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一夜之間,中國門店最多的咖啡連鎖瑞幸蒸發掉了350億元的市值,“同門兄弟”神州優車的市值也蒸發了75億元。不過,這可能僅僅是一個開始。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今晚美股開市後瑞幸股價一度上漲,但截至發稿時又下跌10%,報5.71美元


在昨晚“自曝”22億元虛假交易後,今天迎接瑞幸的有來自中國證監會的強烈譴責、賣聯名咖啡酸奶的伊利在天貓下架相關產品、消費者“爆單”、審計方安永的聲明、IPO中介團隊的聯合承銷商的檢視,以及到底誰從事件中受益的諸多猜測。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中國證監會稱強烈譴責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行為


問題一:為啥自曝?

“瞞不住了。”談及瑞幸的自曝,許多投資界人士給出了這樣的評論。

“除非很有必要,不然一家公司是不會承認這樣的醜聞的。”在今日的外媒報道中,知名中概股審計及諮詢機構麥楷博平的聯合主席DrewBernstein如是說。

在今年1月初,渾水做空瑞幸一事引起了各方的警覺。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小食代留意到,今晚,瑞幸咖啡的審計方安永發出聲明稱,在對瑞幸咖啡2019年年度財務報告進行審計工作的過程中,發現瑞幸部分管理人員在去年次季至末季通過虛假交易虛增了公司相關期間的收入、成本及費用,安永就此發現向公司審計委員會作出了彙報。


據第一財經今天早些時候的說法,是渾水做空報告引起了安永警覺。“安永曾派出一個十幾人的反舞弊團隊,並在發現舞弊事實後要求瑞幸按規定啟動內部調查,儘快公司公佈調查結果。”

“目前瑞幸的2019年度審計工作尚在進行中。基於客戶保密原則,安永不會作出其他響應。”安永今天說。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問題二:哪兒造假了?

在昨晚的公告中,瑞幸並未披露虛假交易涉及哪些業務。但我們可以看看渾水那份做空報告的說法。

以實際售價為例,該報告指出,撇除免費產品不算,瑞幸產品的實際銷售價格為標價的46%,而非管理層所稱的55%。

在產品收入佔比上,報告稱瑞幸2019年第三季度的“其它產品(即非新鮮沖泡的飲料,如便餐、果汁、堅果、杯子等)”收入實際只佔6%,而非公司披露的22%~23%。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在第三季度的廣告支出上,上述報告認為,瑞幸將該項數據誇大了逾150%,尤其是在分眾傳媒上的支出。小食代留意到,分眾傳媒今日也針對此事做出回應稱:“客戶瑞幸咖啡、神州租車目前的廣告回款流程都正常。”

據彭博社及Investor Place今日預測,基於此前數據,瑞幸2019年的全年收入原本預計會在51億元左右。換句話說,22億元虛假交易或佔到瑞幸原本年收入的近一半。

問題三:劉劍和誰?

在瑞幸發出的一封給員工的內部信中,稱公司首席運營官劉劍及其下屬等4位管理人員因涉嫌財務數據造假正接受內部調查,相關當事人已停職,並由其它管理者接任。

截至發稿時,除了被推到檯面上的劉劍,這些下屬是誰、負責哪些工作等信息都未被提及。對於就這些人能否讓財報“洗澡”、弄出22億元的虛假交易來,今天外界多有質疑。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對於瑞幸首席運營官一職,劉劍本人曾這樣描述:“簡單來說,與收入、成本相關的事物我都要管。我要監控所有部門運行的指標,包括效率指標、財務指標。”

《瑞幸閃電戰》一書也曾指出,瑞幸首席運營官負責監測每日的公司運作,並直接報告給首席執行官,需要全面負責公司的市場運作和管理;參與公司整體規劃,完善公司運營管理等。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問題四:瑞幸銷情今天如何?

相信大家都應該在今天的熱搜上了解到答案。雖然在資本市場“爆雷”,但今天的瑞幸卻在消費市場“爆單”。

今天下午,與瑞幸相關的兩個話題位列微博熱搜前五,其中#瑞幸爆單#更是衝到了第一。據瑞幸官方微博解釋,APP與小程序在中午時因訂單太多而崩潰,隨後該公司在官微回應稱已恢復。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據媒體今日報道,一位外賣騎手稱瑞幸門店已經有些超額工作,目前來看至少是日常訂單量的3倍。而消費者則稱“希望能趕緊用完手上的優惠券”。小食代今天在多家瑞幸咖啡門店看到,確實有人頭攢動的情況。

目前來看,經歷巨震的瑞幸依然照常“開門迎客”。來自北京投資界的一位人士向小食代分析認為,瑞幸的“終端需求不會因此這事兒都沒了”。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問題五:瑞幸同行們忙啥?

在瑞幸陷入巨震動時候,它的同行們今天也正在如常推進業務。喜茶不僅在今天推出了兩款新口味咖啡,其新創立的子品牌“喜小茶”也在今天舉行了一場線上剪彩儀式,宣佈正式開業。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至於前不久傳過要赴美上市的“奈雪的茶”則被回應了對瑞幸事件的看法,表示“奈雪短期內沒有上市打算,瑞幸事件對我們暫時沒有影響。”

星巴克中國今天則忙著“招兵買馬”,在其招聘公眾號發佈了數字創新部和信息技術部的招聘消息。

問題六:瑞幸高層說啥?

“元氣滿滿”,是今天瑞幸高管的關鍵詞。

光是在上午,瑞幸官微就連發了兩條“要元氣滿滿”的微博。而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及瑞幸首席營銷官楊飛也透過朋友圈分別做出回應。其中,陸正耀表示:“今天更要元氣滿滿!小夥伴加油!”

楊飛則發文稱:“資本的事我也不清楚我也不想問大家也別問我。我就知道經歷這麼多看到這麼多,做人呢,兩件事最重要:必須實事求是,永遠元氣滿滿! #謝謝關心,我們反思”。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不過,小食代還留意到,瑞幸咖啡銷售區域總監今天對媒體表示,目前小鹿茶已在全國範圍內暫停加盟。對此,其解釋稱是受疫情影響,國外的咖啡機、部分原料等在短時間內無法正常供應,很多負責加盟業務的員工已將工作轉移至直營門店。

問題七:投資者有什麼反應?

與瑞幸相比,其投資者可能就無法“元氣滿滿”了。

比如與瑞幸設有合資公司並持股的法國糧商、咖啡豆供應商之一的路易達孚。截至發稿時,該公司仍未就瑞幸一事做出回應。而外媒消息稱,瑞幸股價暴跌會衝擊到路易達孚。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作為瑞幸多輪投資機構的愉悅資本則回應稱,瑞幸是一家公眾公司,請以SEC官方披露信息為準。此外,愉悅資本截至目前並未出售任何瑞幸咖啡股票。

上述投資人士表示,從上市前的股東結構來看,瑞幸是被高度控盤了。“從美股的流動性來說,他們根本出不來”。

問題八:瑞幸的承銷商在幹嘛?

如果造假事實最終落定,負責瑞幸上市的中介機構可能要面臨賠償。瑞幸招股書顯示,IPO中介團隊的聯合承銷商包括有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國際、海通國際。

今晚,路透社引用多名知情人士消息稱,在上述四家投行中,至少有兩家開始審查流通量工作。而中金及摩根士丹利已開始對他們在瑞幸IPO中的盡職調查進行非正式調查。對此,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和海通均拒絕置評。

而中國平安也回應瑞幸投保董責險事宜稱:已收到理賠申請,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問題九:瑞幸會有多少種結局?

今天,對於瑞幸接下來劇情的各種猜測也紛紛湧現。

小食代梳理後發現,這些說法主要涉及集體訴訟、罰款及刑事責任三個層面,分別為相關人員及機構面臨集體訴訟、瑞幸收鉅額罰單甚至退市、有關方面需承擔刑事責任。

有意見認為,瑞幸最後或面臨總計約112億美元的索賠。而這家公司到2019年第三季度都還沒擺脫虧損。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那瑞幸會被退市嗎?CNBC今晚消息稱,該決定將由納斯達克與SEC協商後作出,而納斯達克發言人則拒絕置評。報道稱,SEC通常拒絕就是否對任何公司進行調查發表評論。但是在這類不當行為曝光後,很難相信該機構不會進行積極調查。

前述投資人士向小食代表示,假使瑞幸最後退市了,這家公司也可以繼續運營,同時也存在公司易主的可能性。對於誰會“接盤”瑞幸,他則預測是實力雄厚的投資者,“一般是戰略性的投資,期限比較長”。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問題十:會影響中概股上市嗎?

如果將時間線再拉長一點,瑞幸爆雷“後遺症”對中概股的連帶影響同樣備受爭議。

京東零售CEO徐雷在朋友圈發文稱,事件對企業形象的影響是破壞性的,對創業企業的負面影響是深遠的。


渾水研究今天也發出聲明表示,瑞幸事件正正顯示為什麼市場需要做空者,又認為事件給監管者、投資者等一個提醒,要當心相關公司極端的造假行為。有意思的是,渾水研究今天還在社交媒體上“嘲笑”了曾經不相信做空報告的對手。


由瑞幸事件引發的十大迷思


彭博社今天也引述投資銀行界的消息人士表示,瑞幸的這一事件“最起碼會讓中國企業赴美國上市面臨暫時的停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