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人文視野”,講述景觀背後的人文內涵,這是視野第46篇文章。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古橋猶如連接歷史與現實的紐帶,橫跨江河,屹立千百年,而廊橋更是古橋中形態最優美的橋樑,也是橋樑愛好者的摯愛。當我站在雲龍橋前,很有一種感覺這座橋我來過,但又想不起來我何時來過,而且理智告訴我,連城縣羅坊鄉是我第一次來,儘管如此,但我還是覺得自己曾經見過這座橋,那麼她一定曾出現在我的夢裡,這麼美的一座橋,也許也曾出現在你的夢中。


雲龍橋實在很美,明代的古廊橋,長達81米,一頭連接村道,一頭架在青山崖壁之上。橋下溪水潺潺,周邊古樹繁茂,沒有遊人,也沒有門票,只有藍天和白雲,只有田園和牧歌。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雲龍”這兩個字確實很有意境,雲中之龍,亦仙亦幻,所以常常被用來命名橋樑,中國古橋中叫做雲龍橋的不止一座,但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福建省連城縣羅坊鄉的雲龍橋。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我坐在連城開往羅坊鄉的鄉村中巴中,窗外不斷變化著風景,我有時閉著眼睛猜想此刻是經過稻田還是菸葉地,經過山丘還是果園。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再聽著那些上上下下的村民微笑著用鄉音打著招呼,感覺特別的美好。 當我告訴售票員我要在雲龍橋下車時,她很熱情地告訴我所有的信息,包括回程的車次,轉車去四堡的路口等等,淳樸的話語不禁在我心頭掠過一絲溫暖。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雲龍橋離開路邊不過兩百米,先經過一座媽祖廟,在閩西南的山區,時常可見媽祖,這些多是外出討生活的客家山民們帶回家鄉的信仰。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橋頭樹林旁有一座名將樓,亭中有祭奠著兩位抗日名將。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其一為被譽為的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羅卓英,其二為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羅列,羅列是羅坊鄉人,而羅卓英是廣東大埔縣人,可能與羅坊鄉存在親戚關係?“精忠報國”的題字是抗日名將薛嶽。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雲龍橋周邊依然是一副原生態的鄉村景象,數百年來,可能沒有太大的變化。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一頭小黃牛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背後這座廊橋便是建於明末的雲龍橋,古橋建於明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1年)重修,距今已經有380多年曆史了。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這座古老的廊橋呈東西走向,共有六墩七孔,橋墩涉水部分用赤石砌築,橋長81米,寬5米。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橋墩以上使用圓木分七層縱橫疊澀出跳,形成下窄上寬的橋託,承架橋面和廊屋。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這些飽經風吹雨打和洪水沖刷的原木,幾百年來依然堅挺地承載著這座古橋,看不到鐵釘,全是傳統的榫卯結構,古人的智慧真的不容小覷。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雲龍橋兩端置牌樓,牌樓頂梁蓮花木刻,斗拱託頂,龍脊飛簷。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一磚一瓦、一石一木,中國古建築的美就在這一處處的細節當中,雲龍橋還只是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但我覺得這座古橋完全符合國保條件。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橋尾的崖壁上有“龍騰青巖”四個字,這座山可能叫做青巖吧。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橋屋為穿鬥式木結構,柱樑一體,榫卯吻合,共有直徑大小基本一致的柱子4排,每排32根,形成橋面正道兩邊走廊的格局,使人領略橫豎整齊之美。橋面是用各色的小鵝卵石鋪成並組合成元寶、銅錢等各式圖案。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閩西南的廊橋中間的簷上都有花式的開孔,在保持橋中間採光的同時,也增加了美感。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橋中央偏西處還建有雙層六角攢尖頂魁星樓,橋中有樓,更富美感。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雲龍橋最與眾不同的是,橋的另一端架在崖壁之上,走到跟前貌似無路。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其實路在兩旁,右邊通向一片田野,而左邊通向一座山洞。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特別是左邊的小路,很有一些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穿過山洞,視野豁然開朗,山水之間的雲龍橋更加漂亮,中國的古建築真的就是一件藝術品,不僅實用,還特別精緻。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橋前有座小水壩,主要作用應該還是蓄水,至少保持雲龍橋一段河流不枯竭。

閩西山水間,藏著一座擁有380年曆史的廊橋!

羅坊雲龍橋,沒有名氣,鮮為人知,就這樣安安靜靜地匿於閩西南連城縣羅坊鄉的山水之中,已經度過了386載光陰。


科技發展到今天,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已經不再只是一句說辭。中國的建橋技術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無數宏偉的大橋竣工通車。但為什麼我們還是喜歡去尋找那些鮮為人知的古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古橋凝聚著一個時代、一片地域的建築特徵,散發著歷史的氣息,記載著前人的故事。無言的古橋也是一本厚重的書籍,掩卷沉思,令人回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