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宪元年制瓷器一组

民国时期随着封建帝制的灭亡,“官窑”已成为历史名词。 袁世凯称帝后,1916年以后景德镇瓷器以水彩和粉彩为主,郭世五在当时督烧的御用瓷器,便成为近代藏家追逐的稀世珍品,世称“ 洪宪 瓷”。

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称帝,定国号为“洪宪”(1916年)。袁世凯在阴谋称帝时,亦仿效清朝制度,设御窑,曾派古玩商人郭世五到景德镇监制“洪宪瓷”。

精品详细介绍以下:


洪宪元年制瓷器一组

“洪宪年制”款粉彩福寿碗(九件)

(规格)H:5.5cm D:12.2cm H:2.7cm D:10cm

据《景德镇史稿》、《古玩旧文》等著作介绍,郭世五到景德镇担任陶务总监督后,曾邀集清朝御窑厂各方面的高手,选择景德镇市内的湖北会馆作为绘瓷工场。由著名陶瓷家鄢儒珍负责烧制,烧制了一批高级瓷器——粉彩和珐琅彩。珐琅彩是由清宫廷造办处的画师自炼或西洋的珐琅料,按指定的样稿在烧成的白瓷上作画,再入炉烘烤而成。珐琅彩又名瓷胎画珐琅,始烧于清康熙。

洪宪元年制瓷器一组

“洪宪年制”款粉彩海水花卉纹盖罐(一件)

(规格)H:7.3cm D:14cm

民国瓷器对于收藏者来说,最大的吸引力就是门槛低,与动辄上千万上亿元的明清瓷器相比,民国瓷器的价格实在得多,这对于收藏投资家来说是一种可追求和带来长期经济效益的稳妥收益。

洪宪元年制瓷器一组

“洪宪年制”款粉彩寿桃花卉纹粉盒(一件)

(规格)H:15.2cm D:23cm

本公司有幸征集到“洪宪年制此组藏品(共11件)”民国时期(19Il-l949)瓷器生产,不论从数量和质量都不如从前了。总的看来,1840年(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陶瓷工艺也同其它经济、文化事业一样,随同国势之日衰,而逐渐走向下坡。所以在瓷业生产方面,不但没有什么发展和创新,反而日益萧条。在民国初期,袁世凯称帝,为了效仿封建王朝,在江西景德镇建立了御窑厂,派郭世五监督窑务,他本人是古代传统瓷器爱好者,但因为时间短,烧制数量不多。这个时期,由于选料精细,瓷器胎骨很薄。当时烧制水彩和软彩瓷器,有的落“洪宪年制”或“洪宪御制”兰料或红料款。

因中华民国总统府设在中南海,袁世凯居住的地方为中南海的居仁堂,当时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只当了83天皇帝就一命呜呼。所烧“洪宪瓷”不多,流传下来的就更为稀少,可谓凤毛麟角,成为瓷器收藏家寻觅、收藏的目标。

一 重点推荐 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