採用煮食的方法。比如,咱們在各種博物館裡喜聞樂見的鼎,就是用來煮食物的容器。

這種方法,類似於“火鍋”,或者“亂燉”,但鑑於食材的單一(缺乏辣椒、蔥蒜這類的“味”,更缺乏當今的香料和調料),烹飪效果並不理想。

很顯然,對於新鮮的海魚海蝦來講,煮食後的味道還能接受

最後,再看看牛肉。

講真,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很多朝代,牛的價值,等同於人命,私自宰殺牛(包括自己養的牛),甚至影響了牛的身體健康,都是違法的。

基於農耕文明的統治者對糧食問題的高度重視。牛作為寶貴的生產工具,是非常受重視的。

早在漢代,牛已經被立法保護,漢律規定“不得屠殺少齒”。對殺牛的懲罰十分嚴厲,要給牛償命的。唐代時,牛更是不管是否老弱病殘,都在禁殺之列,除非是自然死亡,或者病死的牛才,可以剝皮售賣或者自己吃用。

也就是說,如果真心想吃牛肉的話,主要就得靠耐心了,一般要經過非常漫長的等待,等牛自然老去,死掉。大家想想,這樣的老牛肉,估計“柴”的都已經咬不動了,毫無美感,沒什麼可期待的。

其實,這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首先,《水滸傳》雖然說的是北宋的事兒,但成書時間實際上為元代。元朝的蒙古統治者遊牧民族出身,本身就是吃肉長大的,所以對於老百姓“吃肉”的事兒,並不十分敏感。

所以,成書於元代的《水滸傳》,安排好漢吃牛肉的情節,有體現梁山好漢們藐視官府的英雄豪氣的用意


串場河


古代俠客動不動就是一拍桌子,大叫一聲:“店小二,來二斤牛肉,一壺酒!”這就是影視劇中典型的場景。

說實話,在古代很多朝代普通老百姓要想吃肉還是比較難的。特別是在戰亂的時候,能吃上普通飯食都不錯了。但是宋朝是個例外,宋朝老百姓幾乎小酒不斷,大快朵頤。

宋朝老百姓吃不上牛肉

封建王朝老百姓最懂吃,生活最滋潤的朝代就是宋朝。但是宋朝不允許殺牛,所以牛肉是很少吃的。《宋刑統》明確規定規定禁止殺牛,殺公家的或者別人的馬、牛,在後背上打20棍,流放一年。殺自己馬牛及故意殺公家的或者別人的駝、騾、驢,後背杖責17棍”。後背上杖責,三兩棍都得吐血,身子差的能丟命,所以人們不會冒這個風險去殺牛。宋真宗時下詔規定,無論殺耕牛還是奶牛,都要投入到大牢,重判!宋朝的時候,每一頭牛都有登記,無論是牛病死老死,都要上報官府,經過檢驗批准才可以宰殺!牛肉,老百姓根本吃不上。

但是宋朝老百姓可以吃其它的肉啊。

在古代,宋朝老百姓是最富有的,宋朝工業發達,國家有錢。從宋太宗起,老百姓出工不單發口糧,還發工錢。宋朝開國時,老百姓孩子上學的學費就大減,宋仁宗時宋朝宰相富弼,也就是范仲淹的女婿富弼說:老百姓已經給國家納糧繳稅了,上學再收學費不合理,從此學費全免。全國老百姓為宰相富弼點贊!王安石變法後,學生的伙食費也有很大的補助。宋哲宗趙煦,開辦養老福利,大建居養院,收容智障、殘疾、孤寡老人、時不時地免費發米、糧、藥品等等。宋朝老百姓穿絲綢,住好房子,關於代步工具,用朱熹的話說:人人有轎。西方史學界說,“汴京一個城門吏的用度超過當時歐洲大多數國家的國王” 。更不用說上層多有錢了。

宋朝老百姓非常有錢,吃肉吃到吐。且吃法眾多,開封城有幾萬個肉販子,豬肉、雞鴨魚應有盡有。

宋朝人吃魚,切片生吃,經常吃海鮮,他們那時的豬肉非常便宜,所有人都能吃得起,蘇東坡非常喜歡吃的一道菜就是紅燒肉,做法來自民間老百姓,他大力推廣這菜,就叫東坡肉。他還為數不盡的美食寫了詩詞歌賦。宋朝餐飲業發達,酒樓豪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可以看出宋朝經濟的繁華。

人們想象中的遊牧民族能吃上肉,真的嗎?

除了宋朝外,有人說以放牧為主的老百姓應該很容易吃到肉。其實不然。就拿元代蒙古人來說,狗肉,他們幾乎不吃,狗是他們家中一員,來保護他們的羊群,引路等。牛羊用來交換糧食布匹等,根本捨不得吃。據《元朝秘史》記載,他們早晨往往喝一些稀粥,多以小米粥為主,白天一天幾乎不吃東西,有時候喝點馬奶羊奶。家境貧寒的吃野菜野果度日,吃的肉也都是平時獵取的野獸的肉狼、虎、豹,熊等。


三國故事


對於古代人吃不吃豬肉,應該沒有多大的爭議,我們有如下1、2、3的直接證據。

1、文字的證據



2、考古的證據

3、古詩、詞、文獻和文字的一些證據

比如詩經《詩經》中就有:“有豕白蹢,烝涉波矣”(《小雅·漸漸之石》);“執豕於牢,酌之用匏,食之飲之,君之宗之。”不但有豬在嘻戲,還宰豬來吃。

儘管從文獻和專家的研究中表明:由於先秦時期吃牛羊肉為貴,到明清時期開始流行豬肉,經歷了漫長的時期。到清朝,豬肉終於實現逆轉,成為了漢族的主要肉食,在美食家袁枚《隨園食單》中,已經將豬單獨列為《特牲單》:“豬用最多,可稱‘廣大教主’。宜古人有特豚饋食之禮。”在他的介紹中,與豬肉相關的有43道菜,其中有紅煨肉三法、白煨肉、油灼肉等。

對於3,我個人傾向於是受到精英文化的影響,認識字、能寫詩詞、文章流落下來的人,基本都是社會精英人士。遊牧民族當皇帝后,喜好吃牛、羊肉影響下的上層社會生活,影響了精英人士在文學創作和敘述中筆墨要重許多,而對於平民吃豬不會有過多的關注。


以上1、2、3的只能說明人們很早就開始養豬,吃豬肉,但數量如何、普通老百姓是不是有豬肉吃,我準備換一個專業角度看看,提一個最近剛剛思考的,應該還沒有人研究過的角度(換個角度)。

中國的地方豬的遺傳多樣性位列世界之首,全世界範圍有超過400個豬種,中國2011版的《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豬志》中,中國的地方品種為76個。也就是說,我們國家,雖然豬都源自一個豬祖宗,但是它的後代和其它國家比,不但品種的數量多,而且類型千差萬別,有白的、花的、黑的大型到小型的都有,還不乏世界著名的高繁殖力的太湖豬,有非常耐寒的民豬,肌內脂肪非常高的萊蕪豬,有最耐近交的五指山豬。


先放結論一:從數量遺傳學的角度,我們國家的豬有最豐富的遺傳多樣性,是在過去我們的豬維持了一個較高的數量,持續了較長的時間的證據。這些豬都是一家一戶的散養,那時不存在規模化的集中飼養,老百姓肯定還是可以有豬肉吃的,至少是在重要的節日。

家畜禽個體間在不同的生存環境中,能產各種差異明顯的品種(遺傳多樣性)的機制主要源於以下三個原因;

1、基因突變(產生新的特徵)/遺傳漂變(固定特徵);

2、自然選擇/人工選擇(淘汰有害或保留喜歡的特徵);

3、經歷足夠長的時間,或有足夠大的群體。

在豬馴化後的幾千年裡,要有儘可能多的遺傳多樣性,需要足夠大的群體數量去支持,才可能有儘可能多的自然交配機會,去累計足夠多的基因突變,足夠多的突變引起的特徵的變化,變化才能被發現主動/被動被鞏固下來,品種才得以分化。由於古人的人工選擇不成體系,而且是一家一戶的散養,農民都是憑個人喜好和經驗,品種形成前農民對要形成什麼養的品種也沒有共識,在這種選擇方式下,要形成一個獨立的品種,需要群體的數量較高且持續維持成百上千年,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還形成了諸多世界著名的品種,而且在某些性狀(繁殖性能)上還不弱於當今高強度選擇的品種,只能說明這些著名品種的群體數量在高峰期,可以說數以十萬計,乃至百萬計、普通的不著名的品種也有數以萬計。


*沒找到家豬結論1的研究,找了好久就看到野豬有這篇章,關於突變與數量,而且是借用了人類(μ)的默認突變率為2.5×10-8,世代間隔為5年


舉個不那麼恰當的例子:一個社會的教育體系中學生人少時候,第一階段,不可能有專業的劃分,大家都接受同樣的教育方式;第二階段,當學生數量多起來的時候,會發現學生有各種各樣的天賦:體育、藝術、音樂、法律、文學等等,開始把這些人單獨辦班教育,形成專業的雛形。第三階段,當人數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把各種各樣天賦的學生單獨放到專門成立的學校培養,形成各類專業學校(品種)。*暫時沒想到更合適的實例,將就看。

結論之二:我們長期維持了地方品種的遺傳多樣性,甚至今天我國地方品種還保持76個,這可以說明我們從古代到近代的養殖規模不會太小,因為如果其間有群體規模的大批量下降,許多品種會丟失,丟失後是不可逆的,如果其間有群體規模大量下降,就難以保留今天的品種數量,而且也不可能有這麼多世界級的品種。

遺傳多樣性(品種數量)與群體規模(數量)有緊密的聯繫,如果數量突然下降,遺傳多樣性會丟失,這種丟失是不可逆的,隨著數量急劇下降,群體規模,育種結構等因素的改變,遺傳多樣性逐漸或快速地喪失。如果適應新的條件,或生存壓力消除了,群體的數量可以相對較快地恢復。儘管群體規模恢復了,但遺傳多樣性是無法恢復的,因為在沒有來自其他群體的基因流動的情況下,有益甚至中性的新突變會非常緩慢。


如果非要舉個不那麼恰當的例子:各種古代手工藝技術,隨著戰亂流亡,自燃災害、經濟環境的改變的不斷丟失,即使時條件恢復不可能復原了。


2017年8月23日補充:看大多數人的觀點都覺得古代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熱中,只有新中國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我查了些資料,表明古代人民的生活也沒那麼不堪,只是我們自己感覺比較良好。其實在大家都優越感爆棚的今天,生活掙扎在溫飽線,吃不肉的也大有人在。

結論三 、從古到今天,雖然不斷經歷戰亂流亡、太平盛世的迭朝換代,歷朝歷代也都存在區域性的差距,但總的來說,中國老百姓沒有我們感覺的那麼不堪,大多數時候生活還是能自給自足的。還是有能力飼養和照顧畜、禽及其他經濟動物魚、蠶、蜜蜂等等,只有相對豐富、富足的資源才能養活大量非勞動階層,創造和遺留了今天大量的非物質文化。

倫敦經濟學院寫了篇論文“‘Creative Destruction’: Chinese GDP per capita from the Han Dynasty to Modern “(下載地址:http://www.ehes.org/EHES_63.pdf)研究中國曆朝歷代的GDP水平,人均日食量、人口總量等等,從數據上看,在那時的物資生活條件下,應該不比我們現在低多少。總體來說,中國老百姓在古代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不堪,大多數時候還是能自給自足。


裡面除了這個表格外,還有其他關於人口數量的表格,由於內容太多,我簡單列舉各朝各代與1990年作為參照的各種水平,在那時候的購買力下,養豬、雞、魚吃肉對老百姓來說,應該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我不否認有極端的情況,但老百姓的大體生活水平應該還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下載來研究一下。


結論四:體型大的、多胎的、妊娠期長的動物,要求的繁殖條件更為苛刻,如果無法滿足其基本生存的條件,這種動物要麼無法有較高的產仔數,要麼就無法被馴化,要麼就已經滅絕。中國豬的多樣性與高繁殖力可以反證,豬在古代群體數量不少,而其在古代總體上沒有受到太苛刻的待遇,只有這樣才能讓它的生產性能一代比一代有更好的表現!

最後想強調一點,任何的生命體,只要生存條件異常惡劣,自己起碼的生存需求都無法得到滿足的話,肯定不會有發情、配種的慾望,更不可能去生仔了。體型大的、多胎的、妊娠期長的動物,要求的條件越苛刻。尤其像豬這樣的多胎動物(7-15頭甚至更多),又有比較長的妊娠期114天,長的脯乳期(地方豬:30-60天),豬的每一次妊娠都是冒了非常大的風險,如果妊娠、哺乳的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對豬來說都將危及生命,如果妊娠期能量不夠,母豬就會吸收子宮內的小豬,導致空懷、產的少或者木乃伊;如果哺乳期能量不足,母豬會吃掉小豬。豬的超強的轉換力,累計的厚厚肥膘,其實都是為繁育後代儲備的,古代勞動人民比現在的規模化養豬專業人士更懂得如何去珍重豬的繁育規律。如果按照部分人猜想的豬生活的條件異常的惡劣,長期下來豬這個品種早就瀕臨滅絕了,我們現在最多能見到小型的、單胎的動物,或者像雞一樣的卵生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